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半处于亏损状态 经济药店在上海遭遇寒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02:49 新闻晨报 | ||||||||
记者 陈里予 晨报讯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上海经济药店普遍遭遇“寒流”,目前申城现有的30多家经济药店,一大半处于亏损状态。据业内有关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有个别经济药店因无法继续维持将率先退出上海市场。还有些经济药店则尝试“转型”,走社区平价路线。
早在去年8月,本市上南路上的老吉春堂药店就全面装修完毕,药品经营执照、药品全部到位,只缺开业这个环节了。但是直到现在仍然“铁将军”把门,周围老百姓期盼已久的经济药店迟迟没有开张营业。而在局门路上的另一家老吉春堂药店情况也不乐观。昨天上午10时,本是经济药店的营业高峰时间,但是药店里却是空空荡荡的,营业员比买药的老百姓还多。 无独有偶,沪上其他经济药店大多命运堪忧。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上海各区县有近30家经济药店。根据调查,日营业额在3-6万元的占70%左右;6-9万元的占20%,日营业额长期在10万以上的只有“杨浦开心人”等几家药店。 根据沪上的租房成本、人力资源、商品毛利以及其他成本因素计算,1000平方米以上的经济药店,日营业额必须在6万元以上才能保本运行。也就是说,沪上经济药店有70%在亏本运行,20%左右保本,不到10%有利可图。 据了解,明年本市的处方药销售取消双轨制,处方药必须凭处方购买,这无疑对经济药店是另一大冲击,目前经济药店处方药的销售量大约占50%,因此,今后经济药店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全国品牌经济药店则以外地的药店养上海的分店,以维持门面。而个别无法继续支撑的药店正在私底下寻求下家,准备转手退出上海市场。还有些经济药店正在探索一套适合上海经济药店发展的业态新模式。 据上海益丰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湘岳透露,他们准备走出大卖场的形式,今年计划开出6家社区经济药店,每家规模在500平方米左右,非处方药仍以货架的形式销售,药品价格、品种和经济药店一样,以减少单品种的数量降低药店成本。下月月初,将首先尝试在中兴路开出第一家。 经济药店经营不善原因 布局限制 开设经济药店,必须符合相隔300米没有药店的规定,使得不少经济药店无法在居民真正需要的地方落户。面对供货商重重压力,无法进到市民所需的药品。 医保“除外” 医保药店的布局原则上一个街道一家,由于传统药房已经占据了名额,使得后到的经济药店大多难以挤上这条道路。本想购买便宜药品,但又不能用医保卡,众多老百姓一估算只能与经济药店“擦肩而过”。由此,无论经济药店如何降价,但在上海药品零售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仍只占零售业的20%,而医院在整个药品销售上更是占主导位置。 水土不服 不少药店的决策投资者思维观念和经营理念并没有因地而异,一味盲目克隆经济药店的模式,定位不清。外省市经济药店露面后,全城的老百姓都会赶来。但是,上海的更多老百姓还是图便利,当各区县都有了经济药店的时候,大超市的帽子就并非人人能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