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印度对华1.8亿美元丝织品设限 中方紧急应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02:3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费常泰

  杭州报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

  5月25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召集各省外贸部门负责人聚会杭州,就印度对我国绸缎反倾销问题开展讨论,与40多家丝绸企业和10余家律师事务所共商应诉对策。

  5月18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发布公告称,将对我出口的20克/米-100克/米绸缎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共有102家企业涉案,预计涉案金额高达1.81亿美元。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王宇对本报记者说,这次反倾销涵盖了中国向印度出口绸缎的所有品种,不但会影响到中国丝绸行业,还会波及到上游1000多万桑农的利益。该案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受到来自亚非国家最大的反倾销案件。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出口三处处长程永如表示,我方企业只要准备充分胜诉可能性是很大的。而如果我方消极应诉,一旦对方通过反倾销调查对我征收高额关税,我国企业很可能将失去印度这个第一大绸缎出口市场。

  紧急应对

  “印度的做法毫无道理,我们都赞成应诉到底。”杭州市服装协会会长、浙江喜得宝集团董事长赵之毅说,与会企业均表示无论花多少代价、用多少时间,都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即使上诉至运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由于报名应诉期限相当紧迫(从5月18日到6月20日),目前浙江等地众多涉案企业已相继聘请律师,着手准备调查问卷和抗辩意见。

  全国绸缎出口协调委员会主任单位、浙江凯喜雅公司副总经理吕幸指出,本次立案调查的时间段为2003年4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正是配额制下对印出口产品价格最低的时期。随后的8个多月以来,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国际需求向上波动,我方出口印度的价格持续上扬。2004年1-12月,涉案产品平均单价为1.71美元/米,比2003年平均单价上升了22.42%,预计今年的价格还会更高。

  吕幸说,目前春茧即将大量上市,生丝原料价已在大幅上涨,若印度对我绸缎反倾销成立,下半年国内生产企业的利润将大幅缩水。

  “我们的价格完全是按生产成本核算的。印度原材料生产成本较高,所以印度的市场价格较高。”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勇力说,受制造技术和蚕茧等原材料质量的影响,印度绸缎产品的制成率也较低。例如,中国的蚕茧缫丝比率为6:1,而印度则为10:1;中国生产1公斤丝约需15美元,而印度却需25美元左右。

  印度是中国丝绸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去年输印产品占总出口量的40%强。由于印度妇女穿着纱丽的民族习惯,导致本国的丝绸产量并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印度印染企业每年要向中国进口大量绸缎面料(坯绸)。

  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显示,调查期内我国对印度出口总额为18142万美元。而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凯喜雅涉案产品占印度全部进口量的40%左右,一旦立案必将损失惨重。因此,凯喜雅表示将坚决抗争到底。

  然而迫于资金、人力等限制,一些中小企业应诉态度有些犹豫。

  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的曹星律师就此表示,如果放弃应诉,未来印度开征20%的反倾销税,就可能导致我丝绸产品完全退出印度市场。同时,还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效应,将使国内整个丝绸产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印度阳谋

  其实,印度对我丝绸反倾销蓄谋已久。

  2003年1月起,印度对我2A及2A以下的生丝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继而正式裁定反倾销,并对3A级以上生丝增加复检措施。如今,中国2A等级以下的生丝已经退出了印度市场。

  2004年11月,印度绸缎商联合会提出对我绸缎反倾销调查申请。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中国出口商曾应印度进口商的需求虚开低价发票,帮助对方欺瞒印度海关以逃避高额关税,导致绸缎出口价格过低的假象,并直接引发了这次反倾销诉讼。

  然而,印度此举另有深意。

  据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网站转述印度《金融快报》5月16日报道,“对中国设限,为印度纺织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印度纺织业目标是在全球市场份额占8%-10%,成为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

  印度纺织部计划,截至2010年,纺织品出口总额增长逾3倍,至500亿美元。在2004-2005财年,印度的丝绸出口收入有望达到265亿卢比,超过预期目标。去年,印度丝绸实际出口收入达到277.919亿卢比。

  而印度媒体分析,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印度仍然面临中国、孟加拉等国的竞争。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纺织部长表示不愿看到中国直接投资进入纺织领域,他认为这样将会影响到该行业的政策决策。

  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进入纺织业,一方面,印度大力宣传沃尔玛将其纺织品采购从中国移到该国;另一方面,印度也制订政策鼓励外商投资纺织业。据了解,本次提起立案的主体方卡纳塔卡邦就在世界银行资助下实施了卡纳塔卡蚕业项目(KSP)。最近,印度政府投资7920万卢比兴建手工艺品纺织园和丝绸园,还将为卷纱部门提供500万卢比政府补贴。

  但是,印度丝绸市场依旧需要中国产品。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专家陈亦庆介绍,由于印度连年干旱,丝绸产量下降。而随着印度国内丝绸消费的增加,以及印度丝绸出口维持每年15%的增速,这些都将增加其对丝绸原料性产品的需求。

  2002年以来,中国对印出口的总丝量(含绸缎)一直保持着较大增幅。其中,2002年出口1.3吨,2003年约为1.6吨(同比增长18.11%),2004年出口约1.9吨(同比增长19.73%)。

  陈亦庆指出,目前印度从中国的进口约占其内外销用丝量的20%,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绸缎约占出口总量的30%以上。这既显示了中印双方相互的依赖性,也反映了各自的脆弱性,谁都不可能轻易放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丝织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