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人造宫洛阳谋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14:37 经济参考报

  河南省洛阳市当年投资上千万元建造、已荒凉10年的八仙宫近日迎来曙光:北京一家公司和八仙宫原投资者合作,在其原址上建造豫西地区首家规模宏大的海洋馆。

  据悉,全国前些年仅西游记宫就建了826座,若加上其他类似的这“宫”那“宫”等可谓多如牛毛,但目前基本都深陷困境。如果我们能找出一些可使这些废“宫”重放光芒的新思路,无疑善莫大焉。

  曙光再照八仙宫

  6月16日,洛阳市龙门大道八仙宫里一片繁忙:原购物中心已拆,八仙宫酒店告停;几十名工人正在奋力挖土搞基建;一些人站在一边好奇地观望。

  据6月13日的《洛阳日报》报道,在6月12日八仙宫改造仪式上,洛阳市委副书记赵亚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典立、副市长郭从斌出席了签约仪式,由此可看出洛阳市领导的重视。洛阳市一位负责人说:“将背了上千万元债务、沉寂了10年的八仙宫改建成海洋馆,投资者的这一重大举措,无疑将成为一个(改造)典范。”

  在北京亿华海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亿华”)洛阳项目指挥部,副总经理丁海波向《经济视点报》记者介绍说,洛阳龙门海洋馆是该公司与洛阳桑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计划总投资1.252亿元,分两期完成。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133万平方米,投资4520万元。将建成科普教育区、淡水鱼类区、热带雨林区、两栖和大型鱼类区、珊瑚礁鱼类区、海底隧道、海洋剧场、海兽表演区等8个主题展示区及海洋商场、餐厅、娱乐等3个辅助功能区,定于今年十一前开业。

  58岁的洛阳桑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东娥介绍,她与北京电视台合作投资近千万元的八仙宫于1993年3月1日开业,虽然游人不少,但过了几个月一算账,门票收入只有30多万元。更要命的是,短短几个月时间,洛阳各种人造宫已达14座。无奈的赵东娥就开始转型:先建了八仙宫酒店和与之配套的购物中心;2000年又从北京引进专利技术,生产农药……虽然想尽了办法,但只能维持生存。

  一直熬到今年,洛阳市引来了投资者,八仙宫才等来了新生:赵东娥以土地、建筑作为股份,“北京亿华”负责设计、施工及投资,合建海洋馆,“希望能找到一条出路,也为那些尚在苦苦挣扎的人造景观带个头”。

  “北京亿华”看中的是八仙宫优越的地理位置,“洛阳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自然山水,均为人们熟知。其地处龙门大道,距离龙门不远;海洋馆的加入,将使洛阳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丁海波充满信心地说。

  打开尘封的“宫门”

  十几年前,《西游记》电视剧在央视热播后——1992年,有人在洛阳东的玄奘故里修建了一座根据《西游记》故事建设的西游记宫,引用各种现代手段,设计了一些会动的妖精,一时观者如堵,不到一年就收回了投资,于是引发了洛阳的造“宫”热。

  据洛阳市洛龙区旅游局局长石诗龙介绍,洛阳市出现的造“宫”热是1993年前后的事。其中,建造最早的是西游记宫;投资最大的当属龙门石窟东侧的“中华龙宫”,花费4000多万元;就连白马寺旁也建起了万国历险宫,还有斥资不菲的惊险大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上述这‘宫’那‘宫’等共投资3亿多元”。

  原洛阳某厂退休工人刘祝远老人是牡丹宫的老花工。据他介绍,牡丹宫是洛龙区郑村村委投资建设的,开业当年,还有人来观看,第二年就冷落了,第三年就关门了。说是请了专家论证,其实只找了几个生产厂商随便来看了一下,“他们是为了卖产品赚钱的,才不管你将来的效益如何”。

