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创业者到一名企业家 邵亦波转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 17:24 《全球财经观察》 | ||||||||
从首席执行官到董事长,邵亦波完成的,是从一名创业者到一名企业家、一名战略思考者的标准曲线 文|杨志 邵亦波一直是这样一个努力而又得到回报的好学生:高二那年以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
1999年,26岁的邵亦波回国,与哈佛校友谭海音一起创立易趣。“年少轻狂”的邵亦波,为易趣设立三个目标 :第一,做中国的eBay;第二,做适应中国情况的eBay;第三,建立一个适合中国的独特的电子商务模式。 前传 6年后回顾,邵亦波最初的一切显得有些稚嫩:只有五六个正式员工,二三十个用户名——谭海音和邵亦波还分别注册了两个,网上拍卖员工自己捐的物品,大约三四十件。 当时启动资金是40万美元,而在几个月后,易趣再次获得650万美元风险投资。易趣在单一的拍卖式之后推行定价销售方式。继而又推出包括无底价竞标、有底价竞标、定价出售、一口价成交等5种交易方式。 在互联网衰退的2001年,邵亦波和谭海音力推易趣全员收费。收费引起的震荡,以至有人说:“易趣收费成功,会有几个中国网站死掉;如失败,就会有更多中国.com企业垮掉。”之后两年里,当免费抢夺市场的新对手向易趣发出挑战时,邵亦波仍坚持初衷:易趣收费还是晚了几个月。他拿出自己的数据:易趣全面实行收费制度后,到2004年第二季度,网站注册用户达到当初的23倍;成交率是收费前的近4倍;预计2004年交易额达到20亿人民币,是免费模式的14倍。 邵亦波的自信也来自于易趣在业界一直闻名的强大团队。在易趣员工心中,邵亦波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甚至包含些许偏执。“用户给我提了一个建议,我恨不得第二天就能做好。”邵亦波一着急,便压迫自己,这种紧迫感随之影响员工。易趣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包括信用卡、借记卡、银行电汇、邮局汇款和上门收费在内的一整套收费渠道。这不仅成为网站收费的坚硬基石,也塑造了新标杆上的易趣形象。 2002年3月,eBay注资3000万美元,收购易趣33%的股份。当时,邵亦波满怀激情地对其员工说:“现在eBay很大,易趣还不大;但我们以每个月100%多的速度在飞速增长,eBay的最高增长速度只有70%。只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就有可能做到像eBay那样大。”此时,eBay女CEO惠特曼笑了。 邵亦波说:“eBay对易趣注资,只是对易趣事业的肯定,而不代表易趣事业的成功。” 转身 2003年6月,eBay对易趣追加1.5亿美元投资。到2004年11月,完成eBay易趣平台的整合之后,邵亦波卸任CEO。“到2004年第三季度末,eBay易趣累计用户达到860万名,仅第三季度就新增用户170万名;日新增商品数达64000件;总成交量,即所有在线成功交易的商品价值,达到6.9亿人民币。”这是邵亦波交给哈佛商学院校友惠特曼的一份答卷。随后,eBay易趣方面否认“邵亦波被架空”,并表示担任董事长符合邵的喜好。 邵亦波也说:“我要更多地做董事长该做的事情。此前我在易趣已经完成了从领跑者到教练的角色转变,今后要做个规划者和哲学家。” 曾被问及“会不会因为差异比如文化差异而放弃利益”,邵亦波的回答是:绝对会。他说,有一个咨询公司做过研究说,所有并购案例里面发生失败的话,绝大多数的失败不是因为经济的事情,而是因为文化的事情。 卸任CEO之时,距离邵亦波创立易趣,刚好63个月。事实上,2003年就被认为是他转变的一年。曾经语出惊人地说过“互联网没有冬天”的邵亦波这一转身,与易趣是同时的。邵说,易趣的发展定位也在转变——从创业型到成熟的国际企业的转变。 编年史: 1999年,与谭海音一起创办易趣网,任CEO 2001年,力推易趣全员收费 2004年11月,卸任CEO,任eBay易趣董事长,使eBay易趣成为所有网站中唯一一个没有CEO、只有董事长和COO的管理团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