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浙江专稿 郭伟龙
因看好风力发电前景,今年上半年,浙江民资兴起了一股风电投资热潮。昨日记者获悉,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已于日前批准温州洞头建设风力发电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总装机规模将在40兆瓦以上,由温州民企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开发。有关专家透露,这是今年浙江第二个获批的风电项目,而在浙江沿海各市县,至少还有10个风电项目正
在作前期准备。
拉开今年浙江民资风电投资热潮帷幕的是浙江绿能投资有限公司。1月中旬,该公司与舟山市岱山县签订了海上风电场建设项目投资协议书,计划投资20亿元人民币,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随后的3月,慈溪金轮集团投资的慈溪风电场项目获批立项,投资额达3.8亿元,总装机容量4.95万千瓦。而近日业界又传出消息,一个由多家浙江民企出资的大型风电投资公司正在舟山筹建,年内即将进入风电投资领域。
温州华仪公司总工程师吴运生认为,是多个政策利好消息促成了今年浙江民资的风电投资热潮。首先是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并将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法律明确了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态度,规定有关风力发电强制上网、全额收购、分类定价等原则。这使民资投资风电有了法律保障,并最终促成浙江民资由观望转为行动。
同时,吴运生透露,即将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中规定:今后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每新增100万千瓦的电量就必须有7%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配额”。由于风电项目从准备到立项需要1~3年时间,因而,直接收购现成的风电企业,有望成为大型火电企业完成配额的捷径。这又为民资投资风电穿上了一层增值保值的外衣,也使之存在短期投资获利、可进可退的空间。
国家及浙江省有关主管部门向记者证实了吴运生关于“配额”的说法,不过目前尚未确定配额的比例是5%还是7%。据透露,国家在发展风电项目上还有贷款支持:获批的风力发电项目可向银行申请70%的贷款。即一个1亿元的项目,民资只需付出3000万元就能运作,民资实际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此外,国内风电技术的基本成熟和规模应用,也使风电投资成本大幅下降,基本保障投资者有不低于10%的年回报率。以一般每千瓦风电总投资6000~6500元、上网电价在0.7元/千瓦时~0.8元/千瓦时计,一个风力发电机每年只要满负荷运行1600~2000小时,就能保证在8~10年内收回投资,回报率在10%~12.5%左右。
如果算上出售二氧化碳减排配额的收入,风电投资的回报还要高。吴运生介绍,今年2月16日,国际上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建设风能电站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将获得二氧化碳减排配额,每吨配额售价在4美元左右。而《京都议定书》允许中国企业将二氧化碳的减排配额卖到国外。
面对不低的回报,嗅觉更敏锐的当属温州民资。据吴运生透露,温州有数千亿民间资本,他所在的温州华仪公司希望将这些游资中的一部分吸引到风电领域。为此,按照温州人“眼见为实”的投资习惯,华仪公司特意将其在温州乐清湾的风电项目作为示范点,供温州民企老板参观。目前吴运生每天都会接到好几个温州老板咨询投资风电事宜的电话。对浙江出现的风电投资热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办公室主任周凤起给予了肯定。他表示。风能是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现在的问题是发展规模不够大,致使成本还难以降下来。浙江出现民资投资风电热潮,证明我国的风电还是很有市场的,这对壮大我国风电产业具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