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中国纺织品遭遇特保调查 > 正文
 

美国纺织品采购团追踪:不敢接单不愿下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9日 10:3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华 浙江报道

  连日来的种种“危机”,使得一场号称需求量高达上亿美元的采购会大受影响。

  5月23日至26日,本报连续追踪72家美国贸易商在浙江的组团采购活动,结果发现,由于对“内提税率、外临特保”等政策举措持审慎态度,买卖双方均不愿意轻举妄动。至少有
五家本土纺织服装企业向本报证实,这次采购活动最终没有产生意向性订单合同。

  而在大多数浙商看来,这场采购会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外贸形势的一次预演。在宁波鄞州区下应镇的一家中型服装出口企业,企业主面对记者苦笑不已“从‘特保’到6月1日加税执行,仅仅相隔10多天,我们真正不知该怎么应对。”

  据统计,今年1月-4月,浙江省累计出口纺织品和服装68.9亿美元,有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绩的企业为5488家,其中私营企业2789家,平均出口规模74.6万美元,出口主要以中低价纺织品服装为主。

  迈入6月份后,这些外向型纺织服装企业必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不敢接单

  5月25日下午,西蒙·格瑞芬一走进杭州汉龙威尔服装有限公司就被迷住了。在100平方米见方的面积内,杂乱摆放着形态各异的“LOFT”家具,以及服装、书籍、壁画和乐器。这个美国人的眼神放出了光彩。但是,西蒙并没有立即下订单。参观过后,西蒙只是许诺将派其香港分公司前来洽谈合作。

  当天,远在浙江嵊州的袁柏钢也没有收获。三位美国人来到位于嵊州城东工业区的达成凯悦纺织服装公司,其中一位是美国制衣协会会长Mike.Todaro,他也是一家最高年营业额达500万美元的贸易公司AAPNetwork的执行董事。达成公司外贸部经理袁柏钢说,三人详细询问了产品款式和质量标准,但没有谈及目前产品的销路及回款情况。

  也有一家绍兴企业与美商进行了深入接触。但是据了解,两名美商看中了其T恤衫样品,该公司报价1.5美元/件,美方坚持0.9美元,双方最终没有谈拢。该公司经理齐小姐(化名)向记者表示,在加征关税之前也曾出过0.9元的订单,现在接单则是净亏。

  齐小姐透露,以一件衣服订单价1美元计,成本为0.9美元,如果顺利获得17%的出口退税额度,总共可得0.27美元的利润。以往,生产企业之间为了争夺订单拼命压价,甚至将出口退税折合到成本里面,主动向外商开出保本价0.9美元。但是,6月1日起从量计征出口关税,每件衣服扣除1元-4元关税,0.9美元的订单价意味着亏损,所以绝对不能接受。

  “外商太精明了。”齐小姐说,在绍兴中国轻纺城有许多外商办事处,他们对各类产品的生产成本了如指掌,往往将报价压到只有几分钱利润。据介绍,目前绍兴已有25%纺织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其它多数企业则勉强薄利经营。

  不愿下单

  与此同时,欧美买家也不敢随意下单。

  由于美国方面已经明确了7种设限的纺织产品,这次采购活动中买卖双方都尽量避开这一敏感的“雷区”。采购商bengray向记者表示,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其采购基地,目前他们已经被迫放弃了一些采购项目,并开始调整全年的采购计划。

  “很多企业不敢做加工周期长的大订单,其实没必要那么担心。”随行的美国海关总署纺织部部长拉布德珍妮特女士说,即使限额闸门落下,政策规定还有3个月缓冲期。也就是说,这些订单只要在9月份前交付就不会受到影响。

  即使如此,买家也不愿意为此冒险。来自Eskimo Joe's Clothes公司总经理Laura.Demaree说:“从长远看,我们还是会选择质优价廉的中国产品。这次只是大致看一下,明年再来下订单。”

