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五一黄金周专题 > 正文
 

门票涨价消除旅游经济负效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 00:11 东方早报

  2004年,北京六大世界遗产景区以“保护稀缺资源”、“缺乏维修费用”等原因率先宣布门票涨价。之后,张家界风景区、黄山、九寨沟、黄龙风景区、无锡、苏州等地都宣布了调高门票价格。

  黄山旅游公司的数据表显示,从调价后的2002年算起,黄山淡旺季平均票价为110元,而总支出包括人员费用、景点开发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宣传费用、利息、税收、管理费用
等达到6.4亿元,平均到三年来近400万名游客身上,人均成本票价为161元,涨价势在必行。

  “暂且不论涨价的幅度大小,调高门票价格果真是保护资源、承担维修成本或解决负债问题的灵妙丹方吗?”专家胡安潮对此提出了疑问,而大多业内人士也认为门票涨价并不能消除旅游经济带来的游客增多、维修费用增加等负面影响。

  理由充分吗?

  深圳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郁龙余分析说,中国众多景区提出涨价,多以景区维护成本惊人、票价太低景区亏本、希望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来限制游客人数,以保护世界遗产的生态环境等因素为缘由。

  但是从故宫等地涨价后的情况看,涨价后的景点,人流并没有减少。例如,峨眉山从2003年9月进行了一次涨价,但从2004年情况看,进山人次增加了48.52%。

  “目前在中国旅游产品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的时期,提高门票价格是景区生存的主要来源之一,但这种以提高门票收益来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合理的,也并非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系主任杨振之教授认为,景区门票涨价不仅违背了旅游业的经济发展规律,更是一种反旅游和散旅游的做法,这也将导致中国景区未来的发展离旅游的本质越来越远。

  郁龙余分析说,其实在涨价风中也不排除另一种就是“跟风”行为,表面上是保护“稀世资源”,其实是为了获利。比如黄山门票涨价最大受益者就是管委会和上市公司黄山旅游,其门票收入每年都计入黄山旅游的经营收入中,扣除业务税金及附加值费用,剩余部分的50%给管委会。2004年门票收入占黄山旅游主营业务收入的35%,提高门票价格等于提升公司业绩,因而去年10月份传出黄山景区涨价风声后,上市公司黄山旅游的涨幅一路攀升。

  “美国的大峡谷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人家也保护,也限制参观者数量,但不靠门票涨价;法国卢浮宫门票仅8欧元,但门票限量发售。说游客多,可采取的办法也很多,比如人数控制、预约排队等,这些都是国外的成熟经验,为何不借鉴,非要一味靠涨价来限制客流呢?”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如是说。

  门票收入去哪了?

  但是据建设部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部分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一半以上,个别如张家界等景点已高达90%以上,门票收入已经成了景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为何还不足以支付维修费用呢,门票收入是如何分配的呢?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八达岭门票总收入中,40%自收自支用于员工工资,40%纳入延庆县财政收入,仅有两成用于长城维护费用;十三陵门票总收入中,50%作了文物保护费用,另一半则用于人员工资和上缴昌平区财政。

  显然,门票收入的资金,并未完全用于景区的管理和维护,却被地方政府分了一杯羹,还有一部分则纳入了企业甚至上市公司的经营收入。专家介绍,黄山、峨嵋山门票收入的50%,就被作为上市公司的经营收入。剩下的收入,如何能够维持这些景点的保护与修缮?

  按照湖南省物价局价格成本调查队的统计,2004年1至9月,进入张家界核心景区的人数为121.3万人,如此门票收入约为1.3亿元。如果1.3亿元全部或者大部分投入总面积276平方公里核心景区的保护,武陵源景区一系列环保规划可能已经成为现实。但长期以来,在108元门票收入中,除去景区门票IC卡制作成本、收费站收费、机场建设费、管理成本外,真正直接用于资源保护的费用只有区区8元!

