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国企业走出去策略:将舢板打造成大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2:50 第一财经日报

  科尔尼西班牙公司总裁谈温州鞋西班牙被烧事件

  本报记者 陈雪频 发自上海

  虽然中国的大企业正在不断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但是如今活跃在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最活跃的身影还是那些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像一块块小舢板,虽然运行起来非常灵活
,但却缺乏足以抗衡剧烈国际竞争的持久实力。

  去年9月,西班牙小镇埃尔切的一把大火刺痛了许多温州鞋商的心,随后的示威游行更是激起了国内媒体的广泛讨论,这样的悲剧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据科尔尼西班牙公司总裁ManualNo分析,一双不错的中国鞋,用轮船装运到西班牙后只卖5欧元,而西班牙生产的鞋最低价也要8欧元,这是这次悲剧的直接起因。

  这不过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时遇到的若干冲突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已,中国企业家也在反思,如何能够在进军国际市场的同时和当地的企业和居民和谐相处。

  颇具意味的是,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一些策略,同样适用于中国公司进军国际市场,只有成为当地社会的国际企业公民,才可能获得长期发展。

  冲突·合作

  上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大多采取了和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其中除了政策限制方面的原因之外,跨国公司借助本地合作伙伴熟悉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这一大优势也不能不考虑。

  在ManualNo看来,当中国企业进入某一个国际市场,最好的方式也是和当地企业合作,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避免未知因素带来的风险,而又更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快地融入当地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

  当中国企业大都还是以制造的成本优势展开竞争时,这种策略的现实意义是和当地企业合作,由中国公司负责设计和生产,而由当地企业负责渠道和品牌建设,因为后两项都不是中国企业在当地市场所擅长的。

  虽然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当地企业获利更多,但这是一个尽快进军国际市场的有效办法。而且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也往往能比自建品牌渠道带来的短期收益更大,只有当中国企业对当地市场逐渐熟悉起来,才考虑自建品牌。

  如果说当初在中国本地市场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合资意欲“以市场换技术”的话,那么在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和当地企业合作,也可以采取“以制造换市场”的策略。当合作代替了冲突,中国企业才能在当地建立起国际企业公民的形象。

  在这个制造利润日渐稀薄,而品牌和渠道对市场的控制力日渐强大的经济中,这也许不是一种最理想的选择,却是一种最现实的选择。当这种合作关系进入一个比较稳固的阶段,中国企业才有可能赢得品牌突围的有利时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中,除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之外,还必须努力处理好和当地经济的合作关系,以一个良好的国际企业公民形象融入到当地市场,才有可能获得长久的发展空间。

  舢板·大船

  虽然中国的大企业正在不断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但是如今活跃在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最活跃的身影还是那些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像一块块小舢板,虽然运行起来非常灵活,但却缺乏足以抗衡剧烈国际竞争的持久实力。

  ManualNo给出的建议是这些公司应该联合起来,建立国际化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将舢板打造成大船。许多西班牙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时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从而让自己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竞争能力。

  西班牙的知名通讯设备企业GrupoIndra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上世纪60年代,它的前身还是几个不知名的小公司,分别做一些天线、机身等设备,分布在供应链中的上下游环节,彼此缺乏整体协作,主要局限于国内市场。

  到了1991年,这些公司决定联合起来成立一家大型公司,整合整个供应链环节的各种资源,当时这家公司叫做GrupoInisel。到了1994年,这家公司决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改为现名,同时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开始了大幅投资。

  在进军国际市场时,他们还努力融合所在国当地的社会,不时赞助当地的公益和文化事业。这些举措都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ManualNo强调,无论是企业联合,强调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还是国际化策略方面这家企业都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中国企业从小舢板成长为大船的过程,也是中国企业成长的过程,还是中国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要路径。中国企业必须面临自身的竞争策略的调整,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成长为国际企业公民。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