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红芳 发自上海
国内民营纺织企业美特斯邦威将发力内销市场。记者昨天获悉,该公司将于8月份在山东济南开一家4000平方米的品牌形象店,随后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推出一个2000平方米的品牌店。与国内大多数服装企业不同,走“虚拟经营”模式的美特斯邦威外包所有生产环节,牢牢控制其产业链附加值最高端——品牌、设计领域。由此,在上半年纺织品贸易争端频发
而造成的国内纺织加工企业产能过剩,对美特斯邦威来说成了一次发展机遇——保障了其内销订单的如期完成。加工企业不再难寻
记者从美特斯邦威内部了解到,在寻找代工生产企业的过程中,今年公司遭遇了一次有意思的转变——国内多数纺织企业一直“两眼向外”,忙于国外品牌服装的代加工,对内销订单“兴趣不大”;但上半年国外频频出台的“特保”、“反倾销”措施使大量外销订单滞后,甚至消失,不少纺织加工企业产能过剩,内销订单一下子成了“香饽饽”,类似美特斯邦威的内销企业在加工企业选择上获得了回旋余地。
目前,美特斯邦威在广东、上海、江苏等地网罗了200多家生产厂家为公司贴牌生产,年产系列休闲服3000多万件(套)。灵活的“虚拟经营”模式避开了生产队伍过于庞大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也为公司节约将近10亿元加工设备和人员成本。美特斯邦威主要精力是做服装设计、品牌经营以及物流配送和专卖店。至今,该公司与法国、意大利、中国香港等地的知名设计师已开展了长期合作,每年涉及新款1000多种,这也成为其区别于国内其他纺织企业的最大优势。
“订单加工外包最关键的需要加工企业保证完成订单的质量和时间。”业内专家分析说,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全国纺织加工企业有20%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广州、江苏、浙江等地原先集中在外贸订单加工上的企业已辟出专门工厂用于完成国内订单,甚至有的加工企业自己找上内销企业推销为其代加工。“在挑选加工企业的过程中,公司开始有余地压价、提出自身要求。”美特斯邦威内部人士说。
不过,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仍将纺织品贸易摩擦定义为“挑战与机遇并存”,他所说的挑战更多的来自于内销市场的竞争加剧。内销市场危机四伏
由于贸易壁垒所限,目前在江苏、广东、浙江等地有大批纺织企业在被迫“出口转内销”。在这个节点上,美特斯邦威祭出大规模品牌店的举动必将带动国内其他休闲服品牌第一梯队企业的跟风。按照以往惯例,佐丹奴、班尼路等品牌都有可能随即行动。
相比于国内加工企业来说,加工外销订单的OEM企业在长时间接触国外企业过程中,对流行趋势、管理模式、面料信息有更多把握。“不排除这些企业将转向为国外品牌做代工,甚至是收购某些品牌自身经营。”服装业内营销专家姚少文分析说,上述企业优势转化将带动国内服装品牌市场新一轮的竞争。此外,业内人士透露说,目前至少有三成外销服装正在大量回流至内销市场,美特斯邦威等国内品牌所承载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不过,专业外销企业在转内销时面临资金、市场双重问题,中国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将衡杰分析认为,投入零售将把企业资金链拉得更长,回收周期也将更慢,这不是所有外贸企业能够承受的,并且国内市场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一点也需要企业多加考虑。
名词解释
“虚拟经营”实质是通过整合外部资源为我所用,从而拓展自己发展空间,来弥补自身不足和劣势的一种经营模式。主要有五种方式:一是企业自己投资建设生产场地,装备生产线,而把生产外包给其他的生产厂家;二是企业本身擅长某一方面的工作,但基于成本或保密的考虑,将几个企业共同组成一个作业中心,共同负责这项工作;三是拥有相同关键资源的几家企业,为了彼此的利益而结成联盟,创造竞争优势;四是公司总部对下属销售机构解放“产权”关系,使其成为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销售公司;五是行政部门虚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