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传媒观察 > 正文
 

两位普利策人的视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17:54 外滩画报

  他是普利策国内新闻报道奖获得者,头发花白、目光犀利;他是普利策评奖委员会执行官,一头银发,目光柔和。在美军亵渎《古兰经》事件、“水门”事件“深喉”公开身份的新闻热闹当下,他们相继来到上海,为中国读者提供了美国新闻最高奖项——普利策奖的最佳样本

  外滩记者 任明/报道

  什么是记者?

  90年前,普利策奖倡导者——约瑟夫·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眺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时至今日,那些站在船头“最顶尖”的眺望者,都与“普利策”有关。

  自从1917年设立以来,普利策新闻奖就一直被看作是美国新闻的最高奖项。

  那是一群怎样的“眺望者”?

  翻开2005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医院医学问题以及种族歧视现象、卢旺达现状、前俄勒冈州州长的性丑闻……再加上普利策奖获得者的身影不断活跃在炮火连天的阵地前沿或是充满危险的黑帮内部,获得名字与普利策“沾边”的美国记者似乎是客观、正义、坚韧与勇敢的化身

  这是真实的印象吗?

  74岁的海恩斯·约翰逊,和小他四岁的西格·吉斯勒,是“普利策”奖很好的说明者,在2005年的5月、6月,他们先后来到上海,从不同方面补充、丰富着这种印象。

  两位“普利策”男人的相同与不同

  生于1931年的海恩斯·约翰逊, 1966年,凭借着报道“塞尔玛事件”,获得普利策国内新闻报道奖,并四次入围普利策奖;生于1935年的西格·吉斯勒,这个闲来喜欢玩直排轮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从2002年起,一直担任着普利策评奖委员会执行官。

  两个男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个子高大、精神矍铄、富有幽默感;年纪都在70岁左右;此次来中国都是偕夫人同行。两人都当过记者,海恩斯的记者生涯长达40多年,西格曾担任一线记者38年。而目前,两人都在从事新闻教育工作:海恩斯是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而西格则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

  然而,已经做了执行官的西格和仍然不断著书审视美国历史的海恩斯,个性上显然有很大的不同。

  不知是否因为采访环境不同,海恩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回答问题冷静而详尽,显示一名政治记者的才识。他评论着其报道过的10位美国总统,从艾森豪威尔到乔治·布什,认为美国今天所遭遇的问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所谓“美国最昌盛时期”——就埋下的。

  而西格在面对一众上海媒体时,认真中带着“执行官”的慎言。对一些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他会推说:“我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长期的深入的研究以后才能回答。”难怪今年普利策奖名单公布以后,有美国媒体报道说,西格巧妙“回避”了记者对评奖结果的争议性的提问,他“巴不得所有记者在拿到获奖名单以后,立马奔出礼堂去采访获奖者”。

  获奖时刻

  美东时间2005年4月4日。

  西格·吉斯勒手里握着一份名单,一份让全美记者编辑“窒息”的名单。

  他缓缓地宣布——

  公众服务报道奖:《洛杉矶时报》。

  国内新闻报道奖:《纽约时报》沃尔特·波格丹尼奇。

  国际新闻报道奖:《洛杉矶时报》金·墨菲。

  ……

  之后,尖叫、开香槟、提升、加薪、奖金……这一切汇成美国新闻工作者荣耀的顶峰。

  从2002年开始担任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执行官,西格与普利策奖的故事有着“官方”的严谨与按部就班。

  他为“普利策”工作是有季节性的,每年从1月到5月。而9月到12月,他则奉献给他的学生。

  每年3月,由77位编辑组成的评委会,3天里阅读、评审1300件报名作品,每个奖项选出3件备选作品,然后提交常务评委会。

  常务评委会由16名美国最有名望的编辑以及3位学术权威组成。4月,他们在哥伦比亚大学召开两天的讨论会——这是“美国新闻界一年中最活跃的讨论”——决定获奖名单。

  西格说:“即使只获普利策奖提名,也会对候选记者带来很大的荣誉,更不用说获奖者,他们的职业名气会极大提升。”比如今年获国际报道奖的记者就从一家小型报纸被《洛杉矶时报》给挖走了。海恩斯获得普利策奖之后,也被“更具野心、更有竞争性”的《华盛顿邮报》从今天已经倒闭了的《华盛顿明星报》挖走。

  虽然已相隔近40年,但海恩斯对获奖那一刻,记忆如同昨日,因为有他最独特的理由。

  1966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50周年庆。从未举办颁奖典礼的普利策奖,决定举行一个颁奖晚宴,并且把所有在世的获奖者都请过来。

  海恩斯的父亲是1949年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得者马尔科姆·约翰逊(他的获奖作品后来被改编成由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电影《码头风云》)。他在接受邀请时候,并不知道儿子也获奖。

  在颁奖晚宴的前一天,海恩斯给他父亲打电话:“父亲,你明天参加普利策奖的晚宴吗?”“是的,怎么了?儿子?”“没什么,明天晚宴上见。”“什么明天晚宴上见?儿子,爸爸没办法给你也弄一张票……”颁奖晚宴上,当念到海恩斯的名字时,主持人让海恩斯的父亲也站起来,因为他们两人创造了父子同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纪录。

  当父亲为《纽约太阳报》工作的时候,海恩斯在报社当传稿员,“在采编室里跑来跑去送别的记者写的稿子”。他因此笑说父亲其实是“很有技巧地”把他引上当记者的这条路的。

  去复杂危险的地方,发现事情的真相

  尽管没有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西格却在他热爱的教书生涯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2002年,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最高教育奖”。

