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频频推出药品降价政策,主要是为了让消费者买到价廉物美的药品、压缩药品流通环节的费用空间、并遏制抗生素的滥用。而就在该降价政策出台的前夕,反应最强烈的却并不是作为抗生素销售终端的医院和被打压的流通环节。面对“生存”还是“毁灭”的选择,抗生素生产商们正在联手“上书”主管部门申请调低降价幅度,维持行业的盈利能力。
令业内专家担忧的是,造成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医药行业内的体制缺陷,包括药
品流通体制和“以药养医”体制。而如果体制不改,只是通过行政命令强行降价,则低价药由于不能给流通环节和医院带来利润,终将退出市场,高价药则坐拥江山,“平抑药价”的初衷难以得到实现。
新一轮降价论证有漏洞?
“发改委不会轻易出台降价政策,必定事先论证过市场上优势企业的成本,才作出降价决定”,东吴证券分析师王光清告诉记者。事实上,发改委的确从去年11月份开始就为此次降价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据了解,近年发改委在药品价格管理方面做了很细致的调研工作,对医药工业的成本情况已经比较了解。从去年11月份开始,发改委价格司更派员到一些抗生素生产大厂调查,摸清抗生素目前的生产成本。今年4月25日,发改委专门就降价一事举行了专家评审会,27日举行了各地物价部门会议,29日举行了与医药行业相关的各协会会议,5月份还与外资企业举行专门的意见听取会,还与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等多部门举行了联席会议。发改委此次的降价决策有依据,但似乎忽略了药企的一些“隐性成本”。“事实上,除正常的生产成本外,由于医疗体制、医药流通体制的缺陷,企业往往还需付出昂贵的‘隐性成本’。”南方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告诉记者。作为药品“垄断销售终端”的医院,由于政府财政拨款一般只够支付医护人员的工资,为了建新大楼、更新医疗设备,医院往往要赚取药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价”。而受国内医护人员薪酬普遍偏低的影响,部分医生为了体现工作“价值”,也会收取高额回扣作为一种“心理补贴”。
降价使行业重新整合?
“降价政策一旦出台,而企业的成本又降不下来,企业就会选择停产相关产品,而产品线单一的劣势企业将被淘汰。”上海社科院流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汪亮表示。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由于原材料不断涨价,抗生素必须凭处方销售等政策和国家对制药行业在环保上面的污染整治等,都使得抗生素生产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其中,哈药总厂、华北制药等去年均出现利润大幅下降,新华制药和鲁抗医药甚至出现了亏损。
华夏证券分析师邹新进告诉记者,“目前,抗生素的毛利率大概在10%~20%,降价空间不大。”而平均降幅达到60%的大幅降价必将淘汰掉一部分竞争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利润来源比较单一的企业。抗生素领域的产业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大型制药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机会增大,产业将重新整合。同时,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将具有更大的生存空间。陶剑虹认为,产业的重新整合将使行业稳定、价格透明化。
另外一些抗生素生产企业则将被迫转型,在产品结构调整、增加国际出口上做文章。据悉,作为“国内抗生素四大家族”的华药、鲁抗,都开始陆续投入生产高端的抗生素产品。其中,华药将借助全球原料药巨头荷兰DSM集团的技术,而鲁抗则计划联手上海医药集团。同时,国内医药企业也纷纷开始各种各样的国际体系认证,进军国际,医药出口将成为这些药企新的利润来源。
“药品价格应由市场来决定。”汪亮表示。汪认为,政府应关注的是医药行业里的竞争是否充分,而涨价、降价则应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如果不从体制上解决问题,不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不压缩中间的流通环节,而简单通过行政命令强制降价,那么药价虚高始终难以得到真正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