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纺织业 > 正文
 

纺织上游产业之困:残酷的无形之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2日 09:10 21世纪经济报道

  纺织业国情 系列调查三

  ·编者按·

  在6月2日和6月9日本版块“纺织业国情”系列调查中,针对国内纺织业存在的问题,在纺织产业的上游的产业布局和投资环节,我们对“块状经济”和“投机资本”所带来的弊
端进行了调查和报道。在本期,同样是在产业上游,我们针对纺织业最主要的原材料行业——棉纱纺织和化纤生产行业进行调研。

  在记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市场规律这只“无形之手”左右了上述两个行业的存亡:棉花(资讯 论坛)价格、原油价格的波动会传输至纺纱、化纤环节,进而会影响服装业的原材料成本。而对于贸易形势、原料价格变动判断的失真,则进一步加剧了纺织企业的困境。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无论是从贸易环节、服装制造环节,还是从棉纺、化纤生产环节,单一环节的调整都将无力挽救纺织业整体。所以对于政府决策者,以及企业经营者,重视市场规律,系统地把握产业链条每一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纺织上游产业之困:残酷的“无形之手”

  本报记者 蔡一飞 江苏、上海报道

  王洪福是江阴市祝塘镇服装协会秘书长,最近他开始向协会下属服装企业发放调查表,调查上游纺纱企业的各种纱价格。

  祝塘服装协会下属50多家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针织服装企业,生产的产品100%出口。由于受到欧美特保等贸易摩擦的影响,协会下属企业接到的订单量同比下降了30%-40%,而企业的毛利率也下降了20%。

  服装出口的利润无法挤占,甚至已经无法预计。“往上游想办法”是他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性,协会企业每月几千吨的用纱量也增加了协会和纱厂谈价钱的底气。

  “本地生产的纱要比外地,比如山东、河南等地的纱平均每吨高出300元-500元”,“我们并不了解纱厂的利润构成,也不知道纱的价格能不能降下来”。因此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造成纱价格差异的原因,是质量差别还是成本差距。

  如果质量、价格都差不多,“我们还是倾向于用本地纱”。协会副会长王文芳说,如果质量相差不大但是价格差距很大,协会企业就会考虑改用外地纱。

  不过,王文芳并不乐观。据他了解,纺纱企业的利润也很薄。

  纱厂之困:

  棉花价格波动与服装企业订单锐减

  对纺纱企业来讲,目前市场的关键词应该是涨价。

  因为原材料的价格在上涨。以328棉为例,3月初每吨的价格为11900元,到6月9日每吨的价格已经达到13228元,涨幅超过10%。

  棉纺织业以棉纱、坯布等初级产品为主,原材料价格与国际价格联动,而且原材料占成本的比重高。根据相关统计,棉纺织业中,棉花大约占总成本的65%-70%,也就是说,如果棉花涨10%,棉纺织业的成本将上升6%。而棉纺织全行业的平均利润在1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棉花价格上涨到17%,就将吞掉全行业利润。

  同在祝塘镇的茂达棉纺厂生产负责人认为,根据经验,今年棉花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现在还没涨到位”。

  但是纱成品的价格涨不上去。

  茂达棉纺厂负责人介绍说,和今年年初相比,他们采购的棉花价格每吨上涨了2000元左右,其中新疆棉上涨了3000元/吨。由于茂达主要生产非常规纱,“做别人不做的”,而且基本上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因此按正常情况,应该是“棉花涨多少,纱就应该涨多少。但是,我们厂的纱最多也就涨了1000元/吨”。

  而对于绝大多数常规纱生产企业来讲,这1000元/吨的上涨空间是根本不存在的。

  有行业人士打比喻,常规纱就像食盐,虽然所有的下游企业都要使用,但是所有的棉纺企业都可以生产。据新华社资料,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的棉纺织企业达到5322家,比2003年增加了912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1999年我国全国纺纱产量为566万吨,2004年纱产量则达到了1080万吨,增长了90%以上,平均每年增长16%。

  另有预测说,2005年国内棉纺业产能增长率为12%-15%。

  用祝塘服装协会的话是,不用这家的,可以用别家的,可选择面非常广。

  另一方面,由于欧美特保等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已经先期出现在纺纱企业。据了解,按惯例,服装企业5-6月份接的定单,一般在8-9月交货,这个时候应该开始向纺纱企业下订单;而服装企业订单量的锐减,已经直接导致纺纱企业6-7月订单数量的大幅度下降。