  美国服装鞋业协会副会长FawnEvenson认为,由于美国设限及中国提升出口关税,不少中国企业计划提价势必会增加采购成本,这让一些美国买家有所顾虑。

  绍兴兴鑫公司张兴根表示,一些附加值低的单件服装利润一般在3%-5%,按照新的关税政策,如果企业要赚钱,应当提价8%左右,但外商所能接受的比例只是5%左右。

  美国采购商布瑞恩·斯卡利表示,如果中国纺织品提价,在性价比上不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话,那么他只好转向其他成本更低的国家。同样,美国采购商丹尼尔也表示,浙江纺织服装的价格并没有他预想的低,如果还要加价的话,他会选择到巴基斯坦、印度等国采购。

  另据美国服装鞋业协会副会长FawnEvenson透露,目前欧美国家正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组建自由贸易区,并实行“零关税”等优惠措施。许多人认为,欧美此举旨在联合这些国家,与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中国形成竞争,分化欧美纺织品进口渠道。

  美国国际棉花协会CCI中国及东南亚总监Jeff Coey则忠告说,现阶段中国企业有两个方面的风险比较突出:首先,应尽早防范产能过剩导致全行业严重亏损;其次,采购本身也有成本,未来进口商的采购商名单将会相对稳定,这就意味着一些纺织企业会被淘汰。

  “生死劫”

  “一旦新的税负政策实行,生产规模较小、产品附加值低的服装企业就难熬了。”浙江省外贸厅外贸处处长马建国向本报记者表示,6月1日以后,一批长期处于低价竞销状态的小型出口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据统计,今年1月-4月,浙江省累计出口纺织品和服装68.9亿美元,有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绩的企业为5488家,其中私营企业2789家,平均出口规模74.6万美元,出口主要以中低价纺织品服装为主。其中,西便服套装上衣及长短裤、裙平均出口价格5.4美元/套件,衬衫平均出口价格3.3美元/件。

  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服装的出口利润大约为5%-8%。以此推算,平均一件西服套装利润只有27美分到43美分的利润,平均一件衬衫只有17美分到27美分的利润。如果每件征收1元或者3元左右的从量税费,处于平均出口价格以下的出口企业,其利润将变成负数。

  “如果固守现有的产业结构和沿袭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必将难以承受日益加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浙江省经贸委轻工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晓光如是说。

  今年4月,省经贸委两度发布产业指导意见,要求纺织服装企业高度重视发展纺织品牌,加快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高层次的质量和品牌竞争转变。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国际化经营之道,到国外设厂、收购企业、设立贸易公司和原料基地,主动绕过贸易壁垒,规避贸易风险。

  不久前,宁波申洲针织集团、浙江同益制衣有限公司先后前往柬埔寨设厂。据称,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低,贸易壁垒也比较少。然而,业界也传出争议声。浙江中大集团副总裁郑毓庆认为,在有些国家投资,需要克服劳动效率低下、员工缺乏培训、原材料配套不方便等困难,而国内综合交易成本明显划算得多。

  浙江美盛巴洲贸易公司董事长尤槐士也表示,前往拉美地区投资服装厂也需慎重。例如,秘鲁工厂使用的65%的原材料需从国外进口,且必须使用本地或美国的织物才能免税进入美国市场,裤业生产商几乎完全依赖美国的粗纹布和斜纹布,这种依赖性导致生产周期延长,并要求公司保持很高的库存。凡此种种,都应引起重视。

  针对当前严峻的贸易环境,中国驻WTO代表团参赞、中国驻国际纺织品服装局ITCB代表张丽萍给浙江纺织企业提出五点建议:除政府利用WTO争端机制、加强双边交涉之外,我纺织品进口商和国外零售商应成立“战略联盟”;要加强与欧盟进口国的产业合作;产品出口要调整结构;与外资企业合作取得所得税优惠;到海外办企业取得区域优惠政策。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纺织品采购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