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上汽集团解答罗孚风波四大悬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06:36 每日经济新闻

  姜微 高路 新华社上海报道

  近来备受瞩目的“上汽罗孚案”主角上汽集团在接连几天保持沉默后,有关负责人11日首次就近期的一些焦点问题作出回答。

  上汽方面在回答中透露,双方最近这一轮谈判已经中断,但上汽仍可能参与对罗孚的
资产处理,这显示上汽至今还并未和罗孚彻底“挥手作别”,相关事宜在最终结果揭晓之前仍存在诸多变数。在此之前,英国官方7日晚上宣布罗孚汽车集团(MGRover)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并对陷入消极气氛的上汽罗孚谈判进展产生疑问。

  悬念一:上汽将收购破产后的罗孚?

  “与罗孚破产之前相比,破产之后的收购代价要高很多。买方必须承担其破产后的巨额养老金。这对上汽来说,在一段时间内是难以接受的。”

  业界近日不约而同地认为,对于上汽下一步“待罗孚破产后直接从英政府手中接盘”的可能性,从资金成本上计算,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回避不了麻烦:如果继续收购,上汽需要贴补约4亿英镑的养老金;如果考虑从英国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接过罗孚,虽然养老金的数额会减少,但破产程序中花费的清算、资产评估等破产费用也数额不菲。

  悬念二:上汽将收购罗孚部分资产?

  “眼下的形势非常微妙,无法明确回答,因为截至目前,双方谈判还没有彻底关上大门。”

  业内人士对此判断,谈判将难以按照此前的预想方案进行,因此上汽收购破产后罗孚的部分资产,将是有可能的。

  此前,上汽在先期已经支付了约6700万英镑购下了罗孚的一个技术平台,包括罗孚的发动机以及一款车型的技术产权。

  悬念三:此次“联姻”中断,是上汽缺乏经验所致?

  “上汽的决策是完全商业规律的。海外舆论也对中国企业此次在国际商业运作上的成熟表现表示肯定。”

  据参加此次谈判的知情人士分析,此次“联姻”中断,并非由于上汽对海外收购缺乏经验,恰恰相反,这显示了上汽在国际舞台已经初露锋芒。一方面,上汽吸取了以往两次收购的经验,不再单枪匹马“出征”,而是聘用了多家顾问团,获取罗孚在当地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上汽借助多家全球专业审计事务所提供的报告,详细地了解到罗孚母公司陷入资不抵债境地的事实。

  “上汽采取的战术是:充分评估风险,适时出击。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非收购不可。这表明中国企业的商业运作机制越来越成熟,这是让许多国外企业感到意外,甚至震惊的。”

  悬念四:上汽自主品牌步伐受阻?

  “上汽自主品牌的步伐不会因此停止。打造自主品牌,应该是更富有创造力的。最近,上汽对设在金桥地区的自主研发基地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资金。”

  有关人士认为,“上汽罗孚案”很可能只是暂时搁置,上汽还有望等待更好的时机和谈判地位。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