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国润滑油业将告别战国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 09:55 经济参考报

  2005年6月28日,我国润滑油行业发展史上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全国第一个专业性润滑油品行业协会——上海市润滑油品行业协会宣告成立。与此同时,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一权威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全国性的润滑油行业组织正在酝酿之中。

  由于没有润滑油行业组织,长期以来,“市场竞争无序”、“行业标准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润滑油行业的健康发展。分析人士认为,首家地方性行协——上海润
滑油品行业协会的成立,特别是国字号润滑油行业协会的有望浮出,对于规范中国润滑油行业发展,特别是对解决困扰中国润滑油行业的“国家标准”问题意义重大。

  市场竞争中的“战国之乱”

  在欧美比较成熟的润滑油市场上,行业协会发挥着规范协调市场、制订行业标准,推动润滑油用油和技术水平提高等重要作用。而在中国市场上,由于润滑油市场专业行业组织的缺位,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经常脱节,市场竞争呈现混乱无序状态。

  众所周知,中国润滑油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4年全国润滑油消费达到440.54万吨,市场规模突破220亿元人民币;据预测,2005年仅高端轿车市场消耗就将达到90亿元。同时,润滑油需求增速仍势头强劲,年均增长保持在3%以上。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然而,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组织,缺少必要的游戏规则,润滑油市场鱼龙混杂,亟待规范。

  一方面在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国外润滑油品牌一度雄霸天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润滑油作为中国石化市场最早对外开放的领域,已引得壳牌、美孚等众多国外润滑油品牌纷至沓来,并大面积占居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在低端市场,国内众多中小润滑油企业相互撕杀,恶性竞争。据统计,全国中小润滑油企业总计达4500多家,仅华东市场就有小的润滑油调和厂上千家之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整体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近年来,以中国石化的“长城”、中国石油的“昆仑”以及著名民营企业“统一”为代表的三大国产润滑油品牌异军突起,凭借一流的产品质量和强劲的市场营销手段,展开了与国际润滑油巨头的较量,并在高端润滑油市场征战中屡屡告捷,大面积收复失地。特别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依托其庞大的销售网络优势和产品质量赢得消费者的尊敬,在许多领域实现进口油品的国产替代——比如全面替代壳牌成为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独家专用油等等。

  然而,长城、昆仑、统一等国产润滑油品牌的崛起,依然无法掩盖国内润滑油行业长期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尽管像长城润滑油等三大国产品牌,有能力也有实力全面替代进口产品,但4000余家中小润滑油企业依然在利润薄弱的中低端市场挣扎,不仅造成国产润滑油的产业结构的失调,降低了整个润滑油行业的技术水平,而且影响了国产润滑油的整体行业形象。同时,由于缺少统一规范,润滑油品研究生产与用油行业需求信息沟通较少,油品研究生产技术与用油水平的存在差距,供需双方出现脱节。

  品牌竞争中的“标准之痛”

  “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技术,一流公司卖品牌,超一流公司卖标准。”创新的实现,已经不在于研发一两件新产品,而是创立一个新标准。据了解,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标准策略已经开始从盲目转化国外标准,向推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转变。但润滑油行业标准,还是一个困扰中国企业发展的“切肤之痛”。

  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宋云昌告诉记者,长城润滑油从中国航天“神舟”飞船,到“雪龙号”科考队南极探险,无数事实证明,其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毫不逊色国外名牌;可在润滑油标准上,我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却不可同日而语。他说,在跨越了技术、质量难题之后的今天,中外润滑油品牌的竞争,已升级为“行业标准”的较量。

  据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应用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张春辉介绍,我国现行的润滑油油品标准是1995年制定的。目前国家标准中涉及到的油品在美国API和ACEA的产品规格中均已被淘汰。由于没有统一、先进的标准,我国现行标准基本采用美国API标准。油品采用美国标准,而汽车大量引进欧系和日系车,由此,我国油品供应商不得不执行两套标准,既要符合国家标准,又要达到欧日汽车生产商的企业标准,即OEM认证。

