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TCL液晶全球布局,霸主图谋浮出水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9日 14:48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与汤姆逊公司完成彩电业务合并后,TCL在全球彩电产业,特别是以液晶电视为主的平板电视规模与技术实力大增。从强力整合上游产业资源,架构上游面板产业链条,到组建雄厚研发团队,再到大屏幕液晶新品彩电的完整产品线,TCL在液晶电视领域的“系统优势”已经开始凸显。“我们要持续加大液晶领域的投入,在两年内做到全球以液晶电视为主的平板电视第一”,这是TCL集团多媒体电子事业本部总裁史万文在3月29日“数字电视新四化全球战略”会上做出的发布。当大多中国企业正在高调宣传其液晶电视时,TCL悄然地对液晶电视
产业链进行资源整合,紧锣密鼓的在搭建其液晶电视产业的全球布局,在彩电产业的风云变幻的当前,TCL能否凭借其在彩电产业规模优势与影响力,成就液晶电视霸主地位?事实上,TCL图谋液晶电视由来已久。作为中国早期介入液晶电视的企业之一,TCL近年来一直默默构建其在液晶电视领域的“系统竞争力”。联系到近期TCL全球产品战略的发布,以及与多家上游供应商的秘密接触,TCL谋求液晶电视“全球霸主”的意图昭然若揭。

  镜头回放一:

  3月29日,TCL在深圳召开了数字电视全球战略发布会,TCL集团多媒体电子事业本部总裁史万文宣布2005年度将推出300多款彩电新品,其中以液晶电视为主的平板电视多达150余款。

  镜头回放二:

  获悉TCL2005年在液晶电视上进行巨大投入消息的台湾液晶面板供应商,包括中华映管、奇美电子、冠捷科技等五大供应商,反应极快,主动伸出橄榄枝,邀请TCL到台洽谈。专业人士分析,面对TCL手上这块巨大的液晶电视“蛋糕”,台湾液晶面板供应商谁都不愿做片刻停留,都想从中切一大块给自己。

  镜头回放三:

  2005年初,有媒体报道称TCL将购买超过20亿新台币的液晶屏。

  镜头回放四:

  2005年2月,TCL与韩国LG-飞利浦公司达成购销协议。

  镜头回放五:

  2004年底,TCL成都基地奠基典礼,启动筹建全国最大的液晶电视生产线。同时,TCL展开对全球重点生产制造基地液晶生产线的改造建设。

  镜头回放六:

  2004年6月,TCL在广州启动全球人才招聘大会,李东生向全球招聘包括液晶领域的研发、管理人才2200名,据TCL内部人士透露,其中液晶等平板电视研发、管理人才占了很大比例。

  镜头回放七:

  2004年5月,TCL抛出“高品质、大屏幕、全系列”的液晶战略,率先拉开大屏幕液晶电视进军客厅的序幕。

  镜头回放八:

  2003年7月,TCL与THOMSON进行彩电业务合并,成立的TCL-汤姆逊公司在全球拥有四大研发中心。据悉,TCL特别看重的是新加坡研发基地,这个全球顶尖的研发基地主攻方向就是以液晶电视为主的平板电视。……就在前不久,史万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今年TCL将不排除通过合资或参股的方式进入液晶面板领域的可能性。除了在上游资源整合方面发力,在液晶电视的市场和技术两方面TCL亦是蓄力已久。市场方面,TCL液晶电视从一开始就坚持“高品质、大屏幕、系列化”(简称“高大全”)的产品市场战略,到目前效果初显。随着TCL国际化的狂飙突进,TCL液晶电视在北美、欧洲及亚洲全球三大主要市场上的急速扩张,让日韩企业感到震惊,截至四月中旬,TCL液晶电视海外销量已经超过国内销量,销量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除此之外,2004年度还获得“中国液晶彩电市场消费者满意品牌”。技术方面,TCL正力图丰富产品线以打造“集群效应”,并且表示要在全系列尤其是大屏幕液晶电视上占据绝对优势。同时,研发出全球顶级数字高清DDHD芯片,尤其是亮彩领袖技术,数字电视一线通HDMI技术,1080P数字电视顶级高清技术,让TCL的液晶电视技术,已经和夏普、索尼比肩而立。日前,一口气推出40至15英寸全系列银弧液晶电视新品,就是其产品战略组合中的一记重拳。据悉,在年初全球营销大会上,TCL表示要持续加大以液晶电视为主的平板电视投入,强攻以液晶为重头的平板电视市场,将“平板彩电销售比例提升”列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在完成全球资源布局与上下游资源的整合之后,TCL在液晶电视领域的“全球系统优势”将全面凸现,而这或许也是TCL喊出“在2年内要实现平板电视全球销量第一”的底气所在。

