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合肥低价小户型住房买不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 11:44 新华网 | ||||||||
新华网合肥6月22日电 记者卢尧 从2002年到2004年,合肥市新建商品房平均价格从每平方米1856元涨到2791元,3年间上涨了50%。一片看涨声中,广大中低收入居民在市场上却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低价小户型住房。
市场失灵:老百姓买不到低价小户型房 即将结婚的张先生收入不高,他想买一套小户型的房屋作为自己的婚房。他在合肥的楼市上几乎转了个遍,也没有找到自己中意的户型。 合肥市房产市场上供应结构非常不合理,小房型、低价位房子成为稀有之物。据合肥市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合肥市80平方米以下套型的楼盘供应不到10万平方米,3万多购房户中只有1300户买到了这种小户型的房子。今年一季度,合肥市8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住宅供应仅占2%。小房型一上市,就被一抢而空。 小户型难找,市场低价房也难觅踪影。目前合肥市新建楼盘中,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的仅占8%;每平方米在4000元以上的约占12%;每平方米在3000元至4000元之间的占52%。去年合肥市单套40万元以上的高档商品房已占据30%的市场。 既然大多数普通居民迫切需要小户型和中低档房子,为什么开发商对这么明显的市场信号视而不见呢?安徽农业大学管理学院阮文彪教授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是个竞争不充分的市场,开发商实际上处于垄断地位,购房者因信息不对称,对建房成本和开发商的利润一无所知,处于非常弱势的一方。建多大的房子,定什么样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开发商说了算。建高档的大房子利润高,又能炒卖出去,开发商凭什么要给老百姓盖小户型? 合肥房地产管理局的一位人士分析说,合肥市最多只有40%的购房者买得起每平方米3000元以上的房子。开发商的垄断地位造成市场机制失灵,老百姓想要的中低档住房市场提供不了,合肥房价涨幅过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应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广大中低收入家庭要么被迫进行住房“高消费”,咬牙购买中高档的“豪宅”,但是绝大多数只有让自己的“住房梦”继续梦着。 政府缺位:经济适用房建设基本空档 既然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靠市场解决不了,合肥市民把目光投向了政府,他们指望政府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能一圆自己的“住房梦”。然而现实再次让他们失望:这几年合肥房产市场完全意义上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基本是空档,找经济适用房如同找开发商的中低档房一样困难。 2002年,因经济适用房建设出现问题,合肥市停止了当年的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计划。2003年和2004年全市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还不到70万平方米,其中大部分是单位集资房和城市拆迁还建房,完全意义上的、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房非常少,基本上是空档。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韦伟教授说,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就要依靠政府,政府应该发挥保障的功能,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这一点都不能实现,作为市民主体的中低收入阶层永远不会住上自己的房子。 按照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提出的“楼市黄金分割比例”,经济适用房比例应达到投资面积的20%,这样的住房供应结构才算合理。安徽省建设厅也规定全省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不得低于当地普通住宅建筑规模的20%。然而面对合肥市这两年经济适用房建设的现状,安徽农业大学阮文彪教授认为,合肥市近年房价的过快上涨,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滞后也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说,政府缺位了,没有发挥应有的公共职能。 补位不到位:政府决策背后有“苦衷”? 今年年初,合肥市民终于听到了一个盼望已久的好消息:合肥市年内将开工建设5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以平抑上涨过快的房价,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消息传出后,刊登这条消息的报社的热线电话被打得发烫,众多中低收入家庭纷纷打听有关事宜。然而打听清楚以后,老百姓心里的高兴劲打了一个大折扣:合肥市这次推出的经济适用房,80%用于城市危旧房改造及市政重点工程建设中的拆迁户安置,只有20%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 地方媒体在解读合肥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时指出,去年合肥市全年的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为500多万平方米,施工面积达到1110万平方米。在这样的背景下,合肥此次开建的5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对于商品房的卖方市场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肯定不能对合肥的房价造成震撼,并不能起到很多百姓盼望的“平抑房价”作用。 为什么政府不多建点经济适用房?除了受土地和财政等一些因素制约外,政府这样的决策背后是不是还有“苦衷”?是不是还有多方利益在博弈?合肥房地产业的投资一年超过百亿元,成为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力量。房价的涨跌,不仅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和政府经济增长目标、政府招商引资计划、政府土地收益息息相关。 政府发展经济最终目的就是让百姓生活得更好一点,不管有多少利益博弈,老百姓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