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断供”意味着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 12:41 深圳商报

  2003年,特区内停止新批房地产用地,2004年福田、罗湖、南山新增商品房用地为零,2005年特区内不供应新的商品房用地,由此,业界称,特区内进入“地荒时代”。

  “断供”意味着什么?

  深圳商报记者孙正东石峰

  ·观点

  王锋:特区内无地供应,并不意味着特区内的土地市场就真的会出现真空。深圳关内目前需要改造的城中村面积是4000多万平方米,关外6000万-7000万平方米,共计1亿多平方米,大概能补充市场15年左右的土地短缺

  半求:深圳一直局限于在二线之内,而关外发展长期滞后,如果特内区土地出让停止,加大关外土地出让,会加快和促进关外的发展,更加引导购房者树立一个大深圳的观念.

  张伟:断供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层面。

  近三年土地供应情况

  2003年——

  2003年深圳全年新出让土地11.7平方公里,比2002年计划土地供应量(17平方公里)减少了30%,也低于近10年来深圳土地供应量的平均值。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及物流业用地6.48平方公里,占总量的55.3%;房地产开发用地为1.08平方公里,仅占总量的9.3%,已连续三年保持在1平方公里左右。在全年新出让土地总量中,特区外宝安、龙岗两个行政区占九成,房地产业发展重心向特区外转移趋势明显加强。

  2003年,深圳市政府实施了特区内停止新批房地产用地、继续控制全年房地产用地供应(100公顷以内)、将存量土地纳入计划、取消特区外“购房入户”等调控措施。

  2004年——

  2004年度我市计划供应土地1287.05万平方米。

  深圳市2004年度全年计划出让土地1287.05万平方米,总量与2003年计划供应的1151.47万平方米大体持平。引人关注的是,福田、罗湖、南山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为零。

  在土地供应区域分布上,2004年特区内四区土地新增供应总量仅为96.1万平方米;92.5%的新增土地供应均在关外,其中宝安区557.65万平方米,龙岗区417.80万平方米,深圳大工业区215.50万平方米。

  2005年——

  2005年度我市计划供应土地1269万平方米。按区域分特区内:76万平方米,占供应总量的6%;宝安区:540万平方米,占供应总量的43%;龙岗区:653万平方米,占土地供应总量的51%,特区内不供应新的商品房用地。

  土地是房地产之母,也是房地产中最敏感的元素。

  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频出之时,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近日向媒体公布了我市2005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全市计划供应土地面积1269万平方米,与2004年总量基本持平。其中,计划新出让商品房用地80万平方米,均分布在宝安和龙岗,特区内不供应新的商品房用地。

  2003年,在深圳新出让土地总量中,特区外宝安、龙岗两个行政区占九成,2004年福田、罗湖、南山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为零。今年,特区内商品房用地断供,这一系列的土地信息意味着什么?对特区内二级市场、三级市场带来什么影响?目前特区内现有的土地存量在哪里?还有多少可供开发?现在土地断供成为深圳业界热门话题,各方对此反映各异。为此我们采访了几位业界知名人士对此发表看法。有利关内外一体化发展今年特区内商品房用地断供,意味着什么?

  地产知名人士半求认为,在土地市场上政府有它自己的考虑,特区内的存量土地不多,政府手里缺地,如果用的太快,以后特区内的空间就很小。另外,如果持续停止土地出让,对整个楼市的调整也有一定的好处,深圳一直局限于在二线之内,而关外发展长期滞后,如果特内区土地出让停止,加大关外土地出让,会加快和促进关外的发展,更加引导购房者树立一个大深圳的观念,不要局限在二线关以内,另外体现在轨道交通也在加紧建设,所以我觉得沿着深圳交通网发展的方向--我们叫它拉链经济,像项链一样,到处串起来,这样对于整个深圳的均衡发展是有好处的,深圳长期一个城市两个天地,这样也是不对的。

