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的罗孚实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6日 20:4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付辉 上海报道 百岁罗孚汽车仍在忽视它的问题,而这也将它与中国上海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的合作推到了边缘。 4月8日,罗孚集团突然向英国政府申请破产保护。同一天,上汽集团表示,它不再与
如此,借船出海的上汽集团还将经历更大的风浪。 罗孚事件 在过去近10个月的时间里,与罗孚进行合作,进入欧洲市场,将上汽集团推到风光地带。这个中国最大乘用车制造商在2004年接手韩国双龙汽车之后,继续进行全球资源的整合,极有可能开创中国汽车发展的第三种模式,利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资源,建立自主品牌,跻身世界汽车强手之林,带领中国汽车真正“走出去”。 去年6月,上汽集团与罗孚签订合作协议,双方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技术层面的合作,共享相关技术平台。而且双方一致强调,不存在资本方面的合作,更不存在上汽集团收购罗孚之事。 但是关于双方合作方式的讨论并没有因此停止。当时,有熟悉这项合作谈判的人士透露,上汽集团正努力寻求与罗孚建立合资公司。对此罗孚方面表示,上汽集团将为此至少支付大约1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56亿元)。 按照罗孚方面提供的信息,新的合资公司成立后,上汽集团提供的资金将使其可以持有合资公司70%的股权,罗孚将以车型和相关技术作为投入,持有30%的股权。照此方案进行,合资公司的年产量为100万辆。双方将在2006年投产罗孚45型轿车,同时后续产品也在规划之中,一款小型车和运动型多功能用车的市场调研已经在进行中。两地的工厂是主要的生产基地,罗孚所有的车型都将纳入合资公司的生产计划。 当时,事情的关键在于这项合作计划能否获得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最后审批。双方均认为,在今年第一季度,这一计划可以获批。 然而,此后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具有戏剧性。 今年1月底,有消息称,英国政府将为上汽集团与罗孚的交易提供1亿英镑贷款,以使交易尽快达成,但这种说法遭到罗孚否认。 4月初,英国媒体率先披露了罗孚资金吃紧的状况。罗孚的控股股东首先否认此事,但在上汽集团将逐步退出谈判的事实面前,罗孚不得不承认其财务状况确实存在问题。 4月12日,为罗孚提供车门、导航系统等零部件的供应商集体停止供货,罗孚被迫停产。这些供应商在声明中表示,只有在罗孚偿还亏欠的资金后,交易才有可能继续,罗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上汽的机会 不过,与罗孚的情势相比,中国汽车经过55年发展后遗留下来的问题,更为棘手。上汽集团认为,仅靠合资很难实现其做大做强做响的战略发展目标,合资企业有两个局限性:一是外方对技术控制较严,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很困难;二是外方有自己的全球市场布局,扩大产品出口也很困难。 中国汽车寻求新的突破口,培育自主品牌是唯一的机会。上汽集团预测,其合作伙伴德国大众、美国通用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占22%左右,在中国国内市场的份额则超过了40%,随着中国市场国际化趋势加快,欧美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可能下降,日韩产品的市场份额可能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保持汽车工业作为上海支柱产业地位,必须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产品,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这一过程中,上汽集团制定了“三不一用”的原则,“三不”就是不完全依赖外方、不排斥合作外方参与、不违反知识产权;“一用”就是充分利用和集成世界技术资源。“在前些年‘产品走出去’的基础上,这两年我们围绕提高开发能力这个战略目标,不断加大‘投资走出去’的力度”,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总裁胡茂元说。 与罗孚进行适度的合作,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步。罗孚在整车设计、发动机制造等方面的能力,是上汽集团所缺少的。为此,上汽集团已经支付了6700万英镑,用以购买罗孚25型轿车和发动机。 上汽集团与罗孚的合作会否就此结束?罗孚方面表示,他们不会放弃与上汽进行合作的机会。罗孚对外宣称其资产总额在5000万英镑左右,但经过英国政府相关部门评估,其资产总额在1000万~3000万英镑之间。只要罗孚与上汽集团的谈判能够继续进行,英国政府将为其提供适度的贷款。 一种可能的方式是,上汽集团可以综合罗孚与双龙汽车的技术,以罗孚的英国血统概念为主,制造出其自主品牌,而不以双龙汽车为主,进行自主品牌的建造。 罗孚的价值 不过,罗孚究竟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将是一个关键问题。 根据英国的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罗孚汽车在西欧市场的占有率下降到0.5%。而在两年前,罗孚汽车的销量基本维持在35.5万辆,占有西欧3%左右的市场份额。 宝马汽车在将罗孚出售时说,在收购之前,罗孚已经处于死亡状态。近10年之后,罗孚汽车还在这样的状态下延续着,成为一个典型的“英国病人”。宝马汽车在总结“罗孚教训”时指出,罗孚汽车存在的问题远比实际看到的要严重,其生产效率、对先进管理方式的接纳程度、强势工会等问题,都阻挠了宝马汽车对其进行彻底的手术。 在生产效率方面,罗孚汽车十余年来没有太大改变。2004年,以罗孚汽车约6000名员工的总量来计算,每人每年的产出在16.3辆左右。而日产在英国1000人的工厂中,每人每年的产量则达到320辆。要改变这种状况,罗孚汽车必须投入足够的资金开发出新产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车型。然而,长期以来的亏损让罗孚有心无力。其75型轿车,是在与宝马合作时开发出来的车型,现在却成为罗孚的主力车型。 罗孚在与日本本田进行了凯旋汽车的合作之后,双方开发出新的罗孚200系列,这些汽车大多采用本田的发动机和底盘。双方的合作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罗孚的痼疾影响了本田扩大投资的可能性,本田将对其的持股比例保持在20%,价值在2000万英镑左右。 以上仅仅是罗孚汽车可以看得见的价值,看不见也许更大。这些对于上汽集团的接手都是一种考验。 虽然与罗孚的谈判已经停止,但上汽集团仍然对罗孚的汽车资产抱有一定兴趣。英国方面报道,双方是否能够重回谈判,主要依赖于上汽集团的态度。上汽方面在等待罗孚的破产程序进行完毕后,希望能对罗孚的资产进行彻底清算,以便决定与罗孚合作的层次。 上汽集团仍在等待机会,这对于它以及上海的“走出去”至关重要。 [引进来] 上海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思路正在继续,诚如上海市市长韩正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继续把跨国公司作为吸引外资的重点,使上海成为跨国公司生产制造基地、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采购中心的集聚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