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参与新闻竞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 10:15 瞭望东方周刊 |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覃爱玲/北京报道 新设立的政治版被各大网站转载的新闻平均每天两条以上 2005年4月以来,人民网首页的左侧一直挂着一个非常显著的专题:《新变革、新起点,人民日报采编改革纪实》。
用“新起点”这样的词来形容从今年1月开始全面推开的编采分离的改革,可见人民日报社高层对其的重视程度。 所谓编采分离的改革,即由原来一位报纸工作员既当记者,又当编辑,改为由不同人分担。这种改革,符合中央对新闻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也符合现代新闻规律和新闻职业化的潮流。同时避免“关系稿、人情稿”这一中国新闻媒体的弊病。 作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绝对领导地位的执政党的机关报,如何将党的意志和读者需要结合起来,是《人民日报》改革的重要看点,因此,业界对《人民日报》的改革一直给予关注。 事实上,编采分离在2002年就进行试点,是《人民日报》为适应市场竞争而推出的众多改革中的一项。这些改革还包括报刊管理体制、报纸发行体制、内参机制、人事制度和版面调整等。 2002年10月24日晚,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许中田上夜班时病发,在办公室去世。总编辑王晨接任社长,《人民日报》组成了新的编委会。 同年11月,中共十六大召开,中央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改进会议报道方式,多报群众关心的事情,要改进报道形式和文风等。2003年,中央提出,《人民日报》要办得让党满意,让群众高兴,让同行敬慕。其实质是提高“引导”水平。 “改革还处于进行中。”对于正在进行的此次改革,《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发行出版部主任王义堂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舆论监督的加强 2005年3月24日中午,《人民日报》记者赵永新接到一个电话,“记者同志,圆明园正在湖底铺设防渗膜,这是自毁命根子!”打电话的是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正春。 作为《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的赵永新曾获环境保护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地球奖”,对这一重大线索,赵没有放过,马上赶到圆明园进行采访。 3月28日的《人民日报》第五版“视点新闻”刊发了赵采写的《圆明园湖底铺防渗膜 专家:后果是灾难性的》一文,文章经过网络和媒体的转载立即成为全国性的特大新闻。 此后,《人民日报》几乎每天关注事件的进程,“五一”长假后,事件还在演绎之中,《人民日报》依旧关注,体现出少有的执著。 对“圆明园事件”的连续报道,反映出《人民日报》对新闻价值的追求,该报一位记者坦言,“这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选题,以前一般是市场化媒体来报道,但是,我们现在也经常做这样的选题。” 不仅仅是“圆明园事件”,2004年2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的《我国已建176座高尔夫球场 地方政府越权审批滥建》一文发表后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都给予了关注。 震惊全国的“环保风暴”,即13个重大建设项目没有通过环保审评,必须停工,也是《人民日报》首报。 在标题制作上,改版后的《人民日报》也尝试做得更能“抓住读者”。“广东人觉得挺幸福”,说的是全国第一个城市社会变迁调查,“一年少吃80万”,说的是某地改革公务接待制度;“半年磨出三万字”,讲的是国防白皮书背后的故事。这样的标题显然与传统的党报风格相距甚远。 网络和网友对《人民日报》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以新设立的政治版为例,据初步统计,该版被各大网站转载的平均每天两条以上,很多新闻引起网友热议,像关于事业单位“无事业”的一组报道,连续四天排在人民网新闻排行榜的前三位,“河南强制公务员休年假的头条”在新浪网首页一挂出,几个小时跟帖1200多条。而在以前,这并不多见。 事实上《人民日报》舆论监督意识的增强并非从2005年开始, 2003年初《人民日报》创办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第五版“视点新闻”,报社领导表示,这个栏目“提高了人民日报的舆论监督质量”,希望稿件能再多些,争取上一版、上头条。 由注重宣传到加强新闻 2004年夏天,全国新闻界开展“三项教育学习活动”,报社员工对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进行了讨论,意见最多的是“新闻偏弱,独家不多”。 人民日报编委会最后形成共识:要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必须实行编采分开。今年年初,《人民日报》在新闻版全面推行编采分开。 “主要是考虑《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也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形势、大背景,要积极参与新闻竞争。”人民日报社总编室主任谢国明表示,编采分开就是《人民日报》在新形势下的一种创新。 据谢国明介绍,对于《人民日报》来讲,在导向性、指导性、权威性、思想性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好,而新闻性、可读性、群众性、时效性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弱。 人民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钱江认为,采编改革后,要求记者从过去习惯于报道经验和成绩的“重要意义”和“深刻的内核”中跳出来,转而报道新闻事件及发生过程。 谢国明将《人民日报》编采分开改革的难点概括为三点。首先是观念。谢国明认为,多年以来,《人民日报》报道工作的多,报道新闻的少。实行编采分开,要更多地注意加强新闻报道。 “实行编采分开以后,我们有些记者说,过去只是当宣传记者,现在要成为新闻记者。这种说法,至少表明他认识到了不足。” 第二是机制,主要是如何实现编辑和记者的顺畅高效沟通。第三个难点是实际部门,包括地方党委对《人民日报》提出的要求。 “他们是《人民日报》的主要订户。作为地方或者部门的领导,希望《人民日报》多报道他们的工作,多报道他们的成绩。这与读者希望看到的新闻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这也要改。 改革压力来自高层 人民日报一位领导坦言,对于媒体来讲,注意力决定影响力。如果大家都注意你的报纸,注意你的报道,你才会有影响。赢得读者才能赢得市场。 早在2002年1月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一位中央领导强调,要切实改进文风,写文章、搞报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切忌八股习气。 “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会议和领导人活动,你们爱看这个吗?反正我是不爱!”在其后的一次谈话中,这位中央领导针对电视台的报道曾提出尖锐的批评。 电视台的这种报道方式,是其时党的宣传媒体面临的共同问题,《人民日报》也不例外。 2003年1月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央领导明确提出,要改进工作方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此后,“三贴近”成为新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着力点、着眼点和衡量宣传思想工作效果的重要尺度”。 可以说,《人民日报》的改革除了来自市场外,更重要的是来自高层的压力。高层希望《人民日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逐步向前推进 对于《人民日报》的改革,专家认为,除了要让党和政府满意外,读者的意见尤其重要。 安徽铜陵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徐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人民日报》是工作的需要,感觉近来这份报纸变得更好看了,以前多是大块文章,领导讲话,现在可读性变强,与老百姓更接近了,更能抓住读者。 河北元氏县人事局退休干部常书侦除了有阅读《人民日报》的习惯,还不时给它投稿。“从2003年以来,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人民日报》确有不错的成绩,开办的一些新的栏目、论坛搞得比较好。” 他喜欢读改版后出现的一些贴近群众的短文章。他告诉记者,改版后的《人民日报》现在比当地的党报更受欢迎,“内容更丰富,又有权威性,大家爱看。” 人民日报一位资深记者则认为,“现在离市场还比较远,应该是逐步地向前推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