  专家分析,如果门票收入的支配使用,接受国家审计和公众监督,的确是用于加大景点保护的,一些必要的调整是可以的。但是按照目前这种门票分配制度执行,肯定受到大部分的质疑。

  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说,世界遗产景区属于全人类,具有公益性质,绝不应该作为资产来经营。他认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应该对门票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有收入都应该上交,景区再根据各自需要,提交申请,要求政府财政拨款。

  杭州典范:免票后收入大增

  在全国各地景点门票一片涨声之中,杭州反其道行之,西湖免费开放。2004年,杭州的旅游业因此增收8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游客在杭州平均逗留时间延长到2天,游客人均消费达到1317元,比2003年增长12.95%,同时在五一“黄金周”旅游收入进账15.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3%,超过了全国增长20%的平均幅度。

  杭州的免票旅游始于2002年。当年,杭州市西湖环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刚刚结束,市政府决定对南线景区实行免费开放。200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所属的六大博物馆、纪念馆又一次实行免票入内游览。结果是,“免费非但没有造成亏损,还实现了盈利。相关产业因为游客增加,获得的盈利比免费前还要多”。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虹算过一笔细账,表面上,杭州旅游似乎损失了环湖七大公园和博物馆的门票,加上管理维护费每年约6000万元,然而,因为免票带来的旅游人气猛增,使得环湖的服务设施身价倍增,因此而带来的环湖商业网点、服务设施每年的租金就达到5500万元,这已经基本可以补贴西湖风景区管委会的门票损失。但实际上,免票后带来了游客的激增,拉动了消费的增长,对杭州城市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力。2004年杭州接待国内游客3016万人次,同比增长8.65%,彻底摆脱了多年来在2%~3%之间徘徊的局面。2004年杭州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10.73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12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到了GDP的6.5%。

  为此,杭州市政府提出了构造观光、休闲、商务会展三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思路,一方面,通过“西博会”等各类大型会展,吸引客源,另一方面,精心包装商贸旅游特色街区。“我们现在不但要争取提升来杭游客的总量,还要努力延长他们的平均逗留时间。”有关人士分析,如果所有游客在杭州停留时间延长一倍以上,消费能力将会增强3倍,杭州市的旅游收入将增加100亿元。

  据杭州市旅委负责人介绍,自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被批准为一类口岸后,已先后开通了新加坡、马来西亚、东京、大阪直达杭州的航班,以及杭州至曼谷、汉城的航班。目前,韩国到杭州的直航班机已达到每周12次,平均上座率达到80%以上。据透露,杭州还正与德、法两国洽谈,希望开通飞往欧洲的航线。而城市可通达性的加强,正在增强旅游业的活力。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魏小安认为,发展旅游经济就要有长远眼光,要打破门票经济的误区,开发相关产业,增加旅游收入。不要只看景点门票收入,要看综合效益、综合开发、科学规划,杭州的“免票西湖”就是一个典型的榜样。

  国外经验:低价是主流

  美国:门票价格立法政府财政拨款

  美国的大峡谷和黄石公园等世界自然遗产公园的门票每张10美元,16岁以下未成年人免费。立法规定要将收费项目的数量保持在“最低限度”,不允许重复收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根据立法确立的原则制定门票定价指南。各公园每年都可以向国家公园管理局申请对门票价格进行微调,但需要出具足够的理由,最主要的理由是物价上涨。事实上,国家公园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

  法国:“以人为本、着眼未来”

  法国卢浮宫、凯旋门、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等举世闻名的景观,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对这些宝贵的“财富”,法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管理原则,只要冠以“公园”的名号,公众就可在开放时间自由进出,一年四季免费开放。最负盛名的几大博物馆均为国立博物馆,一般不免费,但门票收入远不及运营和修缮费用,因此大多靠国家财政拨款维持。这些博物馆的门票价格从1欧元到八九欧元不等,与当地居民收入相比九牛一毛。

  意大利:门票价格低廉政府统一管理

  意大利是文化旅游大国,全国共有39处文化古迹、考古遗址、自然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称为“巨大的露天博物馆”。意大利各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比较低廉,参观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才只需6欧元。最贵的景点门票价格也不足意大利人均月收入的1%。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