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油企长联顺产 相关实权部门缺席成立仪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 03:00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王羚 侯利红 发自北京 在经历了石油商会人事震荡、油品许可证政策或变等波折后,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民营石油联合企业中国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长联”),昨日正式挂牌成立。 在昨天的成立仪式上,多个产油国使节纷至“捧场”,而国土资源部、发改委等相关
更让人玩味的是,时至今日,长联还没有获得其计划从事业务的相关资质。长联的一位股东说:“国家对这一块的政策前景还不明朗,让人担心。” 长联的定位是从事石油勘探开采、炼油化工、进口贸易、批零销售为主业的联合经营实体。因此,长联至少需要具备五个资质:由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石油勘探开发许可证、由发改委颁发的石油化工生产许可证以及由商务部颁发的成品油批发许可证、成品油零售许可证、成品油/燃料油进口许可证。 记者在与长联部分股东交谈时得知,迄今为止,这五个许可证长联一个都没有拿到。长联董事局主席龚家龙在讲话中也有意避开这个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是表示:“近期办理了公司注册登记,取得了公司营业执照。”而此前长联新闻发言人则称:“相关资质正在办理中。”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拿到这几个证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石油勘探开发许可证,是最关键也是最难获得的,“因为现在石油上游垄断的程度远远高于中下游。” 长联昨日提供的新闻稿称,目前已经有30多家民营石油企业加入了长联,还有一大批企业将在近期加盟。一位股东告诉记者,加入长联的13个发起人分别以2亿元存量资产和500万元资金入股,另有一些民营油企以4000万元存量资产和100万元现金入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更多的民营油企对长联采取了观望的态度。长联能否争取到资源勘探开采权和更多利好政策是他们决定是否加入的重要砝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