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旅游业 > 正文
 

旅游发展毁灭著名风景区 九寨沟20年后可能消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 11:41 周末报

  本报记者 陈璐 张辰

  “九寨沟很拥挤很拥挤,这样下去这个著名的风景区很可能就要被旅游给毁了。”王振鹏,35岁,长沙人,职业是医生,另一身份是本报热心读者。5月7日下午,他给本报的新闻热线打来了电话,流露出非常失望的语气:“我刚刚从九寨沟旅游回来,也许是我对九寨沟的期望值过高,实际情况和我想像的生态环境一点不一样,令人痛心。”

  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独特的景观资源、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传统的藏民俗资源,相得益彰,使它赢得了“人间天堂”的美誉。自2000年后,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的游客涌入,并且数量年年递增。除了游客的破坏,还有一些影视剧出于商业利益,也纷纷选择到九寨沟拍摄,使得九寨沟“不堪重负”。

  有九寨沟这样困境的景区,全国不在少数,诸如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沟冰川、峨眉山这样的景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态被破坏的现象。我国首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张家界,曾因在主要景区内兴建大量商业建筑而被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出示红牌,勒令整改。云南玉龙雪山也因建索道砍伐了数千平方米的原始森林,加上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了小气候变化,使原本终年积雪不化的雪山出现了夏秋两季雪山无雪的恶果。

  破坏中的生态环境

  王振鹏向记者详细描述了九寨沟目前被破坏的现状。

  “首先是九寨沟的基建热。在沟口的漳扎镇,不仅能看到多处有塔吊的建筑工地,在我住的扎西宾馆边,正在修路的震动式压路机,把宾馆的楼震得不断颤动。沟内也是一样,九寨沟管理局正在多个景点修栈道,住在九寨沟民俗村的藏民们,也都在抓住机遇、大搞基建。据我了解,最近九寨沟管理局不允许游客在沟内住宿,游客如要细看九寨沟,需第二天再买门票进来。”王振鹏继续气愤地说,“我听导游讲,九寨沟平均每天可以接待1.2万人,而景区规定的最高限额也是每天1.2万人;但是事实上在淡季时游客达不到1.2万人,而旺季每天最多进入景区的有2.2万人以上,就比如现在的黄金周,常常要用网上预先购票等形式,限制散客的进入。这说明九寨沟现有宾馆的接待能力,已经超出了景区的接待能力,再建新宾馆,不仅将造成宾馆业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更将过分破坏景区及周边的原始风貌。”

  “在九寨沟内日则沟的第一个景点,我面朝镜海、背靠公路,席地而坐吃野餐,视线所及是微风吹拂下的一池波光粼粼的净水,那真是一池自然的、原始的、从没有被人类扰动过的净水。在九寨沟,甚至在去九寨沟沿途看到的很多湖泊,无一不是这样的晶莹剔透,可以看到十几米深的水底,这里确实是人类没有扰动过的又一例证。这些原始的景色,应该就是九寨沟的魅力之所在,也使我深感‘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王振鹏顿了顿说,“当我沉浸在这如画的美景中时,背后的公路上驶来了只有现代文明才能生产出来的豪华大巴。坐在这现代与原始的结合点上,现代文明与原始风貌所形成的巨大反差,让我感到了一阵阵莫名的惆怅……形成巨大反差的决不仅仅是这些,九寨沟到处是保护环境、追求自然与原始的宣传和沟里沟外的基建工地;盆景滩边那施工用的柴油机的轰鸣声与镜海的恬静;中巴车为了环保改为天然气做燃料后,景区内的洒水车和基建用的载重货车依旧喷出来的浓重的柴油车尾气,都形成了巨大反差。在进入九寨沟前一天晚上,我住在川主寺的金景宾馆。一上楼梯,我们就闻到缓台下一大堆用黑色塑料袋装的垃圾正在散发臭气;再一细观察,宾馆餐厅的污水,更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我们随后了解到,川主寺多家宾馆饭店的污水,都是直排进岷江。”

  最为轰动的一次破坏

  其实,公开报道的九寨沟自然景观被破坏的事并不在少数,其中以“张纪中的《神雕侠侣》剧组破坏自然景观”最为轰动。

  去年11月,根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揭发,原本禁止游客“触水”的九寨沟,破例让张纪中的《神雕侠侣》剧组多次“下水”拍摄。该知情者还指出,在张纪中的要求下,这部戏的选景都是九寨沟最美的地方,包括著名的珍珠滩瀑布。他向媒体透露:“张纪中不懂得怜香惜玉,让摄影师来回在水中走动,还让马匹在里面拼命折腾,这些都伤害了九寨沟的水环境。在没人管的状态下,工作人员也肆意破坏,把珍珠滩瀑布四周的青苔踩得七零八落,有些地面甚至已是一片空白,连植被都被破坏了。”这个消息引起了公众一片哗然。

  事隔一个月,歌手李进再次公开出具证据举报张纪中的《神雕》剧组严重破坏大九寨景区的两大自然景观——神仙池和钙化瀑布。在他给国家环保总局的揭发信中这样写道:《神雕》剧组在神仙池钙化层上非法搭建用于拍摄的人工景观,破坏了自然景观协调性,更严重的是对钙化层形成难以估量的损害;肆意践踏神仙池钙化堤,留下几十个可能多年也不能修复的印记(相关人士指出,假如有50个剧组在九寨神仙池做出同样的事情,这个需要百万年钙化过程才能形成的仙境就可能毁于一旦)。李进认为,《神雕》剧组身为公众极为关注的群体,却为人类的生态保护做出了最坏的示范。

