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正式拉开序幕,“创模”已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一个重要目标。 ●8年过去了,在已入选的47座城市中,河南城市无一上榜。
●2003年,河南的“创模”之路已在悄然进行。中原要崛起,“创模”已成为一道不得不迈过的“坎”儿。
“创模”的吸引力
2005年6月3日,北京。
丁世显,郑州市人民政府的副市长,这天紧攥着双手,显得格外激动。
当日,人民大会堂里,来自全国100多个城市的政府官员齐聚一堂,丁世显代表郑州作了《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促进郑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发言。
一个让人注意的细节是除去沿海城市之外,丁世显成了武汉、合肥、长沙、南昌等6个省会城市中唯一的发言者。在会后,国家环保总局一位官员说:“中部崛起,河南处处欲占先机啊。”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始于1997年,为此建立的考核体系包括人均GDP大于1万元、单位GDP能耗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超过96%、城市气化率大于90%、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大于80%等25项考核指标。
1997年,江苏省的张家港市荣获全国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下简称“创模”),时至今日,全国已有47座城市和3个地区获此殊荣。其中,河南无一上榜。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的标准,所有的“创模”城市必须在经济、环境、生态、人文等方面达到硬性的要求。因此,“创模”本身亦就成了众多城市追求的极高荣誉。
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城市处处长李蕾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威海1997年被命名“创模”城市后,1999与1996相比,人均CDP增长了84.4%;青岛2000年上榜,2001年比1999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32.93%与45.13%。
“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很多城市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城市布局,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效益,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品位和‘档次’,有几个城市还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和‘全球500佳’的称号。”李蕾说,“环保模范城市已成为城市的‘绿色名片’,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资,还带动了商贸、旅游、通讯和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改善了城市质量,扩大了开放,而且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对河南这样的内陆城市,对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有深远的影响。”河南省环保局污染控制处的张帆这样评价。
“创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郑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建武解释道,这实际上是个自我加压的过程,因为“创模”,城市的硬性指标必须达标,一座城市若能真正荣获“创模”殊荣,实际上这座城市已“脱胎换骨”。
六市争“创模”
2004年,全国有100多个城市(区)正在积极“创模”。据了解,河南省已有郑州、洛阳、漯河、三门峡、登封与新郑6个城市有了“创模”的愿望与实力。按照时间顺序,洛阳提出的较早,但进展缓慢;郑州虽然今年刚刚提出,但“进展神速”。
河南省环保局一位负责人分析道,濮阳的城市环境在河南独树一帜,已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但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也许登封有望成为河南首家“创模”的城市。
按照业界的说法,登封之所以呼声甚高,源于登封本身就是一座旅游城市,2004年又众望所归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加上其人均GDP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创模”标准,各项硬性指标颇具实力。
“但登封毕竟是座县级城市,‘创模’的辐射与影响力度无法与郑州相提并论。”郑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建武认为。
不可否认,郑州在环保方面也走过了一段弯路。
1991年8月15日,在国家环保部门公布的1990年32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中,郑州市位列倒数第一。1992年,郑州市由倒数第一上升到第26位,标志着郑州市开始环境治理取得初步成效。2000年,经过不懈努力,郑州市最终实现了“双达标”,摘掉了“全国10大污染城市之一”的“黑帽子”。
刘建武说,他们每年都要与各县区环保部门签订责任状,并按责任状给予处分或奖励。仅2004年,郑州市就拆除了10吨以下的燃煤锅炉326台,206家污染企业被强行关闭。
按照郑州市政府的规划,在今明两年,将重点解决好市区内的治污工作,其大体区位是东至雁鸣湖湿地,西至郑州屏障邙岭及西南贾峪,北以黄河堤防为界;熊耳河、东风渠、贾鲁支河、贾鲁河、城区都在治理范围。
据介绍,2002年启动的王新庄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为40万吨;将在今年6月30日验收的五龙口污水处理厂,日前已经进入调试阶段;已经开建、计划在2007年投入运营的马头港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为日处理污水30万吨。“3家污水处理厂,完全可以处理市区内70%的废水。”刘建武说。
当然,郑州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降水45%~60%集中在夏季七八月份,加上季风性显著,地理复杂,山脉纵横,对工业污染的扩散极为不利。“困难不可回避,但建设大郑州的梦想若想成真,‘创模’这道坎儿非迈不可。”河南省环境保护科研所的王力语气铿锵。
中原崛起需跨“创模”坎儿
“要想实现中原崛起,创模这一步不走不行。”郑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建武说。城市发展到今天,市民已经逐步有了“从要小康还要健康”方向发展的愿望,“创模”本身实际上已经与中央创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施政纲领紧密相连。“没有任何行政色彩,完全是自愿参与。”
“在河南省辖市级城市中,环保工作任务艰巨,情况不容乐观。”河南省环保局一负责人对此颇为揪心。
根据《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河南省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河段长度、城市空气优或良天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城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河南省个别河流或河段的污染仍然较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在较高水平,“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环境保护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河南省环境保护科研所的王力分析说,因受地理与传统工业基础的影响,河南的“创模”之路,注定不会平坦。按照相关解释,河南煤炭在全省整个能源结构中已经占到了80%的比例,而更让人颇感棘手的是,“这一问题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
河南部分城市的“创模”之路箭已待发。据了解,各个城市的“创模”之路并不雷同,但都突出自己的特点。洛阳突出的是老工业基地如何转型;郑州则着眼于三年中城区的保护与改造,与倾力打造郑东新区建设方面,郑州、洛阳、漯河、三门峡以及登封、新郑齐头并进,其决战之势似乎不可阻挡。
“‘创模’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相连,如同我国的经济体系一样,先是沿海后是内陆。‘创模’本身就是中央构建和谐社会、注重协调发展的政策思路的体现。”李蕾说,“中部崛起呼声甚高,在全国的影响也颇为深远,如何设法解决好基础建设与环境意识滞后的问题,河南不可小视。”
经济视点报记者:李 凌 王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