  中原地产副总经理张伟认为,政府出让土地,在整个潜在供应里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一,社会上存量土地、企业手里闲置土地还是有,而且量不小,去年就摸过底。第二是介于宏观调控这个时机,政府也不便于大量推出土地,另外,这个时候如果减少土地供应,现在房价应该来说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企业手里的地块会加速转让或者加速开发,这样应该说对于历史长期遗留闲置的土地,现在是一个绝好的彻底解决的时机,要由市场自己来解决。地荒有利关内房价坚挺关内商品房用地断供,对深圳的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半求认为,这样就意味着我们关内的住宅供应要减少,因为到目前为止,关外的治安、教育、环境卫生、城市管理比关内要落后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相对富裕的人还是愿意花相对高一点的价钱在关内购房,现在对关内的房地产有一个形容词叫作特区内进入地荒时代,就是没地了,停止土地供应了,所以这样的话关内房地产的房价是比较坚挺的。

  张伟认为,断供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的一个层面。比如说,对这个市场不熟的,假如是发展商,就可以告诉他,国土局不卖地了,土地稀缺了,他就觉得有可能该买房了。对业界来讲,主要体现在心理上的一个作用,我们估计这个社会上的企业用地存量还是有一定数量在这里,另外一个是城中村释放出来这两个量加在一起还是够我们每年的需求供应。但问题在,对发展商来讲操作难度就变得更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些大的品牌发展商甚至高喊有意进入深圳市场。比如说像新鸿基,新鸿基在香港跟我们接触了长达很多年,一直没进来,什么原因呢?就是如果你是这种情况下,没有政府公开的土地转让出来的话,它要进入这个市场来,就很难。比如万科这个品牌,它要在特区内拿地开发的话,只有通过找企业来谈,或者转让,对于品牌发展商来讲,它是不愿意走这条路,因为它有钱,有品牌,只要公开,我不管你多贵,我不怕,但你要是私家的,我要跟企业谈我就比较发憷了。“断供”不仅仅是稳定房价有人认为,目前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是政府为了保障特区内的房价稳定采取的措施。对此半求进行了评论。他认为,不仅仅如此。如果我们这样想呢,就是小看政府的智慧了。截止到今年年底,政府手上的土地储备将有440平方公里,按照现在的土地消耗,深圳发展35年内我们的土地就不用愁了,这是政府非常大的一个政治智慧。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原先我们政府在土地市场是一个弱势政府,企业手里的地更多,政府手里的地更少,但是这种状况到今年年底就要结束了,企业全部退出土地市场,以后政府调控房价很方便,因为土地只有政府有了,别人就没有了,这个时候我想市场会更健康,否则的话,现在这个土地多轨制,交易多种渠道,价格信号很模糊,影响市场的发展。所以我把这一次转地行动比喻成一个非常大的智慧,深圳历史上很少出现这种,我们举办高交会、发展高科技是一次大智慧,这也是一次大智慧,对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不仅仅是保障房地产这么简单。关内土地市场不会出现真空关内断供,并不意味着关内没有房子卖了。

  张伟说,政府间接的还是在供应土地,就是旧城改造,这一块量非常大,特区内有4000万平方米。什么概念呢?一年放400万都已经很厉害了,去年深圳才成交900多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放出的住宅面积,还有供应量会越来越多,这两块加在一起,国土局尽管转让土地减少了,但是这个总量我们看到未来两三年还是不小。

  而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博士的观点坚定人们对关内土地的信心。他认为,特区内无地供应,并不意味着特区内的土地市场就真的会出现真空。据王锋此前向记者提供一份调查报告,在理论层面上几乎可以解决深圳今后20年的房地产需求问题:深圳关内目前需要改造的城中村面积是4000多万平方米,关外6000万-7000万平方米,共计1亿多平方米,按照“拆一建二”的比例计算,城中村能释放出的房屋面积将达到2亿平方米左右,即便是其中一半进入二级市场,其形成的商品房供应量也会达到1亿平方米左右,而目前深圳房地产商品房每年的缺口是600多万平方米,这1亿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大概能补充市场15年左右的土地短缺。这个类似于数学计算的模拟推导的确成了目前楼市最后一道乐观屏障,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未来的数年内,这些数据将可能会为地产商—尤其是希望在关内获得更大回报的地产商,提供极大的信心支撑。上月下旬,金地渔农村旧改项目全国首爆,拉开了深圳的旧城改造运动,而由京基参与改造的蔡屋围金融中心区也已渐渐拉开序幕。深圳土地的多元化供应市场,可能就从这个下半年开始。关内用地存量主要由企业掌控很多消费者关心,目前特区内的土地存量在哪里?还有多少可供开发?半求说,特区内未来可供开发的地不多,主要掌握在华侨城、招商两家大企业的手里,比如说前海地区、华侨城南填海区,这些基本上是企业掌握的,这两个企业掌握风险不大,运作开发水平比较高,政府交给他们也是很放心的,目前关外存量土地基本上集中在深圳西部,东部比较少。另外,我个人觉得旧城改造可以缓解特区内土地供应较少的状况,但是旧改我们不能过于乐观,因为从各个地方、各个城市拆迁的历史来看,拆迁的难度非常高,保证供应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怎么说,旧改应该是改善特区内房地产供应很好的一个手段,否则的话停止了土地供应,房屋供应没有跟上的话,这个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声音

