福建欲改写行业版图
项目将在福建炼化公司现有400万吨/年炼厂设施的基础上,新增800万吨/年炼油能力
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沈汝发
7月8日,目前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工程在福建泉州开建,标志着继齐鲁石化、燕山石化、上海石化、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之后,中国又一大石化基地开始崛起。
该项目全称“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合资项目”,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石化、埃克森美孚(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沙特阿美海外石油公司四方共同投资。将于2008年建成投产的该项目,将在福建炼化公司现有400万吨/年炼厂设施的基础上新增800万吨/年炼油能力,使总的炼油能力达到1200万吨/年。
据悉,这个投资总额超千亿元的新兴石化基地,以泉州市的泉港开发区为起点,沿福建东南沿海经济最为活跃的海岸线延伸,至厦门市的海沧投资区,绵延数百公里。其中泉州泉港区重点发展炼油、乙烯、芳烃等产品;厦门海沧区则重点发展化纤及化纤原料、塑料加工、精细化工等产品;石化后加工项目向福建内陆地区辐射、延伸,最终在闽东南形成千亿元的石化产业集群。
专家认为,闽东南将崛起成为中国又一大石化基地,有其独具特色的优势。
首先是港口优势。湄洲湾、厦门港、东山湾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良港,尤其是湄洲湾,港阔、水深、浪小、不淤、不冻,为国家一类口岸。该港避风条件极好,深水岸线长5.5公里,可建万吨至10万吨级泊位数十个,并可建30万吨的码头,是福建省最集中的深水泊位群。
湄洲湾畔的泉港开发区已建有10万吨级原油、5万吨级集装箱、万吨级杂货等3座码头,在建和筹建的有泰山10万吨级石化仓储码头、海洋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等。泉港开发区计划在今后三至五年内,将肖厝港建成与泉港石化基地相配套、吞吐量达4000万吨的大型港区,成为海峡西岸中部枢纽港和东南沿海区域性物流中心。
其次是符合我国沿海产业布局。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对两大经济区域起着衔接的作用。发展石化工业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要,可协调两大经济区域对石化产业的需求,符合我国沿海石化产业的布局。
再次,具有广阔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福建纺织和塑料加工业非常发达,对石化深加工产品需求量大。不断发展的纺织业,将会进一步推动福建石化产业壮大。同时,福建的塑料加工业也比较发达,需要合成树脂来配套。在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合资项目上去以后,福建省将拥有化工产业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ABS等五大合成树脂中的前四大合成树脂的规模化生产,将会初步满足福建塑料加工业的需要,而塑料加工业的消费需求也反过来推动石化产业的发展。
此外,福建石化产业的发展基础良好,石化企业技术含量较高。福建已将石化产业确立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全省石化工业完成产值791亿,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省内三大重点区域的石化工业目前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国外原油,尤其是中东石油的含硫量比较高,国内很多炼油厂的炼油装置没有办法炼这种原油,而福建炼化公司的装置则能炼这种含硫量高的原油,生产出高质量的油品。到目前为止,国内仅有福建炼化、浙江镇海炼油、广东茂名炼油和大连炼油等4个基地可以炼这种高硫原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