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贝塔斯曼中国再换帅的前因后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14:2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师 琰

  北京报道

  贝塔斯曼挥舞手中的图书批发牌照时,几乎没有谁注意到这个媒体巨人的中国统领已经再度换人。

  新的中国业务领导者和睦(Holm Keller)的职位是贝塔斯曼亚洲企业发展总裁,这与两位前任有所不同。

  “我们正在制定新的中国战略,当然战略目标还是瞄准增长。”5月24日,和睦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不过,他为这个“增长”特别加注了两个定语——“有意义的”、“盈利性的”。显然,德国总部期望这位新帅能将已开展十年的中国业务带上“真正盈利”的坦途。

  而前中国区总裁文德华(Christian Unger)已于去年底离任,至今该职位一直空缺,并且将在以后相当长时间里继续空缺。

  战略调整:盈利性增长

  现在,贝塔斯曼在中国的业务被重新分成了新老两大块,和睦负责新业务发展模式,主要指书报刊零售和批发,具体业务包括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贝塔斯曼(上海)咨询公司,与战略伙伴榕树下的合作关系,以及财务、人事等整个中国区的行政事务。除此之外,和睦还负责贝塔斯曼直接集团在韩国的业务。

  另外两项在中国已发展很长时间的业务——书友会和BOL(贝塔斯曼在线)——由去年9月上任的书友会总经理爱博恒负责。其它贝塔斯曼下属但非直接集团管辖的在华业务,则不在和睦的职权范围之内。

  和睦实际上在今年1月就已上任,但贝塔斯曼并未对外公布这一消息。两年前,前一任中国区负责人交接时,可不是这么低调处理的。

  2003年6月,贝塔斯曼的第一位中国区总裁艾科 Ekkehard Rathgeber 和他的接任者文德华分别发出了“致媒体的一封信”。 艾科出人意料地宣布离职,这位精通汉语的“中国通”总裁在为贝塔斯曼建立中国业务征战8年后声称将开创个人事业,颇有激流勇退之意。离职前的一年,艾科已擢升贝塔斯曼直接集团亚洲区总裁,并成为直接集团董事会成员,负责直接集团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的业务,可谓贝塔斯曼亚洲“一把手”。

  在此之前,继任者文德华已自2002年1月起担任中国区贝塔斯曼书友会和BOL的首席执行官。调回总部后,文德华的新职位目前尚未确定。

  和睦则是在2002年加入贝塔斯曼,此前在麦肯锡工作过七八年时间。这位精干且和气的新总裁在贝塔斯曼的经历虽然远不如他的两位中国前任长,但级别更高——他还是贝塔斯曼直接集团的高级副总裁。

  在和睦看来,他的当务之急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重新审视已有的业务模式,并将其转换成“在真正能够盈利的状态下”发展。但他并不承认这意味着将在中国进行业务结构调整,表示没必要进行大规模重组。

  “中国市场增长很好,教育程度非常好,”和睦择言谨慎地说,“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加强整个贝塔斯曼集团总部对中国的承诺,也能够保障贝塔斯曼在中国的持续性发展。”

  谈到在线业务,和睦称:“重新看网络这块,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其实更多是对贝塔斯曼其它两个渠道有益的补充。”

  一切也显示,这家德国媒体集团正回归传统业务。

  在美国,5月中,贝塔斯曼以约4亿美元收购了大型会员制DVD和唱片销售商Columbia House。同时,正有意以5000万欧元洽购在全法拥有32家店面的法国最大独立连锁书店Privat。

  “现在我们还是强调多渠道的发展,除了传统的零售、邮购目录直销以及网上销售,还寻找一些有创新意义的直接面对客户的业务。”和睦说。

  牌照新路径:合资辽宁出版集团

  借助与辽宁出版集团合资的辽宁贝塔斯曼图书发行有限公司,贝塔斯曼在进入中国第十年,拿到了另一张宝贵的国内出版物批发经营牌照。

  这一步对贝塔斯曼至关重要。

  辽宁教育出版社副总编柳青松是这家新合资公司的董事长,也是辽宁出版集团去年组建的一个发行公司——辽宁典雅文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辽宁典雅的经营范围包括:国内版图书、报刊销售,电子出版物销售,图书版权代理,图文设计,出版发行技术开发等。与贝塔斯曼的合资,正是通过这个发行公司运作。

