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绍兴启示录:块状经济身陷围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14: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左志坚

  编者按

  面对欧美的反倾销、特保等一系列贸易摩擦,中国纺织业界多数将矛头指向了外部,事实上,对于自身的反思也同样重要。

  WTO的重要精神源头在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国与国之间进行产业分工,进而通过平等贸易实现商品流通与产业互补。因此,贸易摩擦发生时,仅仅停留在贸易领域争辩、把责任完全推向外部是不够的,从理性的立场出发,面对高频率、大规模的全球性贸易壁垒时,对自身在生产制造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是必要的。

  从现实情况来考察,中国纺织产业确实存在诸多值得反思之处。在产业分布上,许多区域在政绩的促动下,由“产业集群”而形成大量中国特色的“块状经济”,企业在其中生则共生、亡则同亡,其弊端已经日益显现;而原材料生产(棉纺与化纤生产)、成品生产、流通贸易等产业链条上,中国纺织业所面临的是价格起伏剧烈的原材料生产流通,从事的是“高劳动含量、低附加值”成品加工,而进行的却是目的地过度集中、产品结构严重失衡的国际贸易。

  这样的情况,自然导致了中国纺织业整体性的发展弊病。盲目的、投机的产业投资导致产业分布的失衡和产业水平的低下;而低水平的产业又导致过度的外贸依赖;与此同时,由于产业水平不高,产生的环保、劳工权益等问题,也成为国际指责的话题。

  面对这样的现实,在利用外部的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平等对话、协调解决纠纷的同时,中国纺织业也应该将目光调向内部,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调整乃至自救,只有这样,一个高水平的、理性的中国纺织业才能获得更长远、更广阔的国际认同。

  从本期开始,针对这一话题,基于上述思考,本版面将推出系列报道,与有责任心的中国纺织业界人士共勉。

  (王玉德)

  浙江绍兴报道

  纺织企业长舒一口气。

  5月30日,财政部宣布取消81项纺织品出口关税,5月20日被上调关税的78项纺织品也避免了关税之累。

  10天之间,纺织企业经历了大悲。如今关税阴影虽已散去,却无喜可言。纺织业的冬天早已到来,产业调整已是共识。

  5月下旬,绍兴县政府组织了一个出国考察团。县委书记带头,30多家印染企业跟随。他们拜访了韩国、日本,希望在同行对接、人才引进、管理合作方面有所突破。

  促动他们海外取经的源起,并非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欧美特保。早在今年3月,绍兴县经贸局一份“情况汇报”已将绍兴纺织业的严峻局面和盘托出。

  今非昔比

  “《人民日报》、《中国日报》……这几天来的媒体太多了。”接待记者的该县外宣科人士叹道。

  媒体对绍兴普遍感兴趣,因为绍兴的纺织业已形成产业集群,即所谓“块状经济”。目前绍兴县销售额过百亿的块状经济就有三块:印染业,年销售额达452.70亿元;织造业,342.58亿元;纺丝业,176.5亿元。

  绍兴也是典型的纺织之城,目前该县70%-75%的工业经济总量来自纺织业。其中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等四个主要行业,创造的GDP占全县的40%。到2004年底,这片面积仅11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竖立着各类纺织企业4517家。

  绍兴县的纺织品无疑也具极强的国际竞争力。2004年该县纺织品自营出口达30亿美元,占全国同类纺织品出口量的20%;规模以上纺织品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15%;纺织品外销率48%,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都有1500多外商在中国轻纺城追逐商机。

  这其中,属于纺织业中间环节的印染业则是绍兴纺企的拿手好戏,仅这一个行业2004年就为绍兴县带来225亿元的销售收入,占全县工业销售收入的20%。

  而绍兴的块状经济发展到今日,其发展轨迹与很多浙江其他乡镇不无相似。1980年代初期,化纤原料取消国家计划限制,绍兴县乡镇企业抓住这一机遇,完成第一次飞跃。1988年10月,柯桥成立轻纺市场,围绕这一市场,一个庞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开始逐渐成形。1992年,绍兴县率先开展乡镇企业改革,1998年又掀起了股份制改革的浪潮。目前,绍兴县87%的工业销售来自民企,另13%出自三资企业。

