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翠丰转型的中国贡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2日 15:4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蔡一飞 李明伟

  上海报道

  自2005年4月27日,翠丰集团(Kingfisher Group)宣布收购欧倍德(OBI)亚洲控股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零售业务以来,前往欧倍德中国总部的翠丰集团管理层的职位在不断提高——
先是百安居中国总裁卫哲,后是百安居亚洲董事总经理纪司福,而后是翠丰集团全球CEO马杰瑞(Gerry Murphy)。

  几天前,马杰瑞来到上海。上海是翠丰集团属下百安居(B&Q)中国总部和翠丰亚洲采购中心总部所在地。除了视察翠丰中国的业务以外,他还前往欧倍德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与所有欧倍德中国总部员工见面并向他们介绍翠丰集团和百安居的核心价值观。

  同一天,马杰瑞还仔细阅读了收购后的整合计划。整合计划主要由百安居中国管理团队和欧倍德中国管理团队共同参与,并由国际咨询公司担任顾问。尽管整合工作的正式开展尚待中国相关政府部门批准收购,“但是这两个业务完全整合,最长不会超过2年”。

  收购最直接的收益在于加快了百安居中国业务的发展。马杰瑞第二天在采访中透露,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可能要晚2年-3年才能实现(收购后的状况)”。这个状况是:使百安居现有城市门店规模加快扩大,提前进入三个城市——天津、成都和沈阳。

  新扩张方式

  这是另一种在中国市场扩张的方式——购买与之业态相似的店。

  收购欧倍德,使百安居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方式增加到3种。翠丰集团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最初采用的方式是自己开店;2004年底,百安居收购了普尔斯马特在中国5家门店资产,形成第二种方式——把一些非建材资产业的商店改造成百安居的商店。

  尽管收购双方至今没有透露真正的成交价格,外界的猜测大约是不超过20亿人民币。

  翠丰集团认为此次收购是一个划算生意。百安居亚洲董事总经理纪司福曾透露,这是一次溢价收购而不是一次竞价收购,百安居是不会“大手大脚花钱的”。而收购涉及到欧倍德在中国的所有资产,其中包括其已有在中国市场的13家连锁门店、即将开出的5家门店、存货和全部大约2000名原欧倍德员工。

  当在谈到这三种不同的扩张方式时,马杰瑞回顾1996年-1997年,翠丰集团开始关注中国市场之初:“那个时候没有一家现成的公司可以去买”,而“现在的局面不一样了,外资前一段时间有百安居、欧倍德,内资的有好美家、东方家园等等,现在欧倍德决定更多关注他们在欧洲的业务,他们退出中国市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和翠丰同样意识到中国市场机遇的,还有其在全球市场的两大竞争对手——家得宝和劳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分别在欧洲和美洲市场拓展各自的业务,至今尚未在同一个市场中形成竞争。

  中国将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战场——家得宝不日将进军中国市场已几成定局。

  对于翠丰集团来讲,在经历了数年重组后,百安居已经成为集团最大的业务之一,中国百安居在收购欧倍德后已经成为翠丰集团全球业务第三大国家;而中国也是翠丰集团增长最快的市场。

  这也许帮助人们理解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业务目前仅占翠丰集团销售额的5%,而收购欧倍德只是一个涉及13家已经开的店和5家没开的店,涉及资产净值8500万英镑的交易,为何会引起马杰瑞和翠丰集团如此的重视?

  翠丰转型

  让翠丰集团如此关注中国市场,关注企业成长性最根本的动因在于,“今天翠丰集团不完全是一个投资性公司。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经营公司来运作。所以我们对投资者的承诺或我们的战略,是要把这个公司发展壮大,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位百安居高层曾开玩笑说,他在百安居工作了26年,其中有18个年头,每年都听说家得宝要收购百安居。从中也许可以折射出过去翠丰集团投资性集团的风格。

  如今尽管家得宝收购百安居的传言从未间断,但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艰难。

  就在翠丰集团收购欧倍德后不久,就再次传出家得宝与翠丰集团正在谈判的消息。虽然消息是真是假尚无法评判,但有一个信息引人注意——援引名为星期天邮报的媒体消息说,翠丰集团麾下另一个零售品牌Castorama正成为双方谈判的“绊脚石”。

  Castorama,1998年翠丰集团开始收购这个法国零售品牌,并与2002年完成使其成为翠丰集团全资子公司,如今已成为翠丰集团麾下与英国B&Q(百安居)并驾齐驱的两大品牌之一。彼次收购耗资40亿美元以上,是翠丰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案例,也构成了翠丰集团重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Castorama之前,2001年,翠丰集团终止了普通商品零售业务,这些业务重新组建新公司Woolworths;在此之后的2003年,翠丰集团终止了电器零售业务,这些业务重新组建成新公司Kesa。

  以上三次大规模的买卖,使翠丰集团转型成为只专注于装饰建材市场(home improvement market)的新公司。

  翠丰集团全球网站显示,投资回报可能是翠丰集团选择重组转型的原因之一,如果剔除Kesa,2003年翠丰集团在装饰建材领域的投资回报率达到9.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

  然而专注统一业务,也有可能遭遇亏损。翠丰集团预测2005年第一季度销售与去年持平,因为高税率、债务成本高和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影响,跟去年相比,翠丰集团第一季度销售额下跌了6%。由于毛润率的提高及成本控制不足以抵消销售额的下跌,第一季度的零售利润预计比去年同期下跌15%。

  而几乎同时发生的收购欧倍德中国业务,却将使百安居在中国的商店数量和销售额几乎翻一番。这可以给翠丰集团和马杰瑞更多关注中国市场的理由。

  到目前为止,翠丰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现金投入“是3亿-4亿美元,随着业务的增长,只要有使我们的业务再翻一倍的业务的话,我们愿意再投资中国”。马杰瑞说,此外翠丰集团2005年在中国市场的直接采购也将突破7亿美元。

  ·相关资料·

  翠丰集团

  英国翠丰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目前是排名世界第三,欧洲第一的大型国际装饰建材零售集团,也是欧洲最大的非食品专业零售投资集团。翠丰集团在英国伦敦交易所上市,是《金融时报》百强指数股,2004年全球营业额达到77亿英镑,在全球9个国家拥有超过600家连锁店。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翠丰集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