  两套标准给国内润滑油生产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巨大的经济投入。研发符合OEM认证标准的油品所必需的投资要以百万美元为单位,很多试验还要到国外研究室去做。这就是近年来“长城”、“昆仑”及“统一”等国内润滑油品牌纷纷宣布通过了美国API、德国宝马、日本丰田等认证的原因所在。

  其实,由于中国路况的不同、汽车载重的超限,还有燃油质量的差异等原因,完全采用或大部分采用国外标准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车辆对润滑油的需求。国内润滑油领导企业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目前像长城润滑油这样的领导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国内高档润滑油标准的实施。长期致力于根据实际路况自主研发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的长城润滑油,2002年针对中国路况特点设计研制出了专门针对中国都市轿车使用的全新产品——长城金吉星就是一个例子。统一润滑油也由此研制出“油压王”等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

  有关专家指出,尽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倡导减少贸易壁垒,但是作为指导我国整个润滑油行业健康发展的“国家标准”却必不可少。这是符合中国润滑油行业发展以及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必然选择。一旦中国标准出台,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规范国内润滑油市场,使得大部分中小型润滑油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或转型以求生存,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用户的用油水平;而对于国外润滑油品牌来说,要进入中国市场首先必须符合我国的润滑油标准。

  行业协会后的“前景”

  随着中国首家润滑油品行业协会在上海成立,业内有识之士投来关注的目光。他们期盼着行业协会对于中国润滑油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特别对提高中国企业在“行业标准”中的话语权问题寄予厚望。

  中国首家润滑油行业协会为何落户上海?《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首先,上海市润滑油消费市场巨大,年润滑用油超过30万吨,占全国总用量的10%以上;其次,上海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壳牌、BP等国际巨头都把润滑油销售的中国总部设在上海,这里已成为中外润滑油品牌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其三,上海各行业对润滑用油的认知水平及使用要求普遍相对较高,对国内润滑油行业的使用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据了解,上海市润滑油品行业协会目前共吸纳会员单位33家,约占上海市润滑油生产企业总数的50%,广泛分布在上海市润滑油品行业及与润滑油品生产、技术、质检、市场拓展、技术服务等相关联的其他领域。

  《经济参考报》注意到,出席上海润滑油行业协会成立大会的不仅有上海籍知名人士——市政协主席、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蒋以任及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徐建国等,还有来自北京的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宋云昌。刚刚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600688)董事长之位易职为上海赛科石化董事长的陆益平担纲上海市润滑油品行业协会会长,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裁王天普则担任“名誉会长”。据了解,曾兼任中石化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并成功推进“长城润滑油”品牌整合的王天普,被认为是中国润滑油行业的专家。

  记者有理由认为,上海市润滑油品行业协会的成立决不仅仅是上海市的“地方行为”,其背后赫然站立着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中国石化的身影。身为名誉会长的中国石化总裁王天普在一份书面讲话中称:“作为中国润滑油行业的领导品牌,长城润滑油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润滑油应用水平的提高,此次上海润滑油品行业协会成立,无疑将为中国润滑油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平台。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大力支持并协助行业协会的工作,并加强与行业协会展开合作,有责任有义务共同致力于中国润滑油行业的飞跃发展。”作为会长的陆益平则明确表示,行业协会成立之后,不仅要“建立上海及华东地区润滑油行业内的信息交流平台”,还要“尽快通过制定行规行约、行业标准等一系列手段来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规范市场竞争,特别是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关乎中国润滑油行业的发展前途。然而,要制定与世界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润滑油行业标准,仅靠一家企业或一个地方级行业协会似乎是不够的。《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对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和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润滑油企业的采访中发现,制定润滑油行业标准是国内企业的共识。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统一石化等国内著名润滑油生产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微笑着坐在一起,那么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有望浮现,悬而未决的行业标准等许多问题才望实现相对彻底的解决。由是而言,率先擎起“行业协会”大旗的中国石化可谓功莫大焉。

  作者:李新民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