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和水务局在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今年北京市综合水价将涨至每吨6元。虽然有关部门表示这只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但随着水价的上涨,中水的价值再次凸显出来。
中水,即城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生水,可实现灌溉、洗涤、环卫、造景等非饮用功能,促进无水资源化、保护清洁水源。目前北京的自来水价格为每立方米3.7元,而中水的价格
仅为每吨1元。有关专家指出,水价的上涨实际上是利用经济杠杆促进中水的大范围使用。但是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却发现,中水的使用现状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乐观。
管网设施难以铺开
据悉,目前北京使用中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做“小中水”,即建筑物、居民小区、学校自建的小型中水处理回用系统,它收集建筑物或小区内排放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回用于该区域;另外一种是市政中水,也叫“大中水”,是指通过大市政管网收集城市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再通过市政管网系统回供给用水户使用。
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大中水作为再生水可以用于冲洗厕所、绿地浇灌、道路保洁、汽车洗涤、工业冷却水等等,主要依靠中水管线运送和中水车运输供给人们使用。从理论上看,目前北京的市政中水在使用上供不应求;但是事实上,记者看到的却是很多地方难以将中水有效利用,用自来水冲洗马桶的小区比比皆是,利用自来水浇灌绿地的地方也为数不少,一些距离中水处理厂远的洗车地点也偷偷用自来水洗车。大量的清洁水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人们为何将价格低廉的中水弃而不用,却选择价格昂贵的自来水呢?北京市园林局绿化处的一位负责人指出:“中水管网建设滞后制约了人们对中水的有效利用。”他介绍说,北京市自来水管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非常稠密,有4000多公里,一个小区周边可能有五六个取水口;可现有的中水管网的覆盖面却很低,管网才100多公里,中水口也不是哪儿都有。临近管道沿线的用水区可以接出水口,把中水引出来,没有管道的地区则利用中水车运水,而离中水厂过远的地方中水车也鞭长莫及了。管网的覆盖面低限制了中水的使用。
据悉,管网建设难主要是出自两方面原因:一是造价高,一公里主管道的造价约1700万元,投资相当大。二是管网建设需要与道路施工同步进行,比较麻烦。而且以前在道路和市政管道建设时未考虑安装中水管道,一些道路下各种管道已经安排得很满,没有中水管的位置,一些道路下虽然可安排中水管道,但需要破路才能埋设,这就要影响交通。
有关专家指出,今后在编制城市道路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时,应当预留中水管道的位置,有条件的路段应预先埋设中水管,以方便中水的使用。
经济效益制约中水处理设施
除了管网设施不发达外,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也成为中水使用难以推广的原因。
水务局水资源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建筑物、居民小区、学校内、洗车地点建立小型中水处理回用系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水管线的限制。根据有关规定,新小区兴建时,必须配有中水和雨水的储备设施,否则不予批准。但是新小区配备中水处理系统的费用由开发商承担,旧小区则依靠国家或者物业的资金投入,而这笔费用的投入不足是造成中水处理回用系统设施不完善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目前,北京只有250多个小区中水设施在运行中。一位房地产开发商介绍,如果将污水处理至可回用标准,每立方米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投入至少需要5至6元人民币。为了节约成本,开发商在预算房地产价格时,一般都没有考虑中水投资,其价格预算和合同条款上也没有这一条,所以正在建设中的楼房没有办法考虑中水这一额外的预算。为了减少成本,房地产开发商想方设法逃避中水设施的建设,经常采取少报多建的方式来逃避建设中水设施。
使用中水的短期效益不是十分明显,缺乏使用中水的内动力,也导致部分企业拒绝使用。虽然有关部门要求汽车地点需要配备再生利用中水的回用设施,但是由于这些设施必须投入一定量成本,虽然对长期经济效益有益,但短期内得不到好的经济效益,于是很多汽车点都没有规定的回用设施,甚至有的地方偷偷用自来水洗车
随着各地水价的不断攀升,中水的价值越来越显现出来,同时给业主和物业公司也能带来长久的利益。事实上,城市物业小区引进中水系统,不仅是房地产销售的亮点,也提高了物业小区自身的环保标准。专家分析认为,如果小区在建设前期能够协同中水公司建立系统的中水管道,使物业自身通过污水处理系统完成水处理的循环功能,从长远看物业完全有利可图。
园林使用存在风险
据悉,在中水使用过程中,园林、环卫产业是北京中水利用的最大受益者。北京市全年绿化用水约为1亿立方米左右,如果全部改成中水,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陶然亭、天坛、龙潭湖等公园开已经实现了中水浇灌。
中水虽好,但也不是没有任何风险。北京市园林局技术处王先生透露,中水属于新事物,虽然国外已经用了几十年,但由于国内起步较晚,技术上并不成熟,中水在园林中的长期应用是否对植物、水生物、甚至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还不明确。王先生介绍,园林中有些敏感植物对重金属沉淀量、含盐量都有一定要求,中水毕竟属于二次利用的水,如果长期使用,其中没经完全净化掉的物质能否影响这些植物的正常生长还没经过科学确定。基于此,目前我国的珍稀古树都避免使用中水灌溉。另外,经中水长期灌溉的植物、使用中水的喷泉、湖河等与人接触后能否妨碍人类健康也都不确定。如果在这些未知因素还没确定就大面积铺设中水管道,停止自来水灌溉,一旦出现问题,将损失严重,后果难以弥补。所以,目前很多公园采取河湖水灌溉绿地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中水回用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20世纪80年代利用回用水量达9.37亿立方米,德国、奥地利、以色列等国的污水处理回用量也都很高。中水回用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运作得好,可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资源效益四丰收。有关人士指出,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背景下,政府通过价格杠杆手段来刺激中水的使用无疑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但是中水的有效利用不仅要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更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完善公共设施;不仅要解决绿化、园林和环卫部门漫灌绿地的问题,还应加大有关中水设施的资金投入,积极建设中水管网和中水处理系统,加大减少对新鲜水的使用和消耗。(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