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石油整合海外资产 油气储量激增八倍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9日 15:36 中国经营报

  能源短缺之际,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中石油(0857.HK)近日的一次资本运作,使得中石油油储量激增八倍多。

  6月10日,中石油宣布,将向其母公司旗下的中油勘探开发公司(以下简称“中油勘探”)注入现金207.4亿元人民币,以获得其50%的权益。同时,中石油将以5.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中油勘探转让其属下全资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国际公司(以下简称“中油国际”)

  交易完成后,中油勘探将成为股份公司,而中石油及其母公司各持有中油勘探50%的股权。同时中油勘探与中油国际原先分别拥有的11个国家的油气资产,也间接落入中石油囊中。

  油气储量激增八倍多

  “此次交易为中石油的海外业务发展建立了一个多元化平台。”中石油董秘局相关人士评价说。

  事实上,由于中石油持有中油勘探50%股权,中油勘探对于海外业务的专注与整合,也将直接促进中石油业务的国际化,并大幅提升其海外探明石油的净储量与净产量。数据显示,交易完成后,中石油的海外油气资源探明净储量将由0.885亿桶增加到8.66亿桶,增幅达879%。

  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中石油与其母公司分别在海外拥有油气资产,但前者的业务规模远不及后者,只局限于中油国际在印尼拥有的7个区块的参与权益,总探明石油净储量仅为1900万桶。相比之下,母公司通过旗下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的运作,近年来已在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 、秘鲁、阿曼、阿塞拜疆 、加拿大、厄瓜多尔 、尼日尔和乍得等10个国家拥有了近8亿桶的石油探明净储量。

  前述董秘局人士说,“中油勘探将母公司和中油国际的海外业务整合在一起,在国际上以一个公司、一个平台出现,将最大限度形成海外扩张的协同效应,并合乎最优的成本效益。”

  “敏感国家”遭排除

  尽管此次资本运作有利于中石油集团海外业务的整合,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交易排除了苏丹、缅甸、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叙利亚等敏感国家的油气资源,所谓“理想的整合”,也是缺陷颇多。

  “事实上,苏丹资产是中石油集团海外业务的最大亮点,”中石油集团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但考虑到中石油在美国上市的政治敏感性,苏丹业务不仅没有划入股份公司,而且在整合中也未进入中油勘探。”

  据称,由于苏丹在人权、反恐等问题上长期与美国作对,遭到了美国连续三届政府的孤立与政治打压。在此背景下,受到美国证券市场监管并拥有众多美国机构投资者的中石油,不得不避开苏丹等敏感国家。

  “走出去”战略重大转型

  据称,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为实施国家的“走出去”战略,相继进入一系列政治敏感国家开拓业务,并且两大集团公司都是“身先士卒”,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作为国有企业的集团公司,在没有严格的财务与经营业绩监管的情况下,“走出去”的效率低下,中看不中用。

  比如秘鲁的克拉拉油田,在中石油进行开发之前,西方国家已经将其开采得差不多了,因此这一油田的经济效益很少,不过,它又是“走出去”战略进入南美的重要一步,因此其政治意义大于企业的经营意义。

  而中石油董秘局有关人士承认,此次交易完成后,国家“走出去”战略会逐渐由“国家意志”向“企业经营”转型。毕竟,从世界各国石油工业发展史来看,无论国内、国外的油气资源经营,企业行为都比纯粹的国家行为更有效率、更安全。

  此外,业内比较超前的观点认为,未来中国有必要将目前三大垄断公司的海外业务进行整合,使之以一个全球化的平台(企业)示人,并参与全球油气资源的重组与经营,这将有效降低中国能源多元化战略的政治风险,并提升具体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协调与整合三大公司海外业务的工作,很可能成为刚成立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的重要任务之一。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