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
2005年5月28日,中国视像行业骨干企业高峰会在北京举行,借此机会,九大本土彩电企业海尔、TCL、上广电、海信、长虹、康佳、创维、厦华、熊猫难得地坐到一起,就中国彩电行业的未来发展达成七项共识,以建立良性的竞争合作关系;并且宣布,将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组织下成立四个专业工作委员会,以推动企业间合作的顺利进行。
李东生将这些挑战总结为四个方面:缺乏核心技能与知识产权;资本规模比较小;全球化经营能力比较弱;国内彩电流通领域恶性竞争。本土彩电企业有意愿联合起来,共同迎接挑战,这是此次九家企业顺利达成共识、订立“盟约”并建立“同盟”的原因。
七项共识围绕这些挑战展开,主题是产业升级(制定技术标准和利用知识产权)、开拓海外市场、规范国内市场(厂家与厂家、厂家与商家的关系)。四个专业工作委员会将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对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国际市场以及国内市场进行协调。
五年之前,家电企业也建立过一个“同盟”,限定了彩电最低价格。但“盟约”很快失效,结盟企业纷纷加入到价格战中,“价格联盟”自然解体。
彩电企业的这次结盟,会不会落得和“价格同盟”同样的结果?这两次最大的差异在于:上次是划定底线,限定最低价格以确保企业的利润率,但底线是客观存在,不是几家企业商讨确定;这次是争取向上生长的空间,产业升级、开拓海外市场和规范国内市场将为彩电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而这次是试图共同开创未来,“同盟”的目标与彩电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是一致的。
这些差异说明,彩电企业在先后经历了衰落和复兴之后,能力大大加强,目标也更加远大。但这次结盟真的能够解决本土彩电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它们走上未来之路吗?
在本土彩电企业面临的四大挑战中,资本规模比较小是核心问题。因为市场集中度不高、资本规模比较小,它们不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导致核心技能缺乏;它们不能在海外市场进行深入的营销活动,只能主要依靠国外厂商,使用贴牌等初级方式;同样,它们对国内市场也无力进行深度营销,而集中度不高又使它们在与国美、苏宁等商家谈判时不能获得优势地位,使得竞争仍然以价格为主要手段。
实质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市场集中度、扩大资本规模。
结盟可以在某些方面解决单个企业规模不够大所带来的问题。比如购买国外知识产权专利,单个企业难以拿到优惠的价格;但如果几个企业联合在一起,谈判地位将会大大提升。如果结盟企业能够共同进行研发,更是意义重大,可以成倍增加研发经费。
但结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它不能时时处处地将多数企业结合在一起,比如,共同研发就很难做到。因此,彩电企业走上未来之路,最终还是要靠自身资本规模的扩大,结盟只是成长道路上的权宜之计。而单个企业扩张规模的努力是使联盟解散的因素,因为这将使企业之间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七项共识中有共享海外市场信息的内容,在所有本土企业海外营销能力都比较弱的情况下,这一条可能被它们遵守,但当它们在海外市场展开直接竞争时,“盟约”就会被弃之不顾。因此,彩电企业联盟可能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一些效用,但逃脱不了解散的命运。残酷竞争—优胜劣汰—兼并集中—少数几个企业做大规模,仍然将是彩电业今后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