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欲放又止对传媒业加锁 外资尝禁果缓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8日 15:19 新经济导刊 | ||||||||
作者:戈晶晶 外资传媒公司在中国的合资计划不得不放缓执行。 尽管去年11月28日开始正式实施的“44号令”已经打开了外资传媒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大门,令等候已久的外资传媒看到了一尝中国影视制作这颗“禁果”的机会,但仅3个月
广电总局欲放又止 在业界看来,国家广电总局的新举措表明中国影视制作领域的对外开放仍然在小心探步阶段。 3月4日,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实施<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44号令)有关事宜的通知》。其中规定,“经批准已经设立了合营企业中的境外合作方和国家广电总局已批准设立的合营企业,原则上不得再申请设立第二家合营企业。情况特殊的,应事先向当地省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说明特殊理由,报总局审查。经总局同意后方可再提出合营申请。” 这意味着,在中国已建立合资公司的索尼、维亚康姆等外资传媒巨头将不可能在短期内再度扩张它们在中国的影视制作业务。而新闻集团等正筹划合资的外资传媒公司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在华的合资计划。 暂行规定一出,各大外资传媒公司出言谨慎。至截稿日为止,记者联络维亚康姆及新闻集团在华相关负责人都未能得到答复。而华纳家庭娱乐中国区市场总监程武表示:“我们的第一家合资公司刚刚成立,近期也没有扩张的计划,不会受到这个新规定的冲击。” 这次的暂行规定令业界感到一丝意外,因为就在3个月前,国家广电总局刚刚高调打开了中国影视制作的大门。去年11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实施“44号令”,外资首次被允许以不超过49%的持股比例入股中国内地的广播电视制作公司。这一举措被视为中国广电业有史以来最大程度的开放,外资传媒公司更是将“44号令”看作是中国传媒业向外资开放的重要信号。 事实上,随着中国影视市场的迅速成长,外资传媒集团渴望在华获取更多空间,早已纷纷计划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44号令”一出,等候已久的各家外资传媒迅速行动起来。去年10月,中影集团与华纳影视公司、横店集团合资成立中国首家中外合资影业公司——华纳横店影视公司,这也是我国首家中外合资电影娱乐公司。一个多月后,索尼影视国际电视公司和中影集团也宣布,成立华索影视数字制作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则在去年更早的4月份就已经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签署协议,合资组建了一家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新闻集团等虽未最终敲定合资对象,但也是“磨刀霍霍”。 而此次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的暂行规定,令外资传媒的中国合资进程突然放缓下来。国家广电总局表示,之所以做出如上的限制规定,是“鉴于合营企业刚刚起步,为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同时也要推动现有合营企业迅速形成品牌。 对此,传媒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广电总局此举除了是对“44号令”细化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资传媒公司进入中国速度“过快”。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表示:“这次的暂行规定从本义上来讲是希望给国内的影视制作机构以更多的成长空间。” 此外,在暂行规定中,国家广电总局再次明确地把“频道经营”划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禁区”,外资机构不能选择国内的电视节目播出机构作为合作方,不能参与境内电台、电视台的经营业务,并严禁外资机构假借合作引进境外频道和节目。这也再次印证了业界的判断:中国广电业的开放只可能是有限的,因为“媒体不同于其他任何产业”。 民营传媒成为受害者? 暂行规定一出,有业界人士将矛头指向民营影视制作公司,认为它们首当其冲将成为受害者。泛华东方传媒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赵小兵认为,这一规定的出台,使得近三年内节目播出渠道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节目品质和播出渠道之间,外资传媒公司将更倾向于跟拥有渠道的国有电视机构合作。 但赵小兵同时指出,这种向资源倾斜的做法只会维持三到五年,因为按照国家推广数字付费电视的计划,届时中国的电视频道将扩容到200个以上,而目前中国现有的频道只有60多个。面对如此大的内容空缺,节目供应市场终将放开。 “制定产业政策要有远见性,未来三到五年将数倍于现在的内容从哪里来?这个市场肯定还是要放开的。要想理顺未来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使它们为我所用,就要学习如何去管理它、引导它,而不是一味地堵住。要像大禹治水那样去疏导。”赵小兵说。 面对业界的担心,民营影视制作公司表现得十分平静。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认为, “外资传媒公司的需求是多样性的,有的需要渠道,就会选择拥有渠道优势的国有电视机构合作,但也有的对市场、对内容制作更感兴趣,它们也会选择与我们合作。” “44号令公布之后,内容提供商也好,外资传媒集团也好,进入中国的速度都会加快。”王长田对由此可能带来的竞争并不担心。目前,光线传媒正在与欧洲某知名电视制作机构洽谈合资事宜,王长田称,暂行规定对他们的合资计划没有影响,一切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预计5月份可以对外公布。 唐龙国际传媒集团总裁陆兴东也有同感。陆认为,境外投资资金来源不一,投资对象不一,对于是与国有机构还是民营传媒合作,应该因不同境外传媒公司而异。 “民营传媒凭借自身对市场的敏感度、灵活的体制与更为畅通的通路,同样能吸引一些境外合作方;而外资对国有电视台的资金投入也不见得处处都有优势。”他说,“境外资本其实并无染指内地国有电视频道的机会,且播放的节目在其他省市电视台可能还会遭受到天生的抵抗力。” 据陆兴东透露,唐龙国际正在与一些国外的合作方进行意向性接触,考虑成立影视节目制作合资公司。 而另一家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北京中博影视传媒也在酝酿“远交近攻”。该公司与韩国三大电视台、CJ(希杰娱乐公司)、NABI影视公司等建立了多年友好合作关系。据悉,2005年中博影视有望与它们进一步加强合作,并在资本层面有所动作。 此前,李嘉诚旗下的TOM(行情 论坛)集团曾以1000万美元的投资额收购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华谊兄弟35%股权,借此涉足内地影视制作业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