  而贝塔斯曼方面派出了合资公司的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其中,总经理潘燕已在贝塔斯曼工作10年,堪称贝塔斯曼内部的本土资深经理人。

  值得关注的是潘燕此前的职位,她同时担任着贝塔斯曼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和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的总经理,这两家公司,前者是专为贝塔斯曼寻找合作机缘,向那些“正在努力寻求优秀的内容资源、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国内出版社提供咨询服务,后者则致力于与国内出版社合作出版,被认为是贝塔斯曼在中国的产品竞争力所在。此番与辽宁方面的合作,也是透过贝塔斯曼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进行。

  在合资项目启动之前,双方已在引进版权、书友会采购等领域合作了5年。如在出版《国家地理》系列丛书的合作中,为避免与政策冲突,由贝塔斯曼购得中文简体版权,辽宁教育出版社负责引进并印刷出版,市场推销和宣传由双方共同承担,市场收益五五开。

  现在,有了利益捆绑的共同体,对贝塔斯曼而言,即便仍然得不到出版权,透过这家合资公司,贝塔斯曼在全球的庞大版权资源就有了可靠的输入途径。

  这一点,在合资公司推出的第一辑春夏特别目录上便可见端倪,刚成立的公司已有34本图书发行计划在列,其中80%图书已出版。

  双方均表示,合资公司将致力于创造新的出版物发行模式,为图书上游和下游市场提供“营销加分销的增值服务”。而潘燕对这种运作模式给出的进一步解释是:公司不以单纯追求品种规模为目标,而是全力追求单品发行数量在市场居于领先地位。

  贝塔斯曼显然对现在争取到的一切相当满意。在5月24日宣布合资公司成立时,和睦就强调了一番贝塔斯曼的“本地战略”。其指导原则即:任何业务都没有,也不适于自己执行,而是应该与本地的行业领导者建立合作。“在合作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和睦说,“辽宁出版集团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在整个报批的过程中证明了他们是多么棒!”

  双方的谈判在2004年展开,合资公司2004年10月便第一个获得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5年4月再次第一个获商务部批准,2005年5月8日,在辽宁沈阳完成所有工商登记手续。

  能够迅速完成这些操作,与辽宁出版集团的特殊背景显然分不开。辽宁出版集团是国内出版业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也是出版业上市首选单位。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俞晓群指出,合作有利于迅速提高辽宁出版集团在国际市场的适应度,他亦承认与贝塔斯曼的合作关系,对辽宁出版集团筹备海外上市的形象会有所助益。

  “我们要尽快向海外发展出版业务,贝塔斯曼不但可以提供好的建议,在美国和加拿大,双方还在探讨进一步的商业合作项目,短时间内就会有成效。”俞晓群说。

  而和睦也坚信贝塔斯曼不需要再成立更多合资公司,“那只会导致更多竞争,让问题更复杂。”他说。在这家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合资公司里,中方仍占51%的控股地位。对于会否在2006年底政策允许外资控股后增持股份,和睦不置可否,仅称对目前的持股比例“很满意”。

  对于此前在北京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的投资,和睦的评价也是“很满意”。 2003年底,贝塔斯曼以买下21世纪锦绣增资扩股后40%股份为代价,在外企中首家夺得书报刊零售全国连锁牌照。和睦透露,21世纪锦绣已在经营39个“会员中心”书店,年内会陆续再开20至30个书店。

  不过,按照前中国区总裁文德华的原计划,是要在2004年年底前至少新开50家书店,并于2005年再开50家新店,以实现在未来两到三年里,在中国一、二级城市拥有至少200家书店。很显然,当初的计划并未实现。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