  但是进入2005年之后,在纺织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绍兴这个纺织城面临的问题却是,工业利润、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主要经济指标下滑。

  到2005年2月底,绍兴县有印染企业181家,印染行业加工能力为132亿米;但是,其中已有64家亏损,占印染企业的35.36%,亏损金额1.52亿元。同样令他们难堪的是可怜的利润。225亿的印染业销售收入,换来的只有2.43亿利润。

  此前浙江省民革委员会的调研则显示,整个绍兴市纯化纤的织造企业出现100%亏损。记者5月31日在县政府偶遇当地龙头企业老总,他告诉记者,纺丝业亏损也很严重。

  对于仍然活着的企业,资金链过紧乃是普遍难题。绍兴县政府5月初的一份报告表明,目前该县纺织业负债率高达64.9%。而其利润依旧难堪,2005年一季度,占全县经济总量75%的纺织业,只贡献了50%的工业利润。

  而现如今直接面对的贸易壁垒更是火上浇油。学者看重,政府倚重的块状经济怎么了﹖

  “块状经济”之弊

  块状经济(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早在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进行分析时,以草根经济著称的浙江和广东,这类经济模式就已广泛成型。经过15年的现实演绎,绍兴纺织业集群的确具备非常强劲的竞争优势,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折戟沉沙。

  当地排名前列一纺织企业老总王学新(化名)回忆说,1988年轻纺市场的出现催生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信息很充分,物流成本也降下来了。

  在这个信息密集的交易市场中,反正只要去市场很容易就能拿到定单,然后回去交代厂里去做,赚钱很容易。

  此时所谓的产业集群也算是出现了,绍兴最具代表的就是印染、化纤、织造、服装、贸易这五大产业。但是这时候的五大产业内,中小企业密布,而且往往是家族企业,比较封闭,“产业集群内部分工不细”。

  比如五大产业,几个环节之间配套就不行。一个企业再小,他也想尽可能涉足多个环节,否则总感觉是钱让别人赚走了。行业里面也比较避讳相互合作,“几年前我把我们公司订单给绍兴三纺做的时候,当时都不敢说自己是哪个公司的老板”。

  当然,行业之间的配合目前有所好转。但是这五大产业之间的内耗没有改变。“比如印染业,大家原料、能源都在涨价,结果产品价格不仅不上升,还要继续降价,现在就把自己都做死了。”

  同样,由于家族企业林立,行业整合也艰难。“你让他给你代工,人家觉得自己也是老板,为什么要给你打工;并购更加不可能,因为一个企业里10个管理层可能有一半是自己亲戚,被你收购了,这些家族成员的饭碗怎么办?”

  王学新对现时产业集群内部无法建立分工机制徒唤奈何,他觉得没有办法改变现状。而目前,由于缺乏分工,导致专业化程度太低,技术升级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

  事实上,绍兴县经贸局局长葛梅荣和王学新提到共同的一点,“绍兴市的大企业和小企业竞争力没有差别”,大企业是简单的重复,只不过是机器多一点,小企业可能因为比较灵活,反而竞争力强。

  政府和企业都说绍兴纺织产品差别率很低,事实上,整个浙江纺织业差别率也才20%。提起绍兴乃至浙江的民企,“粗放”仍是许多人对这类块状经济的第一印象。

  当纺织品贸易壁垒蜂拥而至,在国内叱咤风云的这类块状经济,弊端显露无遗。

  身陷围城

  当记者于5月底来到这座纺织之城时,绍兴纺织业内人士口耳相传的是绍兴县第三纺织厂的倒下。这座被当地纺企视作“绍兴县纺织业一面旗帜”的工厂,早在3月24日,就因为拖欠区区72万电费,被电力部门断电,次日宣告破产。

