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至6月15日,本报与吉林省卫生厅联合推出《关注百姓医疗 评议百家医院》大型问卷调查活动。备受各方关注,回收问卷6630份。其中有来自省政府、省新闻出版局和人大等相关机构的反馈问卷。昨日,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终于出炉,在这些问卷中,读者反映到医院看病主要有8个方面的问题不能满意。
医院走廊像迷宫
统计数据:31.31%的人认为医院的走廊像迷宫,找不准想去的科室;48.34%的人最不能忍受在医院要楼上楼下来回跑去交钱,21.46%的人不能忍受医生护士说话声过高,18.75%的人不能忍受导诊人员不理不睬。
事例:5月30日,患感冒的李同学到一家医院门诊,医生给她开了两种药。去交费的路上,李同学感到头晕目眩,导诊员却不见踪影,幸亏一名去交费的大叔给她指路,她才找到二楼药房窗口。
想在药房问问药的价格,药房的营业员让她去收款处,小李又来到排着长队的收款处,但等排到她时,收款处的出纳员说“查不了”,让她先到药房问有没有药再付钱。李同学又折回药房窗口,药房的师傅指着电子时钟告诉她:“白班药房下班了,到夜班药房去取药吧。”小李又来到一楼找到夜班药房,营业员告诉她,两种药一共70多元,让她先交了药费再来取药。在这20多分钟里,她一直不停地往返于各窗口之间,出了一身大汗。
药价虚高不合理
统计数据:31.66%的人认为医院的药价不合理,46.95%的人认为医院药价高是医院赚得太多了,而27.51%的人认为:药价高是因为医生提取药品回扣。
事例:6月14日晚,郑先生的女朋友闹肚子,到医院看病时,医生给开了25元钱的药。而郑先生在药店里发现,这些药只用7元钱就能买到。
长春市民常先生一位朋友得了疱疹,到某大型医院看,医生开了两天的药,价格是300余元;他又来到个体诊所,100元/次,想要治好至少要花1000多元。后来常先生的朋友查了药典,一种叫“紫金定”的药膏涂在患处就能控制住。他到药店一看,“紫金定”的价格是4.80元。他认为是因为这种药不挣钱,所以医生不给开。
一位医药销售代表说,医生每开一种新药,最高可抽取30%的提成。而大家对旧药都熟悉,医院也就不好卖高价。
费用清单不明确
统计数据:30.36%的住院患者反映,住院时护士一个劲儿地催缴费用,但是他们不知道费用是怎么花的。在住院患者在医院中遇到的4大现象中位列第二。
事例:张老先生的老伴住院了,除了关心老伴的病情,张老先生还关心医药费是怎么花的。但院方说住院患者多,清单不能每天都输出一次,得到出院前一次性输出。
出院时,护士又给出纳送去剩下的几张单据,看过清单的张老先生认为没问题,就签字结算了。
结果张老先生发现,本没有用过的价格18.80元的灌肠器,无端算成17支,多计入319.60元;用血压计测量42次血压,清单上写成了“多功能测压仪”测压42次,费用清单上又无端多出420元。张老先生去找医院退钱,院方说:你不是看过也签字了吗?张老先生顿感上当。
一名护士透露,在医院中,给患者多加费用的情况并不罕见,而且并不是一时疏忽。很多没有用过的耗材的费用统统算在患者头上,然后这些费用都进了医生个人的口袋里。
检查费用不合理
统计数据:28.82%的人认为医院里的检查费用不合理,位居5项不合理收费中第二位。22.94%的人反映医生一再向患者推荐同一种药,在医院里常见的5种现象中排位第二。
事例:南南(化名)得了感冒,有点咳嗽。6月16日12时30分左右,她到某家大型医院门诊看病,门诊的男医生连听诊器都没拿起来,简单向她问了几句病情,就说:“去做个‘胸透’,再采个血。”不巧的是,负责相关项目的医生在午休,门诊医生让南南先等半个小时再去检查。南南立即提出质疑:“感冒用不着采血吧?”男医生立即反问:“你是医生我是医生?”
医生服务态度差
统计数据:反映医务人员态度不好的人占35.49%,成为最影响患者心情的因素。
事例:长春市民马女士第一次怀孕时,独自来到某大医院检查。一名中年女医生为她检查,当她生硬的手接触马女士的时候,马女士流下了眼泪。那名女医生却说:“哭啥哭,这就怕疼了? 那以后生孩子的时候可咋办?”从此以后,马女士每次到医院都感到很恐怖。
从不主动找患者
统计数据:31.39%的人反映,在住院期间,除每天早上查房外,如果不主动找医生和护士,就不会有人来。
事例:市民张先生的老伴突发脑出血,在吉大一院确诊并治疗21天后转入一家省级大医院。入院第一天,有位副主任来查房、问病、检查、会诊,后来这位副主任出差了,从此见不到其他医生主动来,他只好自己去找医生介绍病情。有时上午能找到主治医生,其余时间就只能找到值班医生。
诊费直接给医生
统计数据:11.60%的医生让患者直接把钱交到医生手中,在医院门诊5大不合理现象排名第三。
事例:6月16日,东东(化名)来到一家职工医院,挂号室里空无一人。这时,一名医生从走廊另一头走过来,医生招呼南南进了诊室。医生先用听诊器听了一下,看了看嗓子,然后照例让南南做胸透,检查费用是30元。医生让南南到收费处交10元钱,另外20元则直接交给他,但没给南南开收据。
长春市民李女士到一家医院补牙,一名刘医生暗示可以把钱给她。李女士就把600元钱给了刘医生,但经历了钻心的疼痛,牙却没有补好。李女士找医院要求重新补牙,这位医生继续向李女士暗示给钱,令李女士非常恼火。
明目张胆收红包
统计数据:45.48%的人曾主动给医生送过红包,而收到红包的医生中,57.36%把红包收下,42.64%退还;14.65%的人被医生暗示过送红包,29.82%的人没送过红包。至于如何监督医生收红包,34.45%的人同意举报查实后,“红包医生”被开除或降职,29.43%的人建议医生手术费分级,专家级可定价高一些。
事例:市民张先生到长春市某大医院做手术,医生暗示把红包交给他,但手术没做好,病情反而加重了。张先生回到医院想投诉,没想到接待投诉的还是当初收了红包的那名医生。张先生陷入了绝望,他希望能为医德立法。
针对本报调查问卷显现出来的问题,吉林省卫生厅表示,将对读者反馈展开调查行动。同时,对参加调查问卷活动的读者进行回访,如果核实读者反映的问题,将及时进行处理。并对读者反映集中的问题进行整改。
省卫生厅先后出台了奖励举报红包医生和医院管理年六项公示制度。这些做法在医院中贯彻得如何,请您来监督。热线电话:0431—8488900。(东亚记者 葛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