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朝阳四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09:5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记者 殷新宇 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6月16日,中国船舶工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表示,曾经创造了辉煌历史的中国船舶工业已重新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世界造船中心正在东移 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张广钦说,造船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辉煌的历史。600年前,中国的造船技术达到了鼎盛,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如今,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奋力拼搏,中国已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第三造船大国。 而此前,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管船舶行业的系统工程三司副司长张相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造船“肯定不是夕阳产业”,因为世界贸易的92%要靠船来运输,虽然世界每年对船舶的需求量会有波动,但随着技术进步,船也在不断更新。所以,“造船业在中国应该是朝阳产业”。他同时指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资金、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劳动力资源上优势明显。目前,世界造船中心正在并将继续东移,因此,未来20年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船舶工业而言是非常贴切的。 中国已成第三造船大国 张广钦表示,中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技术进步起着关键作用。中国已能够自主设计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和8000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并已成功进入液化天然气船建造市场,打破了少数国家的垄断。 目前,除豪华游船等少数船型外,中国已经能够建造符合各种国际规范,航行于任何海域的船舶。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并大量为出口船和国内远洋船配套。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已开发和建造了20万吨级以上的浮式生产储油轮和多型海洋平台。 从2000年到2004年的5年间,中国的造船产量年均增长26%。2004年,造船产量达到880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份额达到14%,连续10年列世界第三位。预计今年我国造船产业将首次超过10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造船份额的18%。 建造船舶中70%为出口 中国建造船舶中有70%以上是出口船舶,已出口到包括美、日、德、法、加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舶工业已成为中国机电行业中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2004年出口船舶达到560万载重吨,出口金额达到31.6亿美元。目前中国手持船舶订单中有85%以上是出口船订单。 张广钦认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并不会造成世界船价下降。他说,目前世界造船业并不存在能力过剩的问题。据去年英国克拉克松研究机构提供的数字,目前造船能力和供求之间的比例关系是97%,实际上目前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对外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引进了100多项船舶和船用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除民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外,中国与欧盟、韩国、日本已建立了造船领域的政府间对话机制。2002年,经国务院授权,国防科工委与外交部、商务部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新国际造船协定谈判,为建立公平、规范的世界船舶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经济发展是强劲拉动因素 中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满足世界航运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是内需的拉动。根据去年中国海关的统计,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1万亿美元,石油进口量达1.2亿吨,铁矿石的进口量达2.08亿吨。当前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集团都希望国内的船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船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