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与格兰仕微波炉之争 一场打了五年的同城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 14:3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邬双舟 深圳报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处广东顺德的著名家电企业美的与格兰仕正在上演一场同城相煎的剧目。
兄弟相煎 事情起缘于一篇文章。格兰仕总部一位广告宣传人员去湖北十堰出差,在当地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说紫微光微波炉性能优于光波炉,认为美的借炒作产品之机,诋毁格兰仕的声誉。因为美的是“紫微光微波炉”的唯一生产商,而格兰仕主要生产“光波炉”。 4月18日,该宣传人员联系到湖北《十堰晚报》,在该报刊发了《夏天慎防紫外线家电》一文。 这引起美的的强烈不满。美的微波炉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冯新华认为,此文对“紫微光微波炉”点名进行“攻击和诋毁”,并劝导消费者不要购买,对美的名誉构成损害。此外,美的在吉林、安徽等地的格兰仕终端市场,也发现印有用于陈列的“反紫”宣传单,其中就有“紫家电余毒犹存”、“紫家电引发健康危机”等字样。 对此,格兰仕企划部宣传科科长游丽敏向记者解释,上述宣传人员刊发的文章,主要内容是紫微光微波炉可能对人体有害,她还指出,“紫外线对人体有害,地球人都知道。” 4月22日,美的就此事正式向格兰仕发出律师函,要求格兰仕“停止所有不切实际的消息在媒体上传播,在全国权威媒体上予以澄清,清除影响”。 格兰仕收到美的的律师函后,于4月26日18时,正式向美的回函,表示“4月18日《十堰晚报》的《夏天慎防紫外线家电》一文,系我公司新晋员工的个人行为。对于该名员工,我公司已经作出严肃处理!”但对公开澄清一事闭口不提。 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事情了解清楚后,他立即指示对那位员工作出降两级工资、扣罚2000元的处分。俞认为,这个处罚对一个刚参加工作,月薪并不高的大学生而言是很重的。 俞向记者强调,格兰仕不会公开向美的道歉。 针对格兰仕的态度,美的方面使出了杀手锏——美的微波炉事业部总经理朱凤涛向外界宣称准备起诉格兰仕,并让美的律师于4月28日到顺德区法院咨询有关的法律程序。 在得知美的举动后,格兰仕先是感到惊讶,认为美的“小题大做”;接着,也不甘示弱地作出了应对措施。 4月28日,格兰仕邀请广东部分媒体招开说明会,会上格兰仕新闻发言人陈娟告诉记者,根据媒体公布的海关统计资料,美的2004年空调出口量不是第一名,格兰仕才是真正的第一名。 随后,格兰仕反戈一击,向美的发出律师函,要求美的立即在全国范围内销毁有关“美的空调2004出口全国第一”的一切广告宣传品,停止欺骗政府、社会、股民和消费者,否则格兰仕将为真正的中国空调出口第一的名誉而战。此外,格兰仕还要求美的公开赔偿道歉,并在美的全国各终端在原同等醒目的广告牌位予以告示更正。 一场“口水战”似乎已演变成一场真枪实弹的战斗。 背后利益 美的与格兰仕的争斗其实由来已久。格兰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早在2000年美的就率先向格兰仕进行过挑衅。记者据公开的资料了解到,2004年5月底,美的与格兰仕曾就“反紫联盟”一事相互攻击;到了2004年9月,双方又围绕“紫微光”大打“口水战”。 一位业界人士指出,无论是美的攻击格兰仕,还是格兰仕指责美的,其本质是争做地区和行业老大的利益之争。 与格兰仕相比,美的进入微波炉制造业整整晚了7年时间。1999年,美的开始制造微波炉,短短3-4年时间就登上了行业亚军的宝座。2003年3月,美的喊出了成为“全球最优秀的微波炉供应商”的口号,并推出紫微光微波炉,颇有后来者居上的咄咄逼人之势。事实上,从2000年左右开始,美的和LG就开始在微波炉市场上崛起,这让格兰仕感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当然,格兰仕也并未坐以待毙,几乎在美的计划大举进入微波炉的同时,格兰仕也在酝酿进入空调器行业。2000年,格兰仕宣布进入空调制造业,并把发展方向定位在海外出口上。2003年,格兰仕空调出口量达80万套,为国内第二名;今年5月20日,其全球最大的空调基地一期工程将在中山峻工,届时还将宣布其第500万台光波空调下线。格兰仕在空调制造业的业绩无疑也威胁到了国内空调出口成绩良好的美的。 风波未平 正当美的与格兰仕“战事”一触即发时,“五一”长假来临,给双方带来了一丝缓和的气息和思考的时间,给事态发展带来了一线转机。 5月11日,美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的已决定不起诉格兰仕。该人士透露,由于美的与格兰仕将事情闹大后,引起了顺德区政府和顺德家电商会的关注,在政府与商会的介入下,美的决定不再追究此事。 而当天,俞尧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透露,顺德区政府因不愿看到“俩兄弟”闹矛盾,让外人笑话,所以出面调解。俞还向记者透露,既然美的不起诉,格兰仕也不会起诉。 随后,记者采访顺德家电商会时了解到,美的集团老板何享健正是顺德家电商会的会长。不过,对于调解的内情,商会有关人士不愿详谈。 在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下,美的与格兰仕暂时息事宁人,但双方并没有握手言和,也就是说,风波并未真正平息。 ·记者手记· 同城效应 美的与格兰仕的每一次“口水战”,几乎都能引起媒体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无论是业界,还是作为当事者的美的与格兰仕,都未能用“同城效应”的眼光来看待双方矛盾,致使矛盾越积越深,最终发展到今天的“同城相煎”。 对此,经济分析人士张新衍认为,在封闭的市场经济情况下,由于资源有限,“同城相煎”和“一山不容二虎”的思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在开放的情况下,这种思维方式就显得很陈旧,不符合企业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张指出,同行业的众多企业同处一城,可以形成“同城效应”或“扎堆效应”,因为产业相对集中后,一方面容易使产业相关的资源,如人才、资金、原料等,向该地区集中;另一方面,同处一城的企业也利于利益捆绑,如元器件相互购买,相互代工等;总之,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最终会促使该地区的效益最大化。 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同处一城的企业,由于地缘上的优势比较容易携手共进,1+1>2。俞尧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同城效应”给双方带来了好处,格兰仕其实与美的一直有合作,包括现在还在购买美的的压缩机。 俞认为,家电业市场很大,在顺德作为“老大”的美的应与作为“老二”的格兰仕联手发展,互相学习,携手向世界市场进军,因为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美的与格兰仕没有理由“同城相煎”。 俞尧昌认为,关键是作为“老大”的美的,应作出“老大”榜样,格兰仕一定会配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