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中国将把环保同政绩挂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 13:21 解放日报 | ||||||||
本报北京5月18日专电 (记者 狄建荣 陈春艳) GDP的增长不能以资源和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要把官员升迁的考核同对环保的考核挂钩。明年要把绿色GDP的试验结果向全社会公告,同时,也要把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结果向全社会公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天在《财富》论坛上作上述明确表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这次论坛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
潘岳在讨论中说,中国的环境问题已不是“隐约的危机”,而是眼前的危机。中国过去25年内年均GDP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但也在环境和资源的消耗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5年后我们的经济总量翻两番,污染负荷还可能增加4倍至5倍。 潘岳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重要的是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中国可以模仿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实际情况是,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构比发达国家紧张得多,发达国家可以在人均8000美元-10000美元的时候改善环境,而我们很可能在人均3000美元时,生态、社会和政治危机就交织在一起提前到来。 潘岳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止和改善环境,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第一,建立中国特色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十省市从今年3月开始试点。第二,在浙江、四川、内蒙古三省区开始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试点,内容包括环保法规的执行、污染排放强度、环境质量变化和公众满意程度等。第三,调整行政规划区域并建立生态机制。第四,要实行循环经济战略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技术。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提供法律与政治保障,以圆明园的完全公开听证会为契机,支持环保领域内的公众参与。 美国外交委员会的易明说,他们已经看到了中国媒体对于环保的热情,相继报道了青海湖泊的干涸、公共卫生、环境的社会责任心等问题。 在谈到气候变暖的问题时,潘岳说,对于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我们表示欢迎,现在面临的压力是一些发达国家计划把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向中国转移。易明说,我们从内蒙古启动风力工程、江苏启动甲烷工程中看到了中国执行京都议定书的实际行动。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威廉·麦克多诺说,美国提出的不签署京都议定书的理由荒谬可笑。他说,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有长远目光,而美国只顾目前,比较短视,这大概就是中国和美国不同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