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争议多中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15:4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北京报道 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北京还在扩张。有人把这种发展趋势形象地比喻为“摊大饼”。 5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八届科博会“北京城市多中心发展”论坛上,北京城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聪敏同时指出,“多中心”布局已经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摊大饼”转向“多中心” 建国后,北京市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中已经基本规划出了一环、二环、三环和四环,道路则是环线和放射线结合。这便形成了现在市区呈同心圆式发展的“大饼”格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北京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弊端日渐显现。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杨慎将此归纳为:城市布局不合理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大气污染严重,沙尘暴频频出现;规划的先天不足导致北京交通堵塞严重程度全国第一、世界前茅,形象地讲,“在北京的平均车速仅为每小时30公里。” 今年年初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北京市的空间布局做了调整,顺势提出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间格局,为北京城市空间的布局和发展描绘出了新的蓝图。 陈淮对此评价说,“北京发展多中心城市,应该说是对我们前二十年,特别过去十年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经验的认真总结,也为北京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多中心”下的地产机会 “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的提出,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利益空间。 京城房地产开发商有意无意中开始了契合这种趋势的市场行为。 中弘集团总裁王永红提出了“非中心”概念,该观点与“多中心”的提法如出一辙。他认为,通过明确划分中心城各个功能板块,向周边有机疏散中心城的职能和人口,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能够形成既独立又有分工的多元互动的城镇发展体系,即“非中心”模式。 位于《规划》重点建设的城市十大边缘集团——定福庄板块的“非中心-中弘国际商务花园”,就是王永红“非中心”理论之下的实践产物。 他介绍说,按照规划,中弘国际商务花园将成为定福庄板块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商务商业服务窗口,在纾解中心城资源、交通压力,吸纳就业,与区域住宅物业形成互融等方面起到重大的作用。 颇有意味的是,“非中心-中弘国际商务花园”作为一个房地产项目,继2004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建设项目后,近日已被批准成为“北京市2005年重点建设项目”。业内人士分析,该项目能获得如此肯定,主要是由于其位于东部产业轴和东部产业带的交汇点“定福庄”区域,恰好契合了北京市“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规划。 北京城市功能分布的现状,以及“多中心”城市规划对北京未来城市格局的影响,都预示着北京会形成多中心网络式的布局。对北京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这样的网络状多中心格局,是寻求利益空间的一个利好。有专家分析说,这些未来的“中心”、“次中心”地块,以及这些地块上的项目,都蕴涵着巨大的增值空间。 “多中心”的完善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多中心”意味着发展新城,而这种新城必须是一个居住、工作功能齐备的体系。对北京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庞大的工程。 吕斌提醒说,北京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城市,这个“心”不能摊得太大,它一定要存在一个核心区,相应地也一定要有缓冲区。同时这个“心”又绝对不能是孤立的“心”,它还需要与外部有便捷、通达的交通手段及设施。 而对于建设并完善多中心的规划和布局,陈淮也有其系统的可操作理论。他指出,城市“多中心”的发展要结合各方因素综合考虑。 在北京,许多新城区的建设都是和新的工业园区和新兴产业发展密切联系的,如:最近第十个五年计划显示,对制造业的重视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多中心”的发展,首先就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工业产业的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相结合。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多中心”布局要和体制改革相结合。一方面用建新城、发展“多中心”的办法来调整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组,另一方面,要摆脱旧体制下资源占有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另外,“多中心”还要通过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城市功能分区,实现城市的政务区、商贸流通区、商业中心与旅游区、工业园区、绿化区、居民居住小区等合理的功能分区。 更加重要的是,多中心城市群要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地下管网的改造相结合。陈淮举例说明,2002年投入使用的北京首都机场第二号航站楼,是为2008年奥运会准备的,但是仅仅到2003年就饱和了;上海浦东机场是为2010年世博会准备的,到2004年也已经饱和了。 陈淮提醒说,北京“多中心”的规划应当从一开始就做好远景规划,留有余地,至少要保持15年-20年的预见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