  大盘开发量

  将占6成以上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城市开发委员会、中国指数研究院、搜房网联合发起组成“中国大盘研究中心”,6月18日发布报告指出,大盘的开发量将逐渐占到中国房地产市场供应总量的60%-80%.但中国大盘数量急剧增加、品质差距大且尚属“资本准入型”开发。据介绍,目前全国有超过400个5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单体项目;单体项目最大的达6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大盘在建的建筑面积总量,也由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不到1000万平方米,发展到目前的全国在建大盘建筑总面积数亿平方米。研究报告中还指出,就大盘开发总量在近几年的增长趋势判断,未来3-5年,大盘的开发量将逐渐占到市场供应总量的60%-80%,逐渐实现“二八定律”——80%的市场份额由大盘产品占有,中小楼盘的开发量占据市场份额的约20%,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中国面临通胀压力

  房价涨是原因之一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5月份CPI增长1.8%,这是连续两个月的低增长水平,因此,舆论认为,目前国内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PPI和CPI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也是被称之为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的物价之谜。但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CPI不能反映居民对物价水平的真实感受,我国依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巴曙松18日参加第二届长江口民营经济论坛时表示的。

  巴曙松认为,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高度国际化,70%的产品是参与国际贸易,中国的贸易品价格依赖于国际市场定价。同时,中国商品基本上是供求平衡或者供过于求的。600种主要工业品有80%左右一直处于供不应求。因此通货紧缩的迹象不明显。

  他说,“计算CPI数据的居住类10多项中,没有包括房价,只有房租,没有把房价上涨统计进去,而过去一段时间发生戏剧性的房价上涨。这是解释上游和下游价格差距很重大的因素。因为,钢铁、水泥等价格上涨都反映在房价上面。不包括房价的CPI不能反映居民真实感受到的物价水平。”据此,他认为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比较大。(网文)

  房地产业

  未来大有作为

  从2005年到2050年,我国的城镇化过程将历经45年。也就是说,在这45年当中,我们必须造出足够的房子,容纳百姓居住。也就是说,在这45年时间里,房地产业还可以大有作为。

  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房地产及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9%。这标志着房地产业事实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还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延续下去。

  支撑国家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支柱产业到底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支柱产业,同样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支柱产业。(王擎)

  宁可楼市下跌

  也不愿房价反弹

  万科董事长王石6月15日接受记者专访时称,七部委文件是一个很内行的文件,在政策的调控下,房地产市场已经转入观望期。“5·11文件”(指七部委《意见》)出台之前大家认为房价会上涨,当时可能是错判形势。实际上现在的“5·11文件”是“121文件”的延续,只不过“121文件”是针对金融风险,而“5·11文件”是针对整个市场,更体现了公平性、社会性。两个文件是连贯的、一致的。

  新政对市场无论近期、中期、远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应该说,短期的影响很明显,市场已转为观望,这段观望期应该是在6个月之内。中期还有不明朗因素,长期肯定是好的。中期影响应该是两年以后的事情,还有待观察。也不排除市场可能进一步萎缩,也有可能是反弹。我宁可楼市下跌,也不愿看到反弹。(刘晓云)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孙正东石峰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