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地产热钱现状:小资金急出手大资金或将热钱捂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03:2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翟宇 发自上海

  5月前,基强联行每周接待三五个基金经理,每个月平均二三十个海外基金经理到上海寻找房地产投资机会,而现在一些海外基金目前处于“不签合同、不作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况下,为基金代理提供服务的基强联行副总裁陈咏东对外的口风也变紧

  此时的邓先生,还在与他的儿子进行“紧急磋商”,到底是把手里的房子卖掉,还是继续留着等待未知的人民币升值?讨论的最后结果是,先抛出两套,试探一下市场。

  荷兰国际房地产亚洲区总裁RobertToLi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不管是从短期还是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把中国视作亚洲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并且荷兰国际房地产在中国的业务也在不断地扩展中。

  邓先生等不及了

  最近几天,邓先生有点焦躁不安。一个星期前,他把手上的两套豪宅挂牌出售,可到目前为止,“中介告诉我,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这两套豪宅位于陆家嘴某滨江楼盘,除此之外,邓先生在陆家嘴和新天地附近还拥有四套高档住宅,其中两套已经出租,另外两套也是希望转手获利的。但他没想到现在出手这么难。

  邓先生是典型的香港人,退休后在上海已定居三年有余,那两套住宅出租的租金一直是他这几年稳定的收入来源。最初,邓先生看重的是上海房产的升值潜力,他认为“上海的房价迟早都会与香港特区、纽约看齐”,所以,“购入上海的房产并出租是资产保值增值最好的途径”。

  不过,他的购房“理念”自2003年底开始发生转变。邓先生的儿子在美国自己经营着一个购物网站,收入不错。当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开始时,他的儿子也“敏锐”地接受了这一信息,并将它迅速地传递给邓先生。

  2003年底,邓先生的儿子及其朋友筹集了一笔钱,辗转通过邓先生在香港特区的账户再汇入上海的账户,“而且是分好几次汇进来的”。此后,邓先生开始在上海买入高档住宅,坐等房价上扬。

  像邓先生这样的购房形式,是海外游资最常用的一种模式。据经常接待海外购房团的经纪人刘群(化名)介绍,这些海外资金通常是3~5人组成一个小群体,在海外募集资金后进入内地炒房。如果在内地有亲戚或熟悉的朋友,就交由他们代劳;或者通过中介代理的方式操作。

  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Green)认为,这部分海外资金主要以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资金为主,也有部分美籍华人的资金。

  央行5月25日公布了《2004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1~11月,海外资金通过多种途径流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总量超过2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3.5%。其中,用于房地产开发的约150亿元;用于购房的约70亿元。

  邓先生表示,在上海楼市最热时——也就是去年底——香港的很多老朋友都曾经找他咨询过上海和北京的楼市情况,也有人表示愿意出资让他代为购买的,被他以精力有限为由拒绝了。

  近两周,海外资金突然间没有了任何消息。“说不清楚,谁知道他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刘群也觉得很奇怪。

  作为中国地产的风向标,上海地产市场是海外游资涌动的地方。在“5·11”七部委文件出台和“5·18”升值预期破灭之后,这些海外游资不知道短期内该如何讲下面的故事。

  此时的邓先生,还在与他的儿子进行“紧急磋商”,到底是把手里的房子卖掉,还是继续留着等待未知的人民币升值?讨论的最后结果是,先抛出两套,试探一下市场。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机构的脸色

  与上述散户游资相较,从去年开始,海外机构资金就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上演一场场收购大戏,可最近也突然没了声息。

  一直对房地产市场有颇多积极言论的基强联行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基强联行”)副总裁陈咏东日前却对记者表示,基强联行“现在没有观点”。

  作为一家提供房地产投融资服务的公司,基强联行的业务很“纯粹”——为海外基金与内地房地产开发商牵线搭桥。“每周接待三五个基金经理,每个月平均二三十个海外基金经理到上海寻找房地产投资机会”,一度是基强联行借以炫耀的“资本”。此番态度转变,令人意外。

  就在两个月前,基强联行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单价在2000美元以上、约占上海6%的楼盘中,海外投资者占到总数的50%以上。