  为了求证,记者联系上了九寨沟风景区管理局的苏先生。在采访中,他坚称自己不清楚当时九寨沟水质被污染的情况。“这个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了,当时《神雕》剧组在这里拍戏都是领导直接批准的,所以,应该是在多方考量下剧组才这样做的。”

  其实,张纪中本人曾在第一次被揭发的时候,提出愿意免费为九寨沟拍摄耗资80万元的宣传片作为补偿。事隔将近半年之后,正在北京做《神雕》后期工作的张纪中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口气有些无奈:“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你们没有必要还是拿出来说。我该说的该做的都说了做了!”当谈到80万元免费拍风景宣传片,张纪中这样解释:“我们的确拍了几卷九寨沟空镜头的带子,临走的时候已经交给了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让他们自己剪辑,不过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只是感谢九寨沟当时一个多月的照顾,而且正好有多余的镜头,当然不要让它浪费。”他向记者解释,拍宣传片只是义务,并不是因为破坏九寨沟的风景而“亡羊补牢”。

  至于张纪中免费拍宣传片,苏先生说剧组能在九寨沟拍戏就是免费的宣传,就如当年《英雄》在九寨沟拍摄就做了很好的形象宣传,他并不肯作出正面回答。

  二十年生态变迁

  “包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桑塞尔博士在内的国外一些专家的观点是,九寨沟20年后可能会消失。”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旅游研究所所长张捷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他的语气中透露着担忧。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做关于九寨沟的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按他的话说,他致力于九寨沟的生态环境研究已经整整20年了。“早在1985年左右,我自己还在念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涉足九寨沟的生态环境研究,到今天,九寨沟之行差不多已经有八九次之多了。”

  张捷向记者回忆起他知道的九寨沟的最初情形:“现在的九寨沟县原来叫南坪县,1998年才正式更名。但是如果你翻开1978年以前的四川省地图,在上面是找不到九寨沟的地名的。在地图上的南坪县附近只有‘林场’两个字,其实这就是九寨沟的前身。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九寨沟内只有山间小道,藏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交往,因而九寨沟一直鲜为人知。1966年,大队人马开始进驻九寨沟地区,砍伐森林。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处具有珍贵保护价值的自然风景区。直到1975年,国家农牧渔业部派出了一个调查组,对九寨沟地区进行了综合考察,才发现这是一处蕴藏了丰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在世界上也是罕有的优美景区。同年,中国林科院院长、著名的林学家吴中伦教授在考察后上书四川省政府及林业部门,呼吁要很好地保护这一奇美的自然景色。四川省政府有关部门当即发文指示,九寨沟则查洼、日则沿沟200米以外才准予砍伐。1978年,当地政府开始研究商讨在九寨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有关事宜。当年11月30日,有关部门终于下令停止在九寨沟采伐木材。其实,当年砍伐的后果仍然存在,比如今天我们看到沟口一带没有树林。”

  1984年,九寨沟正式对外开放。“当年的九寨沟根本没有现在这么火热,游人数量也远没有今天这么多!”张捷说,因为开放之初,当地的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每年的客流量仅有几万人次。“游客到九寨沟,住宿的地方还是以前伐木工人的招待所。”张捷指出,九寨沟早期的开发完全是探索式、粗放式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个时候的游客享受的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他们可以直接接触到真正的原始森林风貌,深入到森林的内部。而现在游客们参加的所谓生态旅游,更多的是一种商业概念上的,他们与自然的接触是被限定了范围的。

  “我最初一次进沟的时候,由于游人尚不多,地面上有着厚厚的一层苔藓,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风光。这些在如今的九寨沟游览区域已经鲜见了。当时进沟,我们还能见到许多大瀑布。后来因为修路,不少瀑布就消失了。现在我们还能根据路的位置和走向判断出一些地区原来存在瀑布。高瀑布原本很多,但是现在也很少见。这也许和当地的河流变化有关,但也不排除是受到了游人的间接影响。”说话时,张捷的语气不无遗憾,当时不仅自然风貌保持着原始的风光,就连当地人也保持着淳朴的民风,并不愿受到太多的外来打扰。“我记得很有意思的是,那个时候到沟里,我们见到了当地牧民放养的羊群,有人想与羊群合影留念,结果看羊的小牧童死活不同意,他觉得我们来给羊照相,就会将羊的灵魂带走,打破当地的宁静。”

  但这一情况在1987年以后,尤其是1990年左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九寨沟的旅游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游客数量成倍增加,而其发展模式仍然沿袭了早期的粗放型模式。旅游者蜂拥而至,九寨沟内忙着修葺旧屋,平地起新楼,几百户人家都成了客栈,有的还建起了带“星”的宾馆,整个沟里竟然有5000多张旅客床位。水泥、石灰、瓷砖、马赛克、卫星接收器等城市化的设施遍布九寨沟。虽然有关部门早就要求九寨沟要“沟内游,沟外住”,但是很长时间九寨沟都处于“屋满为患”的状态。“1990年左右的时候,我去了一次九寨沟,确实很为当时看到的情景担忧。不讲规划的房屋大批出现,废弃的建筑材料随意堆置,土质和植被被伤害。宾馆饭店四周污水横流,垃圾丛生。水质也很差,水是九寨沟的灵魂,素有‘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说。但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到了2000年以后,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足足堵了几个小时,有的游客在沟外排队排到夜里也没能进来,沟内沟外的旅馆均爆满,不少人睡在车上。回忆起这种景象,张捷不胜唏嘘。

 [1] [2]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九寨沟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