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太平洋房屋应对变卖 传言高额加盟费转售直营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 03:24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冯胤颖 发自上海

  太平洋房屋的品牌仍然属于太平洋建设,但是上海太平洋房屋的资本来源则并非来自太平洋建设的投资。因此,如果要发生股权转让,太平洋房屋的品牌并不会同公司一起转让,如果是这样的话,购买太平洋房屋的门店实际上很吃亏。

  日前,太平洋房屋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这家老牌中介企业,风头早就被市场新锐所盖过,而它重新被引起关注是因为一则传言:太平洋房屋正在市场上寻找脱手的机会。

  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尽管太平洋房屋在近年的市场表现并不如人意,但是品牌的价值毕竟要比新创立的品牌来得“硬”。而之前,就有新崛起的中介企业宣称,在物色合适的收购对象。

  这一切都表明,太平洋房屋是一块很好的“香肉”,问题在于它是否正在待价而沽?

    直营店变脸

  作为最早进入上海市场的外来中介企业,太平洋房屋在1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一枝独秀。据介绍,即便在最鼎盛时期,太平洋房屋在上海也仅有50家左右的门店,其中包括了少量的加盟店。而在近期,门店数量已缩减到30家左右,同时市场传言,太平洋房屋将被卖掉。更有进一步的消息则称,太平洋房屋已经易手。

  这一切起源于太平洋房屋悄然把一些直营店换成了加盟店,转让费为每年15万元。“在一些状况并不明朗的情况下,保守地关掉一些门店,而如果他们愿意变成加盟店,我们也接受。”太平洋房屋副董事长王嘉惠对此有些轻描淡写。而他与这些变脸成加盟店的店长合约一签就是5年。显然,在短期内,太平洋房屋不再可能收回这些加盟店。

  2001年起,王嘉惠开始常驻上海,并负责太平洋房屋的整体运营。而台湾太平洋房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据他回忆,台湾太平洋房屋在1983年前后开出了第一家门店,之后不断发展,成为台湾地区房屋中介服务的航母级企业。

  1994年,太平洋房屋开始进入上海。

  就是这样一家老牌的中介企业,在这场风暴之下,关闭了十几家门店,同时有七八家直营门店转成了加盟店。一夜之间,加盟店由少量迅速占到了一半。毋庸置疑,加盟店与企业的关系较为松散,而企业所要负担的费用也更为低廉。

  而早在2002年前后,就有企业想要接手太平洋房屋。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太平洋房屋开价6000万元人民币。

  “我们并没有拒绝,只是开了一个很高的价格,让对方知难而退。”王嘉惠告诉记者。而在近期,也确实有企业通过中间人,来询问太平洋房屋的态度。

    复杂的股权

  面对传言,王嘉惠强调,我们并没有出让的打算。他给出的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太平洋房屋复杂的股权分割。

  据王嘉惠介绍,上海太平洋房屋与台湾太平洋房屋共有一个品牌,但是并不存在隶属的关系,而是平级,同属于台湾太平洋集团,在百货业中出名的太平洋百货同样是该集团的一员。但近年来太平洋集团颇多风雨。

  目前,太平洋建设董事长章启光掌管太平洋集团下太平洋建设等与房地产相关事业。王嘉惠告诉记者,实际上上海太平洋房屋是章启光私人公司,当初是通过资本运作,资金从新加坡进入上海。

  王嘉惠同时解释道,目前太平洋房屋的品牌仍然属于太平洋建设,但是上海太平洋房屋的资本来源则并非来自太平洋建设的投资。因此,如果要发生股权转让,太平洋房屋的品牌并不会同公司一起转让,如果是这样的话,购买太平洋房屋的门店实际上很吃亏。

  而另一个版本的股权结构是这样的:上海太平洋房屋的投资方是一家叫泰联投资的企业。而泰联投资的股东来自台湾太平洋房屋和太平洋建设,他们的董事长分别是郑明智和章启光。如果这一版本确实,则太平洋房屋的转让仍然会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缺钱的太平洋房屋

  “2001年之前,我们没有赚过钱。”王嘉惠把那段时间看成是对市场的培育。从上海中介行业的发展来看,真正开始发展是在2001年之后,并且随着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高速发展,在近两年以倍数的增长在扩充。

  王嘉惠坦言,在进入上海市场之初,太平洋房屋的投资额近2000万元人民币,在2001年之前已经基本上“亏光了”。2002年之后,太平洋房屋开始赚钱,投资方就基本没有再往太平洋房屋里投钱了,而每年大约只有一半的盈利会用于太平洋房屋的再发展。

  据了解,太平洋房屋4月份的营业额是3月份的一半,而5月份的营业额又是4月份的一半。而太平洋房屋一家门店的基本成本在8万元左右。在近期上海中介企业全面亏损的情况下,太平洋房屋也不能幸免。

  但没有企业是不想盈利的。因此,王嘉惠最近放在了考察新的机会上。

  “大部分省会城市差不多都考察了一遍,除了一些特别偏远的城市。”刚从贵州和四川回来的王嘉惠说,他的目的是考察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看看当地是不是有机会”。

  除了王嘉惠之外,太平洋房屋的总经理刀国威最近也在外地考察市场。

  这番考察正是为了能在明后年向全国扩张。太平洋的判断是,在上海开到一定规模的门店之后就不再扩张了。而所谓的“一定规模”在今后两年内就会完成布局,走出去寻觅新的商机已经是必然。

  考察外地市场,是为今后的发展铺路。王嘉惠最上心的还是他的商经部。所谓的商经部,简单的解释就是承接一些商铺的经营,为商业地产项目招商。王的期望是今年这一业务能占到总营业的30%。而目前他在深圳和厦门接到了较大的项目。

     中介业外向

  尽管王嘉惠并不认为太平洋房屋在收缩上海的中介业务,但是事实上,他已经开始为太平洋房屋的多元化“落子”。

  这种渐变并非太平洋房屋一家。据记者了解,多家中介企业都在考察外地市场,“当地的开发商非常非常希望能与我们合作,做一手代理业务。”有中介企业的老总对这种礼遇显然很兴奋。信义房屋的品牌加盟部近期也异常忙碌地加紧考察全国市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被业内喻为“角力期”。

  而在收缩渐变的同时,也许市场会有新的力量崛起。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太平洋房屋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