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铁矿石涨价 > 正文
 

铁矿石涨价71.5%敲定 必和必拓更高要价败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6日 10:18 《财经时报》

  如果说目前国际铁矿石供求出现阶段性失衡,矿价上涨还情有可原,但是传统国际矿价谈判机制的破裂,也许意味着供矿企业和钢铁业之间的信任受损;绝大部分专家和机构都预测,国际铁矿石的供需缺口已经大为缩小,买方市场的时代即将来到

  本报记者 李文科

  也许是刚刚在中国大饭店举行的第三届远东钢(行情 论坛)铁会议暨铁矿石会议上,澳大利亚必和必拓矿业公司(以下称“BHP公司”)和以中国宝钢为代表的16家钢铁企业进行了足够的沟通。会议刚刚结束,4月13日,艰难的国际铁矿石年度合同价格最后的谈判竟然尘埃落定。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得消息,世界第二大矿业巨头BHP公司当天与宝钢最终签署协议,同意此前巴西淡水河谷(CVRD)和澳大利亚力(行情 论坛)拓(Rio Tinto)两大矿业巨头与全球主要钢厂达成的71.5%涨幅协议。

  这一结果宣告了BHP公司最终放弃4月初提出的超过100%的涨幅协议,同时也意味着该公司挑战现有国际矿价谈判机制的失败。

  “这或许是BHP公司最好的结果,否则国际矿价谈判机制的破裂可能让矿商企业自食其果。”因为专家预计,国际铁矿石供需缺口将于今年末明年初趋于最终平衡,铁矿石卖方市场的局面可能很快改变。

  专家提醒,国际铁矿石年度合同价格敲定71.5%的涨幅也并非钢铁业的胜利,这比中国钢铁业此前普遍预期高出近一倍。因此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规范流通行业”等多种措施多管齐下,以提升钢铁企业的议价资本,从而在国际资源市场上获得主动权。

  3亿美元额外开销

  2005年2月22日,日本新日铁率先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了铁矿石长期合约价格上涨幅度达71.5%的协议,为国际铁矿石市场新的年度价格确立了标杆。

  4月初,BHP公司没有认可此前另2家矿业巨头与主要钢铁企业达成的71.5%的涨幅协议,强硬表示,铁矿石进口价要上涨103%-114%。专家指出,BHP此举相当于改变国际矿价谈判的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海运距离原因,巴西铁矿石运到亚洲的运费要比澳大利亚高,就是说,澳矿到岸价一直比巴西矿低。按照BHP公司的新逻辑,澳矿品质远高于巴西矿,但却没有得到更好的价格,因此,BHP要在每吨铁矿石价格上再附加7.5至10美元。

  对于中国钢铁企业而言,BHP公司去年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为2000万吨左右,今年估计将达到3000万吨。遵照BHP公司每吨加收7.5至10美元计算,澳方将在矿价上涨71.5%的基础上再增3亿美元收入。

  “挑战”的代价

  专家则提出,BHP公司此次过分要价造成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传统的国际矿石谈判机制受到了挑战。

  “接受71.5%的增幅协议应该是BHP最好的选择”。因为全球钢铁业在13日实现了将BHP公司拉回传统的国际矿价机制中,实际上意味着把BHP公司挑战传统的代价减少到最小。

  他强调,如果传统的国际矿业谈判机制被打破,“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供矿企业和钢铁业的两败俱伤”。中日钢铁业界不接受这一过分要价的背后或许正有此意。

  中国钢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青在第三届钢铁会议上表示,中国钢铁业界的态度相当“强硬”,认为对于某些矿山企业的过分要价,中国企业“宁愿减产,不愿低头”。而且,这一点也已经同日本钢铁业达成了共识。

  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如何消化过高的铁矿石成本已成艰难的课题,这一课题一旦没有结论,矿石企业也将看到他不愿意看到的:压缩铁矿石需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即使铁矿石成本过高的压力能够得以消化或转移,现有的国际矿石谈判体制也将被破坏,处于垄断位置的国际三大矿业企业之间很有可能出现恶性竞争。

  如果说目前国际铁矿石供求出现阶段性失衡,矿价上涨情有可原,但是传统国际矿价谈判机制的破裂也许意味着供矿企业和钢铁业之间的信任受损。

  绝大部分专家和机构都预测,国际铁矿石的供需缺口已经大为缩小,“买方市场的时代即将来到,”届时的供矿企业在矿价谈判桌前的心情也许比今天的钢铁企业更郁闷。

  如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及钢铁企业再三声明的一样,矿业企业短期暴利的行为,最终极有可能让他们“自食其果”。

  提升议价资本

  总体来讲,今年的矿价谈判漫长而艰难。

  BHP公司最后接受了71.5%的涨幅协议似乎是钢铁企业的胜利,然后,这实际上比业界此前预期的涨幅30%—50%高出了20个百分点。

  “矿石依赖度较强的中国钢铁业将不得不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更值得关注的是,资源需求旺盛的中国对资源控制力的薄弱。”

  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预测报告说,由于从4月起进口铁矿石价格将上涨71.5%,中国整个钢铁企业将因进口铁矿石增加成本200亿至300亿元,占2004年全行业利润的20%至30%。

  如何提升议价资本,对于在资源方面对外依赖度日益严重的中国而言至关重要。

  以国际铁矿石市场发展为例,国际铁矿石产业高度垄断,海运量的78%控制在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BHP公司和英国力拓公司手里,但钢铁业相对较为分散。因此在供求出现失衡的情况下,矿业与钢铁业在谈判中必然处于不对称的地位,议价的主动权掌握在卖方,也就是矿业企业手中,而不在钢铁业手里。

  这样的状况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铁矿石年度合同价格涨幅高出预期几乎一倍的原因,就在于钢铁业议价能力的缺乏。

  专家表示,钢铁业必须改变这种上游矿石企业强、下游钢铁企业弱的国际格局,尤其是中国钢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成为中国钢铁业的当务之急。与此同时,还要有效整顿铁矿石市场的流通环境,并形成强大的铁矿石采购联盟,促使“中国需求”在国际市场上起到积极作用,有效提升中国矿价谈判中的议价资本。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铁矿石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