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第三只手撮合中国上汽联姻英国罗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18:42 《董事会》 | |||||||||
上汽控股罗孚的历程虽然一波三折,但是英国政府融化了其间最厚的一层坚冰 文/段冰 历来的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中,中方扮演的几乎都是积极的角色。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收购英国的MG罗孚集团(以下简称”罗孚”)却是个例外。与上汽
自从2004年6月16日上汽与罗孚签署了合作协议之后,中英两国的媒体便开始讨论这场空前的跨国收购案何时能一锤定音。然而,谈判总是百转千回、阴晴不定。不过随着2005年2月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的来华访问,很多问号都随之烟消云散。 拯救最后的贵族 罗孚(MG Rover)是英国目前仅存的汽车整车生产商,曾经是英国汽车业的“灯塔”。在经历了百年风雨后,罗孚公司已几经易主,英国政府、不列颠航空公司、德国宝马都曾经力图阻止罗孚沉沦的脚步。 为了挽回英国汽车业的尊严,英国投资商凤凰集团主席约翰·塔沃以象征性的价格10英镑将罗孚最差的一部分资产罗孚汽车和MG跑车从宝马汽车公司手中购回。然而,贵族也有没落的一天。回归后,罗孚的经营更是每况愈下。年汽车销量从2000年的20万辆跌落到2004的10万辆左右,迟迟走不出低谷。 2004年6月16日,上汽集团与罗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展开一系列合作,内容包括开发新车型、拓展罗孚全球汽车市场(其中重点为中国市场)等,并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两个多月以后,罗孚就主动向上汽“投怀送抱”:欢迎中国赫赫有名的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获取MG罗孚的产权股份。罗孚公司副总裁彼得·比尔也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有兴趣获取我们公司的产权股份,如果他们与我们接触,我们将考虑对我们公司来说这是不是最好的结局。” 严重亏损、四分五裂的罗孚在上汽眼中又有何等价值呢?这就要追溯到上汽的发展战略。作为国内最大的轿车公司,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正是上汽最大的软肋,也是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的一块心病。在当选2004年央视十大经济人物的领奖台上,他也没有忘记宣布他的宏图壮志:“2007年,上汽在实现年产销100万辆计划的同时,要力争实现自主品牌5万辆的目标。”如何培养自主开发能力?上汽近年来频频出手的海外收购已经表明,其在自主研发方面的思路已渐渐清晰。胡茂元明确提出,要利用全球资源,与其他厂家采取各种形式合作开发自主品牌。 罗孚汽车的品牌效应是其最主要的价值。创建于1904年的罗孚汽车,在欧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集团曾包括四个部分:罗孚汽车、MG跑车、罗孚越野车和迷你(MINI)小轿车。尽管眼下罗孚四分五裂,罗孚仅拥有罗孚汽车和迷你轿车的权益,MG跑车和越野车分别掌握在福特、宝马的手中,但依然有着较强的研发能力。这也是最令上汽为之心动的一点。 穿越收购迷雾 与我国其他企业进行海外收购时往往遭遇对方的抬杠不同,罗孚对于上汽的到来显得迫不及待。 2004年11月20日,罗孚单方面地抢先对外宣布,罗孚与上汽的合作即将达成一致,双方将在中国上海与英国伯明翰建立合资公司。上汽将以投资10亿英镑为代价,换取70%的股权,罗孚将以车型和相关技术作为投入,持有30%的股权。同时,在英国罗孚汽车召开的全体经销商大会上,罗孚汽车正式推介上汽集团。 与罗孚积极而高调的言论相比,上汽则显得冷静和谨慎。上汽集团发言人薛浩表示,双方已经签订了排他性收购意向,罗孚今后将不再与上汽之外的企业洽谈收购计划。然而,上汽只是宣称,目前对罗孚的收购仍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出资金额及收购股份的比例最终都未确定,更没有确认已经向政府递交合作可行性报告。 罗孚方面对外公布的关于双方合作的细节,也尚未获得上汽集团方面的认可。有迹象表明,罗孚的过于积极的表现反而使此次收购欲速则不达。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上汽与罗孚的谈判引起了公众对后者未来的争论。这种争论的压力不但没有加速交易获批进程,反而延迟了政府对这起交易开绿灯。况且罗孚要想顺利“嫁接”上汽,至少还得过中国两道关:上海市政府和国家发改委。 《金融时报》的推测并非空穴来风。就双方目前的现状而言,上汽收购罗孚的确存在很多现实的障碍。 其一,罗孚虽为英国品牌,但是其东家曾换了若干次国籍,管理层内部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即使收购成功,其后的整合也很难一帆风顺。面对10亿英镑这个不菲的收购价格,发改委和上汽自然要斟酌再三。 其二,罗孚汽车的品牌商标权益并不完全掌握在罗孚公司手中,还涉及另外两家汽车生产商——宝马和福特。由于宝马已于2000年将ROVER品牌中的SUV(越野车)产品LANDROVER的使用权卖给了福特。因此,即使收购了罗孚,上汽也只是获得其部分品牌。 其三,正在为上市而努力的上汽其实也囊中羞涩。如果按照10亿英镑的收购价格,上汽需要156亿元的收购资金。而上汽一直寄希望于上市谋求资金,但其谋求集团整体上市的步伐已经被迫放慢,因为复杂的产权关系,原定2005年春天的上市计划不得不推迟。因此,此番收购的巨额资金如何落实也足令上汽伤脑筋。 政府攻关 上汽在国内A股上市还是海外上市之间艰难抉择,国家发改委对此次收购事件也没有明确表态。英国政府却开始暗暗地发力,支持上汽的“引擎”。 2005年春节刚过,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为了保证罗孚与上汽集团的合作能够顺利完成,英国政府贸易工业部正在考虑出台一项“变向”的资助计划,即允许MG罗孚汽车公司延缓支付数百万英镑的增值税款。其政府官员表示:“能够与上汽集团合作,是罗孚改善经营情况的重要机会,我们必须为双方的合作做些工作。” 根据英国贸易工业部的这项方案,MG罗孚缓交增值税的期限至少达一年之久。在此期间,罗孚可以无须透露其一年所交增值税的数额。据业内人士估计,这个数字至少是5000万英镑。由此可见英国政府推动上汽顺利接受罗孚的迫切心情。英国政府允许缓交增值税的先例十分少见,在英国早先面临经济危机时,英国政府曾经只允许深受疾病之害的农民缓交增值税。 2月21日,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来华访问,并与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和上海市政府高层进行了交流。他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汽与罗孚将很快就成立合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上汽正在计划提交一份与罗孚成立合资公司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不难看出,他此行的“醉翁之意”就是要亲自为罗孚汽车敲定“婆家”,而上汽收购罗孚的轮廓也随着他的到来而逐渐清晰起来。 罗孚的新闻发言人丹尼尔·沃德对外宣布,罗孚与上汽的合作已成定局,“我们很有信心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现在中英两家汽车公司的合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与此同时,上汽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也不再避讳谈论与罗孚合作的事宜,并表示收购计划已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 布朗带着满意的笑容踏上了返回英伦的班机。无疑,他的中国之行为上汽与罗孚的牵手立下了汗马功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