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百联整合依旧艰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 19:01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陆琼琼 上海报道 “‘联华’、‘华联’两大超市最终是要合并的”,张新生在电话里叹了口气,“这个话题太敏感,不便多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百联集团要在3年内完成内部资产的整合,压力很大啊。” 照理说张新生近日刚刚当选04-05年度“中国零售业十大风云人物”,心情应该不错,但与同榜提名的国美黄光裕、永乐陈晓相比,作为百联集团的掌门人,张还承担着更多创建“典范”的责任,而与同样入选的家乐福施荣乐比较,张新生则感到了“入侵者”的压力。百联集团成立以来一直在人员、业务结构等方面做着整合的努力。 超市整合难题 2004年10月,百联成功将旗下上市公司“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组成新公司“百联股份(600631)”,市场普遍认为,百货板块的整合相对容易,因此百联整合的第一步必然选择百货。 第二步就是,联华超市(HK 0980)与华联超市(600825)合并。如果说百货讲究个性和品牌,超市则讲究连锁,降低采购成本。百联旗下的超市有联华超市、世纪联华、联华快客、华联超市、华联罗森、华联吉买盛等六大品牌。而其共有品牌的商品达到80%以上,如果实现统一的物流配送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维护品牌的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联华超市和华联超市的合并不但可以减少同业竞争,而且也减少了品牌维护的成本。”专门从事零售业策划的专家、万马堂广告公司总经理沈毅认为。 “联华超市的经营状况要优于华联超市,而且联华超市是在H股上市的,所以大部分情况是联华超市兼并华联超市,形成整体后实行统一核算和统一物流配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零售业分析师徐晓芳分析。 但是,上海商业技术学院吴建国教授对合并的可行性表示了质疑,“联华、华联的合并涉及到A股和H股两个市场,操作的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华联超市70%的门店是加盟店,如果联华超市合并了华联超市,很难向华联的加盟商交代。” “其实需要整合的何止联华和华联。别的几个超市品牌定位也非常混乱,而且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遗憾地说。他告诉记者,原先百联把华联吉买盛定位为高端品牌,而世纪联华定位为中低端品牌,但实际上,两个品牌的功能并不明确,因此同业竞争的情况在所难免。 外资的压力 “如果不趁早理顺关系,加快内部整合的速度,百联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分析师徐晓芳的话击中了百联的要害。 公开资料显示,百联集团的业态组合在今后八年的发展中,将以超商、百货、生产资料为核心业务,按照百联的计划,到2010年,核心业务的业务收入和利润贡献将占整个集团业务收入和利润的75%至80%。虽然百联集团商业连锁部分2004年已经以676.3亿元销售额、5493家店铺的业绩,名列全国首位,但是,它的竞争对手沃尔玛2004年营业额达到了2881.89亿美元,是百联的34倍。根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1994年进入中国的家乐福,2004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已达162亿元,平均单店销售额已达2.9亿元,相当于国内大卖场单店的最高水平。可以推算,家乐福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所建的零售企业几乎没有出现过亏损。 安永(中国)零售及消费品业务合伙人李港卫用“面目全非”来形容五年后的中国零售市场。“到时候竞争格局将完全改变,外资将大举进攻中国市场。” 所幸的是,中国本土的零售企业,特别像百联这样具有“典范意义”的大鳄拥有雄厚的“家底”,开店的物业都属自己拥有,不用交纳地租,比外资零售商具有先天的优势。“国外零售商在中国难以得到最佳的零售地点,难以快速买到房产,这将阻碍扩张计划。”李港卫解释说。 百联的历史遗留问题太多,想要轻装上任并非是件容易的事。“两年多来,百联的整合之路从来没有停歇过,我们也看到了它‘边收购,边整合’的动作,但毕竟百联太庞大了,困难也很多,如果百联要实现整体上市,要迎战外资的挑战首先必须完成内部整合。”徐晓芳表示。 的确,令张新生烦忧的是,百联整合的阻力太大,速度太慢,而那些虎视眈眈的外资零售企业可早等不及了。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