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知识产权保护渐现行政衔接刑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09:2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田享华发自上海

  当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时,就能追究刑事责任。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明德在昨日举行的“上海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研讨会”上表示,应该由专业法庭和专业法官处理含民事、行政、刑事的知识产权案件,并参照日、韩经验,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内设立知识产权上诉法庭,由此建立一个更完善的知识产权立体司法保护

机制。

  事实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在民事责任追究及行政责任追究上都已取得进展,但刑事保护略显不足。因而在6月28日,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和有关部门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衔接制度。而国务院也将原定于今年8月结束的保护知识产权集中治理的专项行动延长至年底。

  与此同时,上海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正在推行“浦东模式”。浦东法院院长丁寿兴透露,经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授权,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庭建立了一整套知识产权的立体司法保护机制,并形成由知识产权审判庭按照我国刑事、行政、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统一审理辖区范围内的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其中包括刑事案件。

  浦东法院从1996年至今共审理涉及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5件,刑事被告人40名。今年1月,一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额40万元,这是在该项罪名中的最高刑期。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厅副庭长孔祥俊在会上透露,最高院正在针对完善知识产权立体式保护,起草司法解释,包括对专利侵权判断标准、植物新品种、商业标志保护、MTV权属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和探讨,这些司法解释一旦出台会更有利于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建设。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