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汽车制造业利润大幅下降 中国车企还能剩下几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 11:12 《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记者/张毅

  2004年,在国内车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首次双双超过500万辆大关,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迅速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每年跨上一个百万辆级台阶,3年间汽车产量翻了一番。成为建国以来汽车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以三大汽车集团为核心,全面开展联合重组、合资合作。整车跨国公司大举进入,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集中化程度有所上升。

  制约因素 仍然存在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尽管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汽车产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但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些因素依然存在:

  一是自主开发能力较弱,整车和汽车零部件都存在同样问题;二是汽车企业规模较小,汽车行业“散、乱、差”现象并未根本解决;三是产品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缺乏国际竞争力。

  全国103家汽车企业(集团)中,年销量不足1万辆的企业占了绝大多数。2004年只有一汽集团产量近100万,销量超过100万辆。年销量超过50万辆的有4家,其中上汽集团产销接近85万辆,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产销超过50万辆。33家轿车厂家中绝大多数年销量只有数万辆,最少的只有几百辆。十大轿车厂家中有3家产销不足10万辆。

  汽车工业是一个规模效益十分显著的产业。世界汽车工业诞生100多年来,重组浪潮风起云涌,从早期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的自由竞争,到今天形成只剩下“6+3”少数几家企业的寡头竞争。

  在这9家企业中,前3家就占了全球汽车产量的接近一半。2004年通用汽车达到899万辆,福特790万辆(含马自达110万辆)、丰田747万辆。任何一家的产量都超过中国去年的全年产量。

  全球性的市场竞争、巨额的研发费用、居高不下的零部件采购、制造和营销成本,以及严重的全球汽车产能过剩,直接导致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大规模重组。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一些年产销100万辆的汽车公司已经不能单独生存,产销200万辆规模的公司也面临重组的局面。而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集团去年的产量还未达到百万辆,单个车型的生产规模也没有超过20万辆,离国际标准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先扫外行 再清业内

  在中国汽车工业全面联合重组、做大做强的同时,非汽车行业企业、民营资本、民间资本受前两年国内汽车市场“井喷”行情的鼓舞,大举进军汽车行业。人们称之为“造车运动”。2003年一年,全国仅轿车整车厂家就新增了12家,从2002年的20家增加到32家。

  然而好景不长,连续两年“井喷”的中国车市,从去年5月开始进入深度调整。车市低迷,车价狂降,宏观调控带来银根紧缩,以及国家新颁布的汽车产业政策,使欲杀进汽车领域的企业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今年3月24日,奥克斯公司正式宣布汽车产业将不再是公司今后发展的方向,在付出了一笔可观的学费后,退出汽车行业。在此之前,其他外行们也纷纷宣布退出,热闹了一年多的“造车运动”就此偃旗息鼓。

  有专家认为,“造车运动”的破灭是我国汽车工业重组的必然结果。第一步先扫清外行造车,第二步业内进行整合。通过竞争,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成本居高不下的汽车企业将退出市场或投奔到优势企业旗下。

  重新洗牌 大势所趋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消息称,今年头两个月国内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了61.5%,其中整车利润下降78.4%,亏损面达50%以上。

  原材料不断上涨,车价不断走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行业已经从所谓“暴利”成为“低利润”行业,许多竞争力差的汽车企业将无法生存。

  2004年世界汽车产量超过5000万辆,主要集中在通用、福特、丰田、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雷诺-日产、标致-雪铁龙、本田、宝马9家汽车企业集团以及韩国现代汽车手里。这10家企业都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有的还设立了不止一家。这些跨国公司把在中国的投资和生产纳入其全球战略,在华合资企业的产品也列为集团一部分。

  2004年中国前六大汽车企业集团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也都和上述十家跨国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一汽、东风属于中央直属企业,长安属于中国兵器集团公司,是军工企业,而上汽、北汽和广汽都属于地方国有企业集团。由于不同的属性,这几大集团之间很难进行兼并重组。最大的可能是以这六大汽车集团为核心,去兼并重组其他规模较小的汽车企业。

  在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前四大汽车企业集团的市场占有率大部分高于80%,部分国家更达到了100%。而2004年中国排名前四的汽车企业集团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60%。

  较低的市场集中度制约了汽车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汽车企业无法达到世界级生产规模,就无法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集团。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中国汽车工业最后的重组结果是形成几家生产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较强、产品系列化、分工协作合理的大型企业集团,并最终形成少数几家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大部分汽车市场的局面。

  预计2006至2007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将初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即前四大企业集团的市场份额将接近80%。考虑到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些以产品差异化为主要竞争战略的企业仍将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至于何时完成兼并重组,专家认为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因为中国太大,地区差异又很大。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目前的一百多家整车生产厂家,绝大多数要么关门,要么被人兼并。中国最终剩下来的汽车企业集团不会超过十家。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汽车制造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