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
石油价格是牵动全球经济最敏感的神经,石油利益也是影响世界战略格局走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今的国际新闻要是涉及到了石油,就会有“战略”、“安全”这些词儿接二连三地跳出来。这就是西方媒体关注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优尼科是老牌号,在美国石油公司中排名第九,但它近年来因经营不善,亏损累积,早就成了收购目标。这些都不是新闻,新闻是收购者中忽然冒出了个中海油。“石油+中国”,对那些盯着中国找新闻的西方媒体,这无疑是一个可以炒作的大题目。本来是中国企业依据国际惯例采取的商业行动,却被涂上了一层重重的政治色彩。在西方媒体诸多描述中海油竞购的报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中国的崛起。
中海油竞购的消息传出后,有些美国人不理解,有些美国专家表示担心,也有美国议员要求对此案展开彻底调查。这些本无可厚非,因为石油毕竟是战略味道最浓的产品。但值得警惕的是,有人借此案恶意炒作,他们借用“能源战”这样带有硝烟味的词儿,耸人听闻地说什么“这将会有助于中国垄断石油供给,通过破坏美国的能源来源和经济而威胁美国的安全”。
其实,中海油竞购对美国来说,表面看是新问题,实质上还是老问题,即美国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美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先生说过,“当中国进入世界市场时,她的竞争优势将迫使美国和其他国家去思考它们自己国家的基本对策,这就要求变化,而变化是痛苦的。”既然中国的发展是无法阻挡的,那么像中海油竞购这样的事情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对华盛顿的某些人来说,这一天似乎来得早了一点,他们还没有作好准备。
不久前,布什总统在谈到中美关系时,用了“非常复杂”这个词,他称中美既是对手更是伙伴。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是对手?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又是伙伴呢?布什总统没说,也不好说。中海油竞购就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这一深刻矛盾。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像中海油这样的公司具有了走向世界的实力,华盛顿无论是继续以“遏制+接触”的老套路来应对,或是采取既要最大限度地获利,又要积极防范的策略,都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困局。比如,按照某些人士的设想,美国应该在能源方面制约中国,那当然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不少麻烦,但这样一来,美国还能与中国保持所谓的“接触”吗?还能最大限度地从中国的崛起中获利吗?这就是中海油竞购问题对华盛顿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