  可现在,基强联行的一些海外机构客户纷纷向陈咏东表达了他们的忧虑。陈咏东表示,一些海外基金目前处于“不签合同、不作决定”的状态,对于一些正在操作的项目,可能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基强联行曾在年初大胆预计,在2005年及未来两三年内,进入内地的海外基金将有更大的增幅,增加至10亿到20亿美元,达到去年投资额的5倍。

  确实,在过去的三四个月中,关于海外基金收购上海、北京商业物业的消息不断传出,几乎是与不断传来的人民币升值的猜测同步而行。

  根据基强联行对海外资金在内地房地产市场进行大宗交易的调查,从2004年9月到2005年4月,海外基金在上海和北京两地的投资达到100亿元人民币,而且都是投资在非住宅物业。现在陈咏东却表示,未来的市场相对会比较宁静。

  美国特罗斯房地产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美国特罗斯”)总经理王谦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海外基金之所以投资商业物业,并非他们对外宣称的那样,仅仅是看好这些物业的长期收益。”

  一个多月前,海外基金的举动已经有一些征兆。4月22日,荷兰ING国际房地产集团就把其在松江复地香堤苑拥有的30%权益,以3080.5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持有该公司60%权益的远景房地产。专业人士分析,这次股权出售,荷兰ING将净赚1814.11万元,近1年的回报率高达140%。

  4月19日,摩根大通按每股平均价2.09港元,减持上海复地270万股,涉及金额约564万港元,持股量由9.28%降至8.97%。这些举动都被认为是海外基金紧急套现的表现。

  海外大资金的冷热观

  当然,紧急套现也只是个别现象,至少现在还没有迹象表明,海外资金正在大量退出的迹象。美国特罗斯总经理王谦仍然按原定计划在挑选合适的项目。“我们最看重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回报率,而且我们开发一个项目,至少也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完成,人民币是否升值并非我们关注的重点。”

  荷兰国际房地产亚洲区总裁RobertToLi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不管是从短期还是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把中国视作亚洲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并且荷兰国际房地产在中国的业务也在不断地扩展中。”

  其实,现在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哪些海外资金是短期套利的,哪些资金是长期投资的。“因为所谓短期和长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认为,“正因为如此,希望准确判断这些海外资金是否热钱是不现实的。”

  这也是为什么陈咏东现在断然否认内地房地产市场有热钱的说法。他认为,热钱具有快进快出的特点,而一套房子的买卖过程,至少要经过半年才能结束。如果是机构基金出售整幢物业,那交易过程将更加漫长。“像这样的交易速度,他们怎么可能是热钱?”

  然而,邓先生一点都不关心所谓热钱的争论,除了房子该何时出手的问题外,他还得考虑另一个在他看来更严重的问题——“我们最担心的是人民币升值后,我们要撤出房地产市场时,政府限制外资流出。”

  据邓先生介绍,两年前,他可以办理美元贷款,之后将美元抵押贷出人民币投资房地产。但现在,这个业务已经不能做了。“尽管各家银行并没有接到书面通知,但外管局实际已经不再审批这项业务。”

  邓先生表示,内地现在还是外汇管制国家。政府随时可能对外汇市场进行行政干预。市场上也传言,如果政府宣布人民币升值,为防止对市场造成冲击,他们有可能采取的措施限制资金流出。

  而机构基金目前对此问题一概三缄其口。荷兰国际房地产以问题过于敏感,拒绝正面作答。第一中国房地产发展集团首席财务官姚蔚表示,问题很敏感,需要仔细考虑该如何回答。到截稿时,记者仍未得到她的答复。

  陈咏东表示,不少海外基金都希望可以尽快恢复他们原来的投资计划。

  已经有消息称,摩根士丹利将以32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南京西路上的明天广场。明天广场的内部员工表示,对此毫不知情。

  在这一轮海外资金投资中国房地产的热潮中,摩根士丹利一直是以神秘、出手快而闻名的,如果这项交易属实,这至少预示着,海外资金对人民币升值仍抱有希望。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地产热钱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