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建华谈中国纺织业发展根本出路:调整提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 17:42 新华网 | ||||||||
积极应对 调整提高——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谈中国纺织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张毅、雷敏) 面对当前美欧对我纺织品出口设限、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形势,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2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称,我国纺织业应该“积极应对,调整提高。”
“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既给我国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鲁建华表示。纺织品是我国最具比较竞争优势的大宗出口产品,对我国实现外贸顺差、增加就业发挥重要作用。2004年,我国纺织品出口达951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世界纺织品贸易的1/4,我国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18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1亿人以上。“今年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对我国纺织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他说。 “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鲁建华坦言,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既面临来自外部的压力,也面临着内部的压力。 首先,纺织品一体化后,我国纺织业面临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截至5月18日,美国已对来自我国的7种纺织品出口采取限制措施,这些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数量今年最多只能增长7.5%;4月25日,欧盟决定对我国9类纺织品进行特别限制调查,5月23日起,就是否对进口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程序,与我国进行正式磋商;土耳其目前仍维持对我42类纺织品的进口特别限制措施;南非、厄瓜多尔等国纺织业界也向政府施压,要求对我采取限制措施。 其次,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纺织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我国纺织品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研发、技术投入不足;出口产品以定牌、贴牌为主,自有品牌少,企业只赚取少量加工费;随着近年来纺织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企业出现低值报关等不规范行为。 鲁建华认为,解决当前纺织品贸易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各国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加强沟通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为实现全球纺织品一体化平稳过渡,体现了高度负责的态度。政府在积极应对美欧设限等贸易摩擦的同时,一直主张通过结构升级,提升产品档次和产业水平,保持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 他说,今年1月1日起,我国相继采取了对纺织品加征关税、对部分出口至美国、欧盟、香港的纺织品实施自动出口许可管理,以及推动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等10项措施,一体化应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维护了应享受的权益,体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政府和行业组织也越来越认识到转变纺织品出口增长方式、调整出口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创出口品牌的重要性。国内主要纺织品出口企业对行业自律形成共识,积极参与到各项应对工作中来。 鲁建华透露,为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使我国纺织业切实享受一体化的权益,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进一步完善对部分敏感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实行出口自动许可管理的措施。6月1日起,我国还将大幅提高74种纺织品出口关税; 其次,继续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自律作用; 第三,加强对重点出口产品数量和价格的动态监控,完善现有的纺织品出口预警体系,做好出口纺织品的信息引导工作; 第四,支持纺织品出口结构的调整,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和出口品牌建设; 第五,有重点地增加对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