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追杀药价 医药业巨浪滔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 12:06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金丰杰 国家发改委将再次大幅降低16个抗生素品种的价格。6月1日,以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和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为首的全国24家医药协会聚首发改委,同发改委价格司做最后沟通。
据称,降价方案有望在本月中旬公布。而国内药品价格将普降60%以上,外资企业的专利药和非专利药也将下降20%~25%左右。 发改委不断推进的药品降价政策,将直接导致部分企业利润来源大幅减少,同时药品营销策略也会做出适时调整。 尽管降价的消息尚未正式公布,但市场对此早已做出反应:代理商开始向厂家退货或持币待购,市场观望气氛浓厚。 产业旧生态濒临崩溃 近年来,化学药已连续经历十余次降价,其中抗生素降幅最大。国内抗生素传统优势企业因此出现了盈利能力减弱的现象。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23户医药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实现利润12.9亿元,增长11.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12.1个百分点。华北制药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降了141.18个百分点;鲁抗医药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降了47.85个百分点;丽珠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降了38.7个百分点;上海医药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降了26.76个百分点。 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总经理李猛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目前所知的幅度降价,粗略估计,今年我们企业的销售收入有可能下降几千万元。”按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副厂长吴宪的说法,去年抗生素的降价就使哈药少收入4亿元。本次降幅更大,况且哈药有五六个品种都在降价名单之列,这给企业造成很大压力。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向记者证实,卫生部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医院经济补偿政策,改变“以药养医”机制,其中包括降低虚高药价、取消药品15%加价、减少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降低高值耗材费用、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价值的“四降一升”措施。 国内目前实行的“以药养医”政策,是允许医院在药品进货价的基础上顺加15%的差率,所得利润用于医院生存和发展。 北京康斯公司副总裁陈晓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医院15%加价的信息透露两个基本点:一是医院放弃“以药养医”的机制,不再向药品要利润。此时,医院的药品实际上就是“平进平出”,药品销售将由医院药房向社会零售药店转移,药企的工作重心也必然随之转移。但这种模式需要巨大的财政支持,目前国家还未做好必要的财政准备;同时,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医生的待遇问题都将面临严峻挑战。 二是医院放弃“15%加价”的利润来源方式,改用按照药品“最高零售限价”销售药品来赚取差额利润。因为,近年来发改委调整药品价格的方式均是制定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这样,“以药养医”的机制会继续保留。部分价格很低的产品也将被迫撤离医院,改为到零售药店或农村市场推广。 内外药企贫富分化加剧 因降幅各不相同,本次降价将进一步拉大国内药企与外资药企在同类药品中的价格差。 以头孢曲松为例,降价前同规格的国产仿制药定价为20元,而罗氏制药生产的“罗氏芬”的定价则为125元,两者之间的价格比为1比6。但按照目前的降价幅度调整后,国产仿制药的价格仅为7元左右,而“罗氏芬”则为87元,两者之间的价格比为1比12。这种变化了的产品价格对比,使国内药企调整药品营销策略的压力陡增。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企业的部分抗生素品种再经本次大幅降价后,受到急剧压缩的利润空间不足以继续维持原有的“医院推广”背后的利益链条,从而不得不“自降身份”,以“普药”的身份进行市场操作,将主要依靠商业渠道进入医院和零售市场。而零售市场和基层医疗市场的地位将大大提升,并成为国内药企的必争之地。 目前,国内药企开发基层医药市场的行动已渐成气候,竞争日益激烈;而外企的产品基本上还能维持原先的利益链条,继续占领医院的市场份额。据分析,外资药企有可能借国内药企“附加值”下降之机,乘机扩大医院市场份额,国内药企的医院市场份额有可能进一步丢失。如果卫生部门不及时出台鼓励质优价廉仿制药使用的相关政策,国内药企将逐渐淡出医院市场。 产业并购重组趋活跃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系列医药行业调控政策的出台,该行业的兼并重组活动正趋于活跃。 根据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公司的统计,尽管有春节长假的因素在内,2005年第一季度医药行业并购依然火爆。第一季度医药行业发生并购事件19起,比去年同期增加46%,并购金额高达20.14亿元,超过了上年前三季度并购金额的总和。 陈晓松认为,产品降价是兼并重组更加活跃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我国原创药品非常少,利润空间狭小。而提升研发能力所要求的物质、资金、人力等条件都是较高的,需要引进有实力的资本。当企业陷入困境,就迫切需求引进战略投资者,同时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基于以上判断,相关医药政策将继续引导国内医药界的兼并重组,产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主任李磊承认,医药产业是国内惟一靠单品种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的产业,这也是医药行业吸引业外资本的持久动力。 而陈晓松认为,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将会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当国内企业对于原研药和高价格的冲动不断增长时,服务于医药产业的机会就会增加,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或将研发业务外包给专业的CRO(研发外包)公司都是可行的选择。 新闻背景 本次进入发改委降价名单的品种共22个,全部为医保目录品种,其中包括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16个高端抗生素品种,这16个品种中又有11个已经历过几轮降价。名单中另外6个品种均为最新进入医保目录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