  绍兴三纺的主业是印染和织造,当地多位人士介绍,三纺之死原因之一是其产能扩张太猛,后因资金链断裂而亡。“他们就是看到一个产品有钱赚,立即猛上生产线,没有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

  63岁的戴仲明离开了纺织业的大舞台,他的后辈们前路依旧蹒跚,因为绍兴县印染企业产能还是过剩,而宏观调控与贸易壁垒的阴影依然密布。

  2004年初,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即不期而至。这次调控的具体影响,“情况汇报”中有详细调查。

  煤价,以当时的350元/吨上升到现在的680元/吨,导致染厂蒸汽成本上涨,吃掉染色布利润每米0.3元。电力紧张,用柴油发电提高生产成本每米0.2元。还有运费的上涨和因停电影响生产,造成产品质量损失等因素,每米增加成本0.05元。财务、管理费用的支出增加和各种规费支出增多,增加每米成本0.05元。累计染布每米成本增加0.6元。

  而在国外,一方面由于原油价格高位运行,PTA原料价格猛涨。国际市场针对绍兴县纺织品的反倾销,业已提高了出口门槛。不用等5月份欧美特保大棒挥来,绍兴纺企已是哀鸣一片。

  王学新说道:“如果不是这两年电力紧张,产能扩张还要厉害,可能产能过剩的问题去年就会暴露出来。”

  同样,浙江温州的鞋业、打火机、低压电器,永康的小五金,义乌的小商品,嵊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等,都是可以拿到全球炫耀一番的产业集群。他们的成长轨迹与绍兴纺企不无雷同,而面对今日之困境同样无处可逃。

  身处宏观调控和贸易壁垒的围城之中,王学新淡然道:“你可以理解成是纺织业为整个中国制造业在交学费。”

  绍兴市委机关报《绍兴日报》在头版写道:“今天绍兴县遇到的问题,既是‘浙江模式’遭遇的问题’,或许也是明天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政府出手调控

  反思过去,绍兴县县长冯建荣在《绍兴日报》上说:“造成今天企业发展粗放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的缺位和越位造成的。”

  绍兴县经贸局局长葛梅荣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坦承:“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至2003年,我们可能会压缩纺织业投资规模,政府要有前瞻性。”

  同样,葛梅荣也觉得,以前对企业过于宠爱。环保、税收政策相对宽松,企业有点“娇气”。

  主要经济指标下滑,政府不得不出手。政府已经开始关闭一些城区一些印染企业。在积极鼓励城区内的印染企业淘汰时,经贸局建议厂房拆除后盘活的土地改成商业用地,适当征收土地出让费后,可以进行房地产开发。

  压缩投资现在成为亡羊补牢之举。绍兴县对于传统落后的产业和企业,一律不再提供资源要素支持,今年政府就下令收回了4块闲置土地。

  政府还实行倒逼机制,环保、税收和职工福利待遇没交足的,政府将规范管理。而上述种种不规范现象,也的确是国内纺织业令人腹诽之处。

  葛梅荣还表示,目前绍兴县纺织业规模已经触到天花板了,因此开始提高非纺产业投资比例。

  比如政府宣传的,全国首套60万吨PTA装置在绍兴投产,此举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

  事实上,这种投资方向的变化可谓是个大转折。今年第一季度,绍兴的工业投入中,非纺业占到70.1%,同比上升了33.8%。这是纺织之城多年未有之变。

  技术补贴政策、扶持大企业的政策,这些年年喊的口号今年明显更加响亮。绍兴的宣传机构开始大举宣传,“绍兴县打响结构升级攻坚战”,全力推进结构升级攻坚年”。

  尽管如此,王学新还是有点担心:“如果你看到面前有一只老鼠,你可以把它捉住;如果是一万只蚂蚁,你只能看它排着队在你面前走过。”葛梅荣也笑言,可能还是有中小企业会“不到黄河心不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