  原本产能就已经饱和的纺纱企业,突然遭遇到市场购买力下降的冲击。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是一个未曾预计到的冲击。事实上,由于2005年1月1日,中国纺织品出口配额取消,不少企业早在去年就将主要精力放到迎接取消配额后的市场机会上来。而对于棉纺织企业来说,在经历了2004年原材料大涨带来的打击之后,后配额时代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常熟一家纺织企业去年年底就开始清货,尽量将存货卖出,并且新建了厂房,“只要市场需求开始增加,我们就马上加大生产,随时进入市场”。而这,几乎成为行业普遍的心态。

  来自期货市场的数据显示,2005年4月我国纺织企业棉花原料平均库存时间比3月延长了3天,库存量为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库存45天和60天的企业数量合计占纺织企业总量的72%。

  库存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至今让无锡某棉纺厂办公室主任记忆犹新。2003年,由于受到气候影响,棉花产量减少,棉花供应严重不足。为了避免同样的事情不再次发生,2004年初,该企业一口气吃进几百吨棉花。此后不久,国际棉花市场价格下跌,幅度达到每吨数千元,这使得该企业纺成纱的价格比棉花的买入价还要低,亏损达到数千万元。

  在2004年初,受到这次棉花价格波动影响的企业并不只一家两家。来自行业内的消息说,不少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参加了这次棉花囤积战,而那些没多少资金实力的小企业倒躲过一劫。

  来自服装企业的消息显示,目前纺纱企业虽然没有降价的措施,但原本纱到付款的付款方式最近已经可以延迟到一个月甚至一个半月后付款,只要“把纱先卖出去再说”。

  化纤行业性亏损:

  原料价格上涨与产能过剩

  与纱厂们的困顿相似,纺织业的另一原材料端口——化纤也不能让人轻松。

  化纤已经成为服装业70%的原材料来源,目前,我国化纤产量位列世界第一。但是,化纤已经走向全行业亏损边缘。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的资料,2005年第一季度,化纤企业亏损额为5.14亿元,同比增长了60%,行业亏损面达到30.5%。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首席分析师朱伯良相信,未来2-3年内化纤业现状不会有太大改变。

  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是一个原因。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变化很大,而我国化纤原料对国际市场依存度很高,化纤原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今年一季度已高达93%。

  因此,今年一季度合成纤维原料进口数量275万吨,金额增长46.42%,平均价格增长40.68%,其中PTA进口160.08万吨,金额增长52.33%。也就是说,今年第一季度,化纤业仅仅因为合成纤维原料上涨而付出的成本代价就高达136亿元。

  化纤业的毛利率从去年一季度的10.1%下降到了今年一季度的6.7%,已经处于行业亏损的边缘。

  但实际上,产能过剩才是化纤业亏损的根本原因。

  而且是严重过剩。 统计显示,今年化纤业开工率已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其中大聚脂的开工率只有65%,腈纶业开工率为85%,锦纶业不足80%。记者在江苏采访时发现,基本上所有化纤企业都开工不足,一些企业近十条生产线,只有两到三条开工生产。浙江有媒体报道,已经有企业将化纤生产线进行转让。

  中国化纤协会一研究员说,从1999年开始中国化纤业产能以每年100万-150万吨的速度增长,截至2004年底,化纤产能已经达到1650万吨,是1998年产能的3倍。而且由于市场和原料的影响,建成未投产的产能仍居高不下。

  以聚脂涤纶为例,其占整个化纤业80%左右的产量。2001年左右,聚脂涤纶业的技术实现了彻底国产化,因此使整个投入成本降低了70%,一般投资聚合能力在15万-18万吨的生产厂,大约需要3个亿资本。而当时化纤业还正因为高利润而受追捧,这带来了行业大发展,2004年产能达到2000年的3倍。

  事实上,去年化纤企业已经无法开足生产,今年的情况就更加变本加厉。

  江苏某化纤企业人士说,原材料价格上涨,化纤产品的价格又因为受到价格战的影响下降,我们现在是开一天亏损一天。对化纤企业来讲,赢利或者是亏损,目前已经不是企业的目的,化纤企业目前的指标是现金流,为保证企业资金链不断裂。

  这就带来一种畸形发展的境况——只有原材料不断上涨,化纤企业才能从原材料上涨的差价中实现保本,甚至可能赚到微薄的利润。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纺织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