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金丰杰
4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在“重点中医专科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部分中明确提出,“提高处理本专科急危重症的能力和诊疗质量,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积极应用中医药。提高急诊中医药使用率”;并在“三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质量管理指标”中明确提出:“急诊应用中医诊疗技术≥
3项;急重症中医治疗率(各省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制定);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率≥30%”的指标性要求。中药的急诊临床应用得到了中医药管理局的政策支持,急诊用中药品种迎来发展契机。
中药急诊品种不多价格偏高
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秘书长王承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南》的推出,将以很强的指导性促进中药品种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目前,中医院的急诊工作还是感觉可应用的品种不多。由于药品管理职能全部划归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近几年也没有再组织过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评选工作。
生产厂家研制中药急诊用药要多在品种遴选上下工夫。在研制的过程中,厂家一定要极其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家骥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用于急救的、可静脉施用的药物品种不多,并且往往价格偏高。中药界对现有急救中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比如某种疗效很好的中药,它的起效时间、疗效与西药的相比数据都非常缺乏。这将使医生为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放弃中药而选择西药。另外,某些静脉施用的中药还存在混浊、致敏、药效不稳定等质量问题,这都是非常危险,也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药厂和临床医生都必须牢牢把好质量关。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中医医院中都设立了急诊科(室)。中医药管理局成立的中风、热病、胸痹、厥脱、心痛、胃脘痛等11个中医急症协作组也推广应用了一批速效、高效的中医急诊必备用药,其中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丹参注射液、安宫牛黄丸、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性脑卒中及高热昏迷的抢救和急性热病中,并享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促成中医院使用的选择标准。
速效、高效、多途径给药是一个发展方向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吴敏认为,中医危急重症用药力求迅速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所以用药剂型应达到速效、高效、多途径给药,这样才有可能使中医急症的救治得心应手。速效剂是指药物能较快地吸收,并能迅速发挥药效,如注射剂;高效剂是药物通过特殊工艺的处理,使药物在体内吸收得更加完全而发挥预期的疗效;多途径给药,一种药物可有不同的给药方式,如复方丹参有注射剂、片剂、滴丸、颗粒剂等。
吴敏表示,发展或改进剂型一定要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切实提高临床疗效。目前,中医急症用药的常见剂型有注射剂、吸入气雾剂、灌肠剂、黏膜吸收剂、微丸和滴丸等,其中注射剂是速效、高效剂之首。中医院急诊科必备中成药中,注射剂占1/3;吸入气雾剂则广泛应用于急性呼吸道疾病。随着新科技、新设备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高效、速效、长效的中药新剂型和新品种将不断涌现。中药急症用药的剂型的发展方向是多样化、便于使用、易吸收、定向、定时、恒速释放控制性给药。
业内人士认为,中药用于急诊抢救经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事件”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医药不是“慢郎中”,中药也可用于急诊抢救的观念正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中药生产企业要抓住《指南》提供的契机,认真开展工作,才能逐步让中药走出日渐衰弱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