  西格的学生一周需要写25篇报道和文章,每周三交给他,而他则一定会在周一把改好的文章和评论发给学生。他的妻子玛丽说,西格的学生非常崇拜他,“愿意为他做任何事”。

  像约瑟夫·普利策一样,西格坚信新闻记者的工作在美国社会中的重要性。每次迎接新生的时候,他都要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将要学习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他认为不管将来传播新闻的媒体怎样改变,新闻的本质与中心任务是不变的:“你要去复杂危险的地方,发现事情的真相,把它梳理清楚,呈现给读者。”

  到复杂危险的地方,需要记者非凡的勇气与技巧。

  2003年特稿写作奖获得者是索尼娅·纳扎里奥。

  42岁的纳扎里奥跑了多年的都市社会新闻,她很久以前就开始接触恩里克母子这样的来自拉丁美洲的偷渡客,了解到非法移民潮背后一个个破碎家庭的悲欢离合。

  在长达5个月的采访中,纳扎里奥和洛杉矶时报摄影记者唐·巴特雷蒂沿着偷渡者的路线穿越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国境和墨西哥31个省份中的13个,先后搭乘长途汽车、货车、油罐车、卡车,和偷渡客一样躲避沿途的检查站、警察和专门袭击偷渡客的匪帮。

  两位记者在美国边境附近的墨西哥城市新拉雷多遇到恩里克,当时他正在第八次偷渡美国的途中。纳扎里奥对恩里克追踪采访了两周,待他成功潜入美国后,记者又多次前往母子两人所在的北卡罗莱纳州采访,从恩里克的描述中勾画出完整的偷渡路线。然后,两位记者奔赴恩里克的家乡洪都拉斯,从他的起点开始,一步步地重复他的偷渡实践。

  纳扎里奥的采访完成于2000年,与稿件《恩里克的旅行》见报隔了两年之久。

  一位评论者说:“《恩里克的旅行》像一部悬念迭起的惊险小说。”

  用一年的时间去报道“塞尔玛事件”

  1966年海恩斯获普利策国内报道奖的时候,评委们为他写下的得奖理由是“为塞尔玛事件,尤其是事件之后,做了杰出的报道”。

  塞尔玛事件在美国人权斗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被誉为黑人人权斗争的转折点。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距离民主自由还很遥远。1965年,在马丁·路德·金的带领下,阿拉巴马州黑人为争取选举权举行游行示威,结果在塞尔玛城外一座桥上,遭到警察的血腥镇压。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一事件是美国黑人运动最终获得关键性大量支持的决定瞬间。

  海恩斯当时在《华盛顿明星报》工作,他发回的报道据说是全美有关这一事件的第一篇详细报道。

  “我亲眼看到很多人被警察用木棍打伤、打死。”当时在南方采访的记者中,也有人遭到警察的殴打和威胁。然而海恩斯没有被可能降临到头上的危险吓倒,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在南方各州进行详细采访,每天往报社发回大量文章,为美国读者呈现了黑人人权斗争的详尽画面。

  当地白人官员对他的出现非常憎恨,“他们不想我待在那里。说我是干扰和平,有偏见,不公平的,说我对他们的地方状况、地方文化的描述是不真实的。”而海恩斯以大量详尽的报道赢得了当地黑人的信任,尽管当时在南方,黑人对白人的不信任是根深蒂固的。

  “你必须要证明你自己。你必须对待每一个人都像一个真正的个体,不管他们的种族和背景。你必须彼此分享那种信心,你才能写下有关他们的真正的故事。”海恩斯这样和记者分享着他的经验。

  海恩斯说——

  ●“我报道过10位美国总统,他们中有一些很伟大,有一些不那么伟大。可是马丁·路德·金是我报道过的最重要的人物。因为金挑战了美国人的良知,使他们记起美国的理想是争取所有人的自由和权益。”

  ●“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报纸,记者们不经常换工作,因为这些都是顶级的报纸,你有了这个机会,你需要证明你行。”

  ●“现在还很难对两位布什总统作出评价。他们从表面来看似乎有很大不同……最起码可以说小布什是一个非常强势的总统,很有争议性……现在小布什给人的是一种西部牛仔的印象,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 “作为历史学家,要看得长久点;而作为一名记者,则是记录当下。在两个职业中,你都要担心你是否知道了事件的整个真相。”

  西格说——

  ○“种族主义是在美国最大的还没解决的问题。”

  ○“普利策(Pulitzer)的意思是‘pull it sir’, 每个人都想‘拉’到它。”

  ○“最吸引评委眼光的是政府、大企业的腐败问题。”

  ○“在普利策先生的遗嘱里没有提到电视。”

  -链接

  “普利策”前传

  1911年10月29日约瑟夫·普利策去世的时候,这位在报界奋斗了43年,被誉为“改变了美国的新闻史”的匈牙利移民身体不好、脾气也不好,还患着抑郁症。

  在他死后的第20个年头,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与钱财的《纽约世界报》因经营不善,不得不转让给他人。然而就像他终其一生都是一位能干而极富远见的聪明人一样,他的两条在1903年就写下的遗嘱令他青史留名。根据他的遗嘱,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成立了;1917年,普利策奖诞生了。这两个机构就像美国新闻界的两座高峰,一个培养着美国新闻界的顶尖人才,一个以其卓越的历史与不朽的荣光激励着美国的新闻人奋勇前进,而后者,令“普利策”这一名字成为美国顶尖新闻的代名词。

  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14个;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普利策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