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 阳
“东洋电机”也倒下了……有专家表示空调行业的激烈竞争显示了洗牌效应,虽然空调品牌已从2000年的400个降到今年的50个左右,但颓势不会就此止步,“预计到明年只剩15个左右”。
“变频技术”、“价格大战”、“超值服务”等新老“战术”,能否使一些厂家成功止颓?
在销售旺季来临之前,又一家知名空调品牌倒下了。
黑马:退出舞台
前两年被业界誉为空调黑马的东洋电机(空调品牌“TOYO”)近日已全面停产,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从乐华、迎燕两个老品牌的倒下到东洋的惨败,空调行业的激烈竞争显示了洗牌效应。有资料显示,空调品牌已从2000年的400个下降到今年的50个左右。
“东洋空调的倒下不是第一个,也绝非最后一个。”一家电河南办事处经理如此断言。
事实上,伴随着去年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而零售价却没有大幅提高,已经让不少中小空调企业陷入了没有利润的困境。今年新的能效标准出台,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调行业的门槛,也增加了中小空调企业的生存难度,从而加速了洗牌。
企业:面临摊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陆刃波早就指出,2005年的空调竞争不是大与小的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回归到品质和品牌的竞争。
在2004年的空调业大“洗牌”中,小鸭、威力、光大等品牌纷纷退出空调业,万家乐、乐华等品牌轰然倒下。有专家表示,在今年的这场规模淘汰赛中,行业整合的步伐将加快,空调品牌将进一步向大型制冷企业集中。
与此同时,一种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各厂家不约而同地面临两大压力:库存压力、伴随着价格上涨及能效标准出台的成本压力。
目前,中国空调实际年产量在6600万套以上,即使除去出口的2300万套,还有4300多万套要消化,而中国空调年需求量约为1500万套,这意味着中国空调过剩量在2000万套以上,这就是库存。库存势必会造成企业极大的资金压力。其次,2005年空调原材料上涨很厉害,现在,企业要求涨价的呼声很高,就是迫于生产成本的压力太大。
“当前,中国的空调市场品牌,会进一步减少,预计到明年只剩15个左右。”华凌电器河南分公司经理刘昀告诉记者。
看来,今年是一些缺乏竞争力的空调品牌走向死亡的最终时间,也是一些品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的开始。
价格:制胜良药?
原材料上涨,厂家不堪重负,也在喊涨,与商家努力营造降价气氛的行为截然对立。因此,也有人认为,厂家其实是在玩"拖"的策略,他们在制造一种涨价的期望。但是,价格的制定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在目前空调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产品成本的上涨并不必然带来产品价格的上涨。
越来越多的企业萎缩了广告投放量,转而加大终端促销力度。究其原因,一方面,市场竞争成熟度正在加强,大品牌的战略位置不断显示出较强的话语权,其参与市场行为的理性化将有效地带动其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行业的规范化。另一方面,消费者行为理性。往日的价格战在终端卖场上已经很难有效拉动销售,作为厂家而言,自然要考虑其他方式,比如加大促销力度,延长产品保修期等。
因此,随着原材料的涨价和新的能效比标准的实施,尽管各个厂商不同程度上上调了产品价格,但是,也不约而同地加大了促销力度,“事实上,算来算去,大部分空调是不升还降,消费者掏出的多了,但得到的回馈也多了。”一卖场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变频:发展之翼?
在节能大行其道的今天,变频空调无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据悉,日本市场上的空调现在已经有90%是直流变频,在其他发达国家也达到了70%,直流变频俨然形成了风靡全球的大趋势。而在国内,海尔、海信等主要生产企业也在大力推广。那么,变频技术是否代表了空调产业技术的主流和未来发展方向?变频技术是否会成为产业门槛从而淘汰部分品牌?
“变频正在为消费者所接受,比起去年有所进步,但是,短时间内依然不会成为消费者取舍的关键指标。”前几年在变频市场一直曲高和寡的海信,看到了变频市场更多的曙光。
据了解,变频空调作为一种市场产品,还是需要市场的推动。而市场上,厂家、商家、消费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消费者可能对于变频空调还没有达到认可和完全接受的程度,随着市场化行业的提升,应该会越来越好。
服务:终极太极?
服务牌将是2005年空调企业间除节能牌之外的又一张竞争王牌。具体体现将是一方面做承诺,一方面做执行。
格力空调2005年1月1日起率先将其售后期延至8年,志高空调也打出了除压缩机免费保修6年外,其余所有零部件均可在10年内免费更换的口号。有人说,服务期的延长,体现了今年空调竞争的又一特点:服务大战。
不过,“服务大战早在3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海信负责人说。当时,海信将集团的售后服务单列出来,成立专业售后服务公司——赛维服务,提出了售后服务产业化的大命题。赛维除了提供海信的产品售后服务外,还为飞利浦、索尼等公司提供服务。应该说,各空调厂家今年大打服务牌的行为,是一种延伸和加强。也是应对市场冲击加强自身调控的一步关键棋。
厂商:联盟救市
日前,国美联手海尔掀起6月空调热卖风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世界品牌、中国骄傲”为主题的战略性联合营销活动,加速促进厂、商、消费者“三赢”。
据了解,这种全国范围内的排他性合作促销模式在当前家电市场还是首次,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渠道为王,产品制胜”的趋势下,大制造、大流通强强联合早已成为空调消费市场热销的合作模式。
业内专家认为,这种名牌制造业与名牌流通业的强强竞合,定会给海尔与国美带来更广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这种建立在双方利益基础上的战略联盟能走多久?河南国美表示:“这种阶段性的合作,至少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尽管是阶段性的,但此一系列大手笔促销无疑将掀起一场五一节后中原家电市场销售的高潮。”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谋求新的突破点,加强与强势品牌的合作与共赢。
趋势:价值为先
事实上,虽然价格一直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是,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来看,价格手段已经很难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角。同等条件下,品牌、质量、服务等其他手段的影响力正日益凸显。
“决定企业能否生存于市场,价格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价值才是关键指标。”一位资深人士如此评价。与此同时,更多的厂家通过推出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带动销量大幅增长;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实现价格良性下降;企业获得的合理利润,再用于技术革新。
事实上,东洋的倒下,也恰好印证了品牌之间的竞争重点在于规模、成本和品质等富含价值的内在方面。
“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厂家的渠道模式也是竞争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厂家借助商家加强终端促销建设,同时大力开拓二、三级市场。”新飞电器相关负责人补充认为。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美、苏宁等一批全国连锁巨头的网络同步重心下移,全国范围内品牌布局必然发生重大变化,以连锁终端为龙头的空调品牌行业整合,将成为2005年空调行业发展的一大特色,而这种整合的焦点将集中体现在由价格战向价值战的转移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