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 正文
 

新闻分析:鹰谷峰会难给发烧地球开良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 10:41 新华网

  记者 曹丽君

  本周末,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45%的八国集团(G8)首脑将齐聚苏格兰村庄格伦伊格尔斯(意为“鹰谷”),探讨气候变化问题。由于美国不接受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加上它同欧洲国家在该问题上的明显分歧,此次会议将很难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开出“良方”。

  美国气候变化首席谈判官哈伦·沃森曾说,“G8不是讨论气候变化的地方”。从技术层面讲,他说的没错。联合国专门针对该问题于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但该《公约》自生效以来进展缓慢,主要障碍是G8国家之间存在政治分歧。此外,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一个重要借口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任务。而“鹰谷”峰会不失为打破僵局、推进《公约》实施的一次良机。届时,G8将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举行对话,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就减排问题达成协议提供基础。

  而美国与欧洲还存在更深层的分歧。一方面是现实问题:《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自1990年来,美国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欧洲和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速度也大于欧、日。《京都议定书》对美国的压力明显高于绝大多数其他G8国家,自然影响了美国政府的政治立场。

  另一方面是观念问题:美国担心减排工作会伤及经济,因此希望在没有既定目标和时间表的前提下,发展低碳技术。而欧洲方面则希望用市场机制来支持减排目标,仿效美国上世纪90年代解决酸雨问题的方式,为国内企业设立碳交易体系。

  尽管分歧如此,英国首相布莱尔还是为此次气候变化讨论设定了3个目标:以科学为依据设定清楚的行动方向;以技术为重点达成一揽子切实可行的计划;与发展中大国就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达成一致。而“鹰谷”峰会又能在这几方面有何作为呢?

  先谈科学依据。布什政府至今不承认有足够研究证明气候变化,而事实是,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0.6摄氏度。如果“鹰谷”峰会能说服美国效仿欧盟,确立一个控制全球气温上升的目标,就会是一大突破。然而,鉴于美国的强硬立场,这一点很难实现。

  另外,G8急需填补《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后的“政策真空”。如果G8能发表一份针对该问题的具体声明,就是不小的成功。最起码,要让各国承诺进一步减排,并愿意在长期计划中发挥领导作用。

  “技术”可能是“鹰谷”峰会最可能有所作为的一方面。很明显,美国将技术开发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柱。2003年埃维昂G8峰会达成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计划”实际上已经在这方面奠定了一些基础。而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世界能源体系在2030年之前需要投入16万亿美元,这笔资金需要正确的引导渠道。如果峰会能够确定为清洁能源投资创造良好环境的具体步骤,将会是一大进步。相反,峰会结束后,各国如果还固守现有政策,就是后退。

  其实,G8与发展中大国的技术合作和转让是阻止气候变暖方面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G8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推进这种合作,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促使双方在如何应对未来世界的能源需求上达成共识。这可能是一项长期工作,对“鹰谷”峰会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眼下而言,G8应该继续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范畴内为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制订的集资计划。同时,也要促使国际金融等商业机构将阻止气候变暖作为主流援助计划。

  正如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戴维·华莱士所言,“鉴于美国的强硬立场,我们不能对‘鹰谷’峰会抱太大希望”。面对“发烧”的地球,主要由经济最发达国家组成的G8真的束手无策吗?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