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品对美三月份出口增幅明显回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7日 12:56 北京青年报 | ||||||||
北京青年报: 陆纯 正在法国访问的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于这几日就中欧及中美贸易问题阐述了中方的立场,并涉及了眼下备受关注的纺织品贸易问题。
-欧盟不存在启动纺织品“特保”条件 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就纺织品问题说,中国是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中国希望对欧、美纺织品出口平稳增长,并为此采取了加征出口关税、实行自动出口许可、调低出口退税率等措施。“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薄熙来说,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在公布的第二天就产生显著效果,欧盟、美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这些政策发挥作用。 针对欧盟威胁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保”措施,薄熙来认为,欧盟启动该条款的条件并不存在。他说,今年前3个月部分中国纺织品出口出现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未能在过去10年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要求逐步开放市场,而把70%的配额保留到最后一刻。他指出,发达国家在90%以上的领域内有绝对竞争优势,纺织品则是发展中国家很难得的有竞争力的行业,但发达国家对自己的优势产品提倡自由贸易,却对发展中国家难得有优势的产品加以限制,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有损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美方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没道理 在与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会谈时,薄熙来说,今年1月全球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实现一体化,这有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但最近美国在没有充分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对从中国进口的三种服装产品自主启动242段设限调查程序,中方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既背离了自由贸易的精神,也不符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关法律文件的规定。 薄熙来再次强调,美欧等发达国家把大部分配额的取消拖到了最后一刻,是造成今天部分纺织品出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中国主动采取的加征出口关税、实行自动出口许可、调低出口退税率等多项措施正在收到明显的效果,中国纺织品对美国的3月份出口增幅已明显回落。 薄熙来说:“如果还要对中国采用特保限制,将影响发展中国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