  洛阳市旅游发展研究会秘书长韩振松向《经济视点报》记者介绍,《西游记》电视连续剧热播后,各地纷纷大建所谓西游记宫,据有关统计,一共建了826个西游记宫。但没几年,这么多宫均纷纷倒闭。在洛阳,短短一年时间,14座形式各异的“宫”曾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结果,绝大多数建成之日即亏损之时,纷纷陷入困境。

  造“宫”热的冷思考

  对于人造宫的冷遇,韩振松以偃师玄奘故里附近的西游记宫为例进行了分析,他说,该宫是洛阳市建得最早的一个人造宫,因为《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人们百看不厌,加之电视剧《西游记》热播,宫的内容又和书中故事、场面情景结合起来,和历史典故联系在一起,有一定的看头,结果建起来以后一度比较红火。但后来人造宫殿一哄而上,它也就沉沦了,一直闲置在那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旅游就死了,没有文化的包装就没有生命力”。

  “我是洛阳市第二家投资人造宫建设的,当时只是听人一说,头脑一热,就上马了。”时至今日,赵东娥还是非常懊悔,“那时的人都非常盲目,加上消息闭塞,一看西游记宫那么红火,就一哄而上。假如知道一年要建那么多宫,谁还拿钱打水漂呀!”

  韩振松说,前些年洛阳市的人造景点太多,一哄而上,旅游行业应该是有规划的。这些人造宫缺乏规划和计划,它的投资者都是村办企业或个体户,为了挣钱,没有经过专家论证,也没有经过审批,只看到别的景点赚钱就搞起来了。其他的人造的这“宫”那“宫”等,也大都是比葫芦画瓢,里面都是些妖魔鬼怪,且风格大同小异,游客自然会失去兴趣。

  近年,为了救活这些建设成本极高的这“宫”那“宫”,投资者冥思苦想,但收效甚微。有些投资者抓住洛阳旅游发展的契机,将这“宫”那“宫”改为新的娱乐场所、旅游景点、餐饮店,收回了一些投资,但并没有将这些人造宫彻底救活。据记者了解,“惊险大世界”现已改成了“新世纪文化广场”,正在建洗浴中心;牡丹宫正在寻找投资,据说有几家投资公司已有意向;封神演义宫成了以洗浴为主的“生活方式”;军事游乐园成了饭店;西游记宫、新奇魔宫早已闲置……

  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要想救活这些人造宫,必须着眼长远,综合利用自身与外界的有利因素,高起点开发新项目。否则,那些维持性经营将难以持久维持下去。

  近几年来,韩振松一直在寻求对这些人造宫的利用途径。去年,他和封神演义宫、牡丹宫的负责人有过接触,想为这些人造宫找个出路,但是没有成功。这些宫一般都是些庞大的建筑物,屋顶比较高,一般在七八米,做一般的厂房需要在中间隔断,改造起来比较难,还费钱,投资比新建还大;改成新旅游景点也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一直没有洽谈成功。

  看到新兴的旅游产业,特别是某些地区无序的旅游开发,韩振松很是担心:一个地区对某种产品,包括像“宫”、“馆”等旅游产品,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量,作为投资者,千万不能一哄而起,看到哪个地方建个什么“宫”比较红火就头脑发热,盲目跟进。这样一来,不仅造成了巨额资金的浪费,最终必然是一损俱损,甚至毁掉一个产业。

  对此,石诗龙认为,旅游的核心因素只有两个字,即“差异”。没有差异,就没有旅游,因为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旅游资源的优势。所以,差异是旅游需求的最基本的条件和动机。为此,他建议:现在各地都在发展旅游,甚至在有些地方已经成当地的支柱产业,这当然是个好事。但是,现在有些地方的旅游业还存在不少盲目性,政府有关部门应吸取以往的教训,及早对正在兴起的旅游业进行积极引导,通过政策、经济杠杆等宏观调控的手段,引导旅游业走上有序、规范的发展轨道。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