  TCL“银弧”液晶电视成平板新宠

  2005年中国彩电业再次硝烟弥漫,数字战、平板战不断升级,尤其是平板电视新品层出不穷。而在众多的平板电视中,TCL后TV时代的平板化代表之作“银弧”系列液晶电视新品脱颖而出,一上市成为消费者争相追捧的热门产品。市场分析人士认为,TCL“银弧”系列液晶电视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其新颖时尚的弧形外观,前所未有的高清画质,16∶9的宽阔视野,音箱与显示器一体化的设计,整体看来,优雅而浑然天成。TCL“银弧”系列液晶电视,涵盖40、32、27、23、20、15英寸全部主流规格,采用全球顶级数字高清DDHD芯片,尤其是亮彩领袖技术的应用和TV专用高清液晶屏,更支持1080P数字电视顶级高清格式,这将能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高清视觉享受。在TCL“银弧”系列液晶电视受消费者追捧的同时,TCL液晶电视也因一贯坚持高品质、大屏幕、系列化的产品战略,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全球消费者的普遍信赖,畅销北美、欧洲及新兴市场,海外销量超过国内各品牌液晶电视销量的总和。据权威市场调查部门统计,TCL液晶电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十大城市,2005年1-3月销量增幅高达280%。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的领先性,是TCL液晶电视赢得消费者厚爱的深层次原因。据悉,TCL-汤姆逊电子公司成立之后,TCL在全球同时拥有美国、中国、德国、新加坡四大研发中心,形成从平板显示技术、DLP微显示技术、数字高清显示技术、前沿技术四大技术体系,这样的技术架构在全球都是唯一的。据TCL集团多媒体电子事业本部总裁史万文介绍,2005年,TCL将向全球推出以液晶电视为主的平板产品将达到150款以上,形成全球品类、规格最齐全、阵容最庞大的平板产品阵营。在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TCL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主题为“TCL数字电视平板化全球芯动贺五一”的大规模高端新品展销活动,“银弧”系列将成为液晶电视市场的最大赢家。

  信息产业部信息中心发布:

  “TCL液晶电视获得消费者最满意品牌”

  本报讯日前,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产业部信息中心、赛迪顾问机构联合举办的“2005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年会”上,TCL液晶电视被推举为“2004年中国液晶彩电市场消费者最满意品牌”。据悉,“2005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年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中心及赛迪顾问机构联合主办。该年会经过大量的数据调研,并结合赛迪顾问“2004-2005年度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研究报告”,分别评选出中国彩电年度品牌。TCL液晶电视尤其是大屏幕液晶电视,因为市场占有率高,消费者整体评价高,产品技术含量高,外观造型新颖时尚而当选“消费者最满意品牌”。记者了解到,2005年3月,TCL最新平板“银弧”系列液晶电视已全面上市,产品涵盖了15英寸到40英寸,其鲜活化的新平板外观和超真超亮超清色彩图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平板电视消费者。据TCL集团多媒体电子事业本部总裁史万文介绍,2005年,TCL将向全球推出包括液晶电视、DLP微显示电视、等离子电视、投影电视、电影电视、超薄CRT数字高清电视新品逾300款,其中以液晶电视为主的平板电视将达到150款以上,形成全球品类最齐全、阵容最庞大的产品阵营。2005年TCL将继续加大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的投入,争取在两年之内冲刺全球平板电视销量冠军。专家认为,与汤姆逊彩电业务合并对TCL意义重大,TCL由此完成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体系架构,对于TCL在平板显示技术、下一代显示技术上的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据悉,TCL-汤姆逊电子公司成立之后,TCL在全球同时拥有美国、中国、德国、新加坡四大研发中心,形成从平板显示技术、以DLP为代表的微显示技术、CRT数字高清显示技术以及前沿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未实现产业化的技术)四大技术体系,这样的技术架构在全球都是唯一的。除此之外,TCL还与INTEL(英特尔)和TI(德州仪器)、Genesis公司等在微显示、数字技术以及3C领域颇有建树的公司建立了相关开发与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已经被公认为“数字高清新标准”的DDHD数字动态高清技术,就是TCL-Genesis视频联合实验室研发出来的。该技术获得全球电视界的奥斯卡大奖———“艾美电视技术奖”。它融合了全球领先的画质高清处理技术,通过DCDI斜线角度平化处理专利技术、CCS串色抑制专利技术、3D高清还原技术、Truelife亮彩引擎、电影模式等核心技术的综合应用,对图像精细度、亮度、色度、运动补偿等各大性能进行全面提升,形成动静皆宜的完美高清显像。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的领先性,是TCL数字高清液晶电视赢得消费者厚爱的深层次原因。(Robby/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