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洋品牌再战中国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 13:42 大洋网广州日报

  撰文 记者 周裕妩

  “想要在中国赚钱将会越来越难。”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在新近出炉的财务报表中,进入中国已8年的伊莱克斯,去年在中国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0亿多元,但却没有1分钱赢利;曾以一句“日立HITACHI”唱响中国的日立,甚至被业内认为已滑出了主流消费类电子品牌之列。眼下,洋品牌不约而同地都在中国寻求新的突破方向。

  “刮骨疗伤”的伊莱克斯

  从2002年底起,伊莱克斯在中国就开始了一场“刮骨疗伤”的大调整。

  在原伊莱克斯中国区总裁刘小明的领导下,伊莱克斯在中国一度进军中、低端市场,试图以规模赢取利润。但随着人事的大调整,新总裁唐佳敦上任后,伊莱克斯从战略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向强化品牌高端形象并追求利润最大化。

  同时,伊莱克斯转而开始在研发和采购领域加大了投资,继斥资1.5亿元在长沙建立滚筒洗衣机生产基地后,又斥资1000万美元在杭州建立厨房电器生产基地。而且,据透露,2004年,伊莱克斯在中国的采购额达到了10.76亿美元。

  伊莱克斯新闻发言人张晓琦透露,伊莱克斯2003年在中国没有赢利,2004年在中国又继续投入了大笔资金,所以2004年也没有赢利。

  张晓琦透露,伊莱克斯全球总裁汉斯曾在内部会议上讲到,正如亚洲企业到欧洲和美洲去投资一样,欧洲企业来亚洲投资,有些阶段必须经历。而且她强调,伊莱克斯在中国采购方面投资的回收速度很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逐渐失语”的日立

  某彩电国产品牌销售老总认为,由于对中国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以及对中国国内家电企业的经营策略缺乏深刻的揣摩,致使这些跨国家电公司在中国市场战略选择上出现波折,摇摆不定,市场投入也较为缺乏,这直接导致了日立在消费类电子行业的逐渐失语。

  对此,日立中国总代表田实对本报记者说:“日立长期在中国市场开展着各种各样的事业,想必人们对日立的看法也会各有不同,而且与消费品相关的事业在日立集团全部事业中所占比例不到13%,所以大概人们才会有这种感觉的吧。至于提高品牌价值,我觉得是我的重要使命。”

  塜田实透露,到2006年,日立在中国的销售额目标是70亿美元,其中5%为营业利润。

  战略

  伊莱克斯中国区总裁唐佳敦对本报记者直言,除了冰箱和洗衣机外,厨房电器将成为伊莱克斯在中国新的利润增长点,他甚至把这作为伊莱克斯中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日立也将整合在中国的近100家子公司,并建立一个统一的“独资企业”,将在信息及通信、电力产业、高端彩电等民用领域、器械和高性能材